李克强开放消费金融 互联网金融下一个风口
速途网6月11日消息(报道张宁) 在6月10日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扩展到全国,以便增加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
据了解,未来将会开放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展开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扩大至全国,并将会把消费金融公司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开展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业务。
政府开放消费金融其中最大的利好在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四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GDP增长7%。从增速上来看,国民经济已由之前8%以上的两位数高速增长逐步步入一种高速增长为标志的经济新常态。经济的放缓无疑在于拉动经济的增长要素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开始减弱。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受到国际经济的长期低迷和中国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使得中国的对外出口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一方面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使得国内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制造成本,据某家媒体披露,目前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制造成本已经达到美国本土制造成本的百分之90%,这就意味着以往的价格优势在未来的出口贸易中将不会起到太多的作用。
另一方面从出口的商品结构上来看,虽然机电产品已经超过服装类成为出口的而主力,但是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在对外出口并没有主导权,所以已受到出口国渠道商的把控。
除了出口的效用逐渐减弱之外,由于受到2008年之后政府两次4万亿的巨额刺激,使投资不论是从刺激的效果还是持续的时间上都已经被弱化,更为重要的是在钢铁、建材的传统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而新增加的产能(流量)与目前过剩的产能(存量)如何消化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就成为政府的一大难题。
在出口、投资两大马车对经济提拉的作用相继弱化的同时,央行在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多次的降息降准,不单单是为了增加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的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是为了刺激居民消费。消费就像是一个蓄水池,它不能在对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是一种经济下滑时的缓冲器,防止在经济下滑期整体的硬着陆。而随着整个货币宏观政策上的调整,扩大消费金融无疑是大背景下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