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的元宇宙“身残志坚”,国内的虚拟人“脚踏实地” | 速途网
本文由速途网(sootoo123)原创
作者 / 乔志斌
11月9日,美国Meta公司宣布裁员逾1.1万人,根据Meta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内部信中表示,此次裁员过后,公司团队规模将缩减约13%,并将招聘冻结期延长至2023年第一季度。
而Meta的悲惨境遇,也体现在股价之上。相较于2021年9月达到去年最高点,该公司的市值已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尤其是今年以来,Meta股价已下跌超过60%,呈现出“大势已去”的迹象。同时,他还表示,“在新的环境下要提高资本效率,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少数高优先级增长领域,比如人工智能发现引擎、广告和商业平台,以及元宇宙。”
不过,自去年10月28日宣布更名“Meta”以来,其“元宇宙”之路充满了质疑声,旗下Reality Labs(现实实验室)年亏逾百亿美金,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地平线世界)”月活未及预期。
作为最早一批转型“元宇宙”的公司之一,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声,Meta的“元宇宙为先”战略难道真的出现了问题?
回顾Meta改名这一年来的动作,问题似乎更倾向于出现在Meta自身。
令扎克伯格兴奋的“双腿”,无法让Meta走向未来
事实上,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Meta转型“元宇宙”的底气,来自于旗下近9成全球VR市占率的Quest VR产品线,这一“得天时”的极大优势,也让Meta这家公司选择押注于虚拟现实。
然而,所谓的旗下“Horizon Worlds”却将入口锁定在了自家Quest平台之上,这就让Meta旗下Facebook、Instagram等一众App流量池,不仅主动放弃了“地利”优势,更通过VR设备为自家元宇宙生态树立起了高高的“门槛”。
不仅如此,当人们进入到“Horizon Worlds”时,却发现与预期相去甚远:粗糙的建模,不仅让游玩于其中的沉浸感全无,甚至在元宇宙中,每个人的虚拟形象都失去了“双腿”。糟糕的体验,最终也仅让“Horizon Worlds”收获了20万的MAU,甚至不及扎克伯格曾预期的50万MAU的一半。
直到今年的Meta Connect线上活动中,扎克伯格演示了一段虚拟人“流畅”跳跃的视频,并极度兴奋地表示“腿!我想大家一直在等这个!”
但这对于网友而言,早已看惯太多“四肢健全”的虚拟人,并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扎克伯格的喜悦,只觉得这双“腿”来得太晚。Meta这家“元宇宙”概念上的先行者,却在技术上没能走在前列。
“Horizon Worlds”的尴尬表现,也不禁让行业反思:在方兴未艾的“元宇宙”时代,如果不能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或是脱离平台与应用场景的承载,仅仅依靠社交平台自身的流量优势,去高喊“元宇宙”口号,显然是行不通的。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分析师何煦表示:“元宇宙+”的本质,是数字化技术依附于产业,帮助产业降本增效的过程,Meta的失利,既有其技术积累无法在现有产品中转化的原因,也有长期元宇宙的路径规划脱离了现阶段场景需求的误判。
国内元宇宙聚焦产业痛点,助力经济稳健复苏
相较于Meta在“元宇宙”上的雷声大雨点小,反观中国市场,在元宇宙的发展路径上,则显示出了东方的那种低调做事,追求步步为营的稳健。
这份“稳健”,体现在国内在发展元宇宙的过程中,更热衷于贴近产业需求,利用元宇宙的技术手段改进环节,实现“以虚强实”的效果。
而这些举措也切实解决产业痛点,为拉动经济增长贡献力量。例如在疫情期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藏品,通过与景区、博物馆等联动,推动文化交流,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打卡博物馆,为文旅行业的复苏贡献力量。
虚拟人产业也随着元宇宙产业乘风而起,虚拟IP、虚拟偶像,丰富了“元住民”们的精神世界,也成为拉动平台经济的重要抓手。据了解,仅哔哩哔哩平台虚拟主播数量便超过23万个。还有一些平台,将虚拟人技术与AI相结合,打造成生活的助手、企业的员工、带货的主播……交织成一张人机和谐共生的关系网。
速途网发现,日前,百度数字人家族集体入驻快手,包含了旗下AI数字人希加加、度晓晓、林开开、叶悠悠近期在快手账号发布一条入驻快手短视频,在快手总部门口与快手吉祥物小快、小六进行合照。与传统虚拟人通常需要“中之人”进行操控不同,这些百度旗下的数字人都是由AI进行驱动的,换言之,这就是一场没有“(真)人”参与的见面会。
据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统计,自百度智能云曦灵智能数字人平台上线以来,不仅依托百度自身的亿级流量优势,提供丰富的用户触点,同时一直在不断拓宽场景落地的边界,例如与京东、天猫联动,打造可交互的虚拟人助手;或是登上冬奥大屏,为千万听障人士提供手语主播;亦或是与麦当劳、极度汽车等实体产业联动,凭借虚拟人IP影响力出任品牌形象大使;甚至能够走到线下,与博物馆联动推出推出首位文博虚拟宣推官文夭夭。
而此次百度数字人家族集体入驻快手,基于百度扎实的AI能力与领先的数字人平台,将为后续双方深入探索数字人短视频内容,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将打造成为AIGC虚拟人短视频一道独特的风景。
技术、场景、内容,构筑国内虚拟人发展“金三角”
对于虚拟人产业而言,技术、场景、内容是必不可少的“金三角”:技术不仅是虚拟人产业发展的土壤,也是阳光、空气、水等一切基础条件;而内容,便是其之上的所有生灵,无论是开枝散叶、还是奔跑玩耍,都构成了生态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场景,则是联系万物规律的网,它诠释了供与需之间的规律,让发展顺理成章。
众所周知,从使用场景来看,虚拟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格型虚拟人,其主要的场景价值在于IP运营,例如虚拟IP、虚拟偶像等场景,主要考量虚拟人的“IP运营能力”。而另一类则是服务型虚拟人,其主要应用场景在于“辅助或替代真人工作”,通过强化功能性、实用性、定制性,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主要考量虚拟人的“技术攻关”能力。
这其中,百度智能云曦灵是集数字人生产、内容创作、业务配置服务为一体的平台级产品,拥有包含人像驱动、自然语言理解、语音交互、智能推荐等四大AI引擎在内的虚拟人全栈技术能力。
在语音识别能力上,百度智能云曦灵搭载SMLTA语音大模型使得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98%,数字人口型合成准确率达98.5%,让数字人与真人无限趋近。 同时,基于百亿参数对话大模型PLATO,可以让数字人拥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像真人主播一样与用户互动,同时,根据虚拟人的应用场景还支持灵活配置问答知识库,与专业领域联动,解决行业痛点,实现场景占位。
例如,浦发银行联手百度智能云持续壮大数字员工队伍,“理财专员”小浦每月为46万人提供金融服务,文档审核数字员工可提供相当于200-300人员/年的生产力;数字人客服的呼出量可达人工坐席的30倍。而在高效率与全年无休的特性之外,数字人知识库的“可复制性”,可以实现数字员工稳定、批量化生产,为企业“员工”管理增加确定性。
不过,在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看来,“人格型虚拟人”与“服务型虚拟人”两者的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随着虚拟人“IP化”格局逐渐形成,已经可以成为“IP运营能力”作用的主体;另一方面,随着技AIGC技术的成熟与知识库的极大丰富,演艺与人格化能力也将成为众多人类知识统合中的一缕,并以此打造专业的AI数字人。
例如,目前百度数字人家族基于自身的知识模型,能够通过AIGC智能创作的能力,能够实现作画、作诗、写小说、写歌词等场景的应用。届时,基于AIGC能力的虚拟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此可以判断,虽然目前人格型虚拟人仍然以“中之人”存在的形式为主导,但在不远的将来,基于AI驱动的虚拟人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不仅如此,AIGC的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其他产业的效率,甚至还可以作用于虚拟人行业本身,实现降本增效。
在动作捕捉技术与硬件算力的不断升级,虚拟人的建模精度与活动能力越来越逼真,不仅为用户带来更沉浸震撼的感官体验,同时用户不断提升的虚拟内容需求,也倒逼着内容创作者也能提供了更好的创作工具,不断提升着虚拟作品内容创作的能力。
不过,在体验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虚拟人创作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高精度建模的虚拟人,在高频率需求使用下,仍然很难避免成本高的问题。这一方面源于生产个性化人像,需要标准化、高质量的技术支持,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未实现标准化的数字人生产流程,导致数字人成本动辄百万,另一方面则因为想要实现高精度渲染,其购置满足算力需求的成本更是居高不下。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今年9月百度智能云曦灵在数字人新平台发布会上,重磅推出了“数字明星运营平台SaaS版”及“数字人直播平台2.0”, 让数字人直播像做PPT一样简单。
其中前者基于百度云原生渲染技术,不再要求高配直播设备,一台笔记本+一个摄像头,即可秒级生成个性化高精度虚拟人像,并提高1358个微调维度,大大降低了开播门槛。
而后者内置超写实数字人形象、超智能对话问答系统、超便捷编辑开播平台,将让品牌、机构、个人都能拥有“稳定的、超写实超高精的、智能化的数字主播”,例如利用虚拟人开启24小时AI直播或在闲时代替真人进行直播,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在速途元宇宙研究院6月份发布的《2022虚拟人产业研究报告》中,指出元宇宙时代,有能力的优质企业将开始寻求跨学科、跨行业融合,以寻求加速技术革新与产业应用落地。在技术升级的大背景之下,虚拟人产业将加速标准化、智能化进程而AI参与生产带来效率提升,未来高精度虚拟人在高频需求下成本也将不断降低,实现“效率向上,成本向下”的愿景。
在中国、美国等大国抢占“元宇宙”技术高地的过程中,虽然国内企业并不像Meta那样大张旗鼓,但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始终伴随着产业一步步累积叠加,可以预见,以百度等企业为代表的技术力量的努力之下,将共筑我国在元宇宙领域坚实的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