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先知”的嘀嗒出行:摘掉顺风车的帽子,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速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未卜先知”的嘀嗒出行:摘掉顺风车的帽子,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2018年是网约车行业的水逆年,大多数厂商过的都不是很顺。滴滴顺风车事件为行业敲响了合规化的警钟,谁也不敢在安全问题上有丝毫的懈怠。

与此同时,原本经营网约车的厂商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出租车,潮水的方向似乎开始了逆向流动,从网约车回到滴滴最初起家的出租车上,在这一年的发展中,嘀嗒出行已经成为出租车行业的一个代表,它正在摘掉此前顺风车的帽子,扛起出租车网约化的大旗。

   未卜先知

这个往往形容人的词汇,如今换到企业身上,别有一番味道。

“2018年可能成为顺风车的最后一年!”如果这个论调是在两次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后提出的,恐怕大家都不会太奇怪,毕竟被认为具备社交属性的顺风车在这两次事件面前已经成为人人嗤之以鼻的对象,尽管它是网约车生态中最具备共享经济特征的业务。

但,嘀嗒出行这家以拼车、顺风车起家的出行企业,在2017年底似乎嗅到了不好的气味,提前布局出租车业务。去年年底,嘀嗒出行还和滴滴出行打了一架,发炮指责滴滴出行让深圳出租车司机“二选一”,把电商行业常用的词汇带到了出行行业,火药味十足。

今年初,“嘀嗒拼车”更名为“嘀嗒出行”,“自2017年10月开通出租车业务后,嘀嗒已经从拼车平台发展为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而未来拼车功能继续应用于出租车和顺风车之上。”彼时嘀嗒出行如是说。

“未卜先知”的嘀嗒出行:摘掉顺风车的帽子,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嘀嗒出行淡化了此前赖以生存的拼车业务,转而投入到短期无法带来直接利润的出租车行业。在外界看来,这种转变是说不通的,因为从数据上来说,去年6月QuestMobile的《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夏季报告》指出嘀嗒拼车已然成为用车服务App的第二名,并且当时嘀嗒拼车已经将近两年未融资,换句话说,其拼车业务或许存在自负盈亏的可能。

但嘀嗒出行还是很坚决地进入了出租车市场,虽然在当时可能有些看不懂这一步的战略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滴滴顺风车事件的爆发,嘀嗒出行的转型无形中被印证是极其明智的。而目前,作为顺风车业务的独苗,嘀嗒出行也难以独善其身,它正在摘掉顺风车的帽子,扛起出租车的大旗,确实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摘掉顺风车的帽子

顺风车对于嘀嗒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答案。

时间回到2014年,嘀嗒拼车成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嘀嗒拼车完成了3轮融资,IDG、易车、崇德投资等纷纷看好嘀嗒拼车。截至2016年7月嘀嗒拼车覆盖全国349座城市,平台用户近6000万,注册车主1000万。

“未卜先知”的嘀嗒出行:摘掉顺风车的帽子,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未卜先知”的嘀嗒出行:摘掉顺风车的帽子,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在嘀嗒刚刚出生的那段时间,顺风车是嘀嗒赖以为生的业务,嘀嗒甚至还引领了目前并不被提倡的“出行+社交”新模式,并在此后一段时间深耕“出行+社交”,并与易观千帆发布《2017中国互联网社交出行市场白皮书》。可以看出,嘀嗒在2018年前将顺风车作为公司唯一的重点业务。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嘀嗒在2015年6月融资后出现了两年未融资的情况,但在这期间嘀嗒顺风车业务未受影响,且不断披露业务数据,靠着顺风车拼车还可以维持生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嘀嗒也开始想要摘下顺风车的“帽子”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发生在滴滴出行身上的两次顺风车事件。

今年5月与8月,两次滴滴顺风车事件的发生,直接将“顺风车”行业陷入近乎停摆的境地。5月空姐事件后,嘀嗒下线了“结伴功能”并在同期开始与各地方出租车协会开始合作签约,同时还邀请蔚来汽车CEO李斌担任嘀嗒出行董事长。但,嘀嗒出行仍旧没有放弃顺风车,是目前唯一坚守顺风车业务的唯一大厂商。

而伴随着李斌在嘀嗒的上任,嘀嗒出行在2017年底完成但未公布的D轮融资也开始浮出水面,资料显示嘀嗒出行在2017年11月获得了蔚来资本的投资。在试图摘掉顺风车帽子的同时,嘀嗒试图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纵观网约车踏入出租车领域的玩家,可能最有优势的是首汽约车,在速途网调研的出租车司机中,大多数均表示看好首汽约车,毕竟这是出租车自己的品牌,而嘀嗒则只被少数出租车司机看好未来,师傅们担心嘀嗒也会走上滴滴的老路。

但现实中,嘀嗒出行却在出租车网约化上走在了前面。这可能是一个很令人惊奇的商业故事,也是一个发生在出行行业的案例。

我们必须注意到,杀入出租车领域的转变对于嘀嗒出行来说,要想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采用司机、乘客两端高额补贴的策略,并且还要面临出行领域其他对手的竞争(美团、曹操、首汽、易到均在2018年接入出租车服务),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此同时,杀入网约出租车领域在“烧钱”之外,还需面临无法带来直接利润的压力,出租车不同于网约车,任何参与运营的厂商无法从中抽成,车费全额进入司机账户,平台免费提供服务,如果平台自身技术没有足够积累,App操作体验差,还会引起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反感。换句话说,只有拥有足够技术实力,以及出租车司机的认可,才能真正抢食出租车市场,那么嘀嗒出行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嘀嗒出行刚刚上线出租车业务时,速途网从出租车司机处了解到,嘀嗒选择了在机场等重要场所地推的方式吸引出租车司机,而后转变为通过与出租车公司合作的方式吸引司机使用,此后嘀嗒出行选择与各地方出租车协会合作,嘀嗒出行不断转变方式,也说明其助力出租车网约车化的决心。

“未卜先知”的嘀嗒出行:摘掉顺风车的帽子,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上个月,速途网受邀参加了由中国交通报社主办、嘀嗒出行承办的巡游出租汽车改革发展政策研讨会,会上嘀嗒出行CEO宋中杰表示,助力出租车行业复兴是其战略目标。此时的嘀嗒出行已经成为出租车行业网约化的专家,试图将其在今年部分城市落地的成果推广至全国。

嘀嗒出行想要扛起出租车网约化的大旗还表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补贴。据速途网长期观察,目前嘀嗒出行给乘客端的补贴在逐步下降中,已经没有了上线之初的大额补贴,但与其竞争的首汽约车在出租车补贴方面仍保持较大额度。嘀嗒出行率先停止补贴战,或许也说明其在出租车行业已经站稳脚跟。

   嘀嗒出行“不能说的秘密”

尽管面临种种压力,嘀嗒出行还是努力扛起了出租车网约化的大旗。刻意淡化过去赖以为生的顺风车拼车业务,转而挑战短期不能带来直接利润,还要承担出租车司机随时抛出的吐槽,是什么让嘀嗒出行做出了这种转变?速途网认为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来说,顺风车拼车业务面临上升瓶颈。滴滴顺风车事件将顺风车成为了众矢之的,尽管乘客并不希望顺风车业务停摆,但在监管的巨大压力下,顺风车业务何时能够上线还处于待定状态,滴滴屡次对外的表态也说明顺风车的产品模型需要颠覆。

而嘀嗒出行虽然是目前唯一提供顺风车拼车业务的平台,但其并不可能不受影响,在监管日趋严苛的情况下,司机是否会离开平台还不得而知,但顺风车乘客肯定会从滴滴向嘀嗒转移,在顺风车司机没有显著提升的情况下,乘客端数量激增会带来供不应求的状况,乘客整体出行体验下降,慢慢便会抛弃平台。嘀嗒需要一个能够持续吸引用户的业务,出租车作为早期移动出行服务产品,是最佳选择。

其次,接入出租车有利于嘀嗒出行巩固行业地位。虽然嘀嗒目前是唯一提供顺风车拼车服务的出行厂商,但用户体验一旦下降,嘀嗒的月活以及估值可能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而接入出租车则可以让嘀嗒保持用户数量,月活甚至有希望得到提高。

从数据上来看,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目前嘀嗒出行日活跃用户数为101.6万,为网约车行业第二名。但嘀嗒在接入出租车后,是否拥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仍是考验,虽然嘀嗒出行推出了嘀嗒出租车企业版,以及针对出租车公司的SaaS系统凤凰云平台,但就目前来看,其解决的问题仍较为浅层,还需要纵深。

最后,嘀嗒出行未来融资、IPO需要服务出租车的故事。由于出租车业务无法短期带来直接利润,嘀嗒出行需要通过顺风车业务带来的营收,来填补出租车业务的支出,而前面提到了顺风车业务存在瓶颈,一旦顺风车营收增速大幅高于出租车业务支出增幅,嘀嗒出行或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

而融资甚至是IPO需要一个长期良好的商业模式,可以一时亏损,但需要能够说服投资人的故事。出租车网约化便是嘀嗒出行这种轻资产平台最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有利于其拿到融资开拓出租车市场。

写在最后

“前方迷途太多,坚持才能洒脱,走出黑暗就能逍遥和快活”

如果在动物园中选择一种动物来形容嘀嗒出行,速途网认为那一定是沙漠骆驼,坚持是嘀嗒出行的优秀品格,希望它在未来能够成功扛起出租车的大旗。


随意打赏

未卜先知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