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背后事:辛顿留下一颗种子,百度用它种出了整片森林 | 速途网
古语有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话用在百度与辛顿,颇为恰当。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两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杰弗里·辛顿(GeoffreyE.Hinton)和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J.Hopfield)。
辛顿教授被誉为“人工智能教父”,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方面。早年间,辛顿“差点”加盟百度,并留下了诸多故事。
他对百度的意义,不仅是一次伟大的邂逅,更是一场长达十余年的精神洗礼。这颗小小的种子渡过重洋,并在彼岸绽放出了绚丽的花朵。
事情还要追溯至2012年。
十年一剑,精神指引
这一年的冬天,辛顿在发布了⼀篇⻓度9⻚的论⽂《Image 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时年李彦宏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该论文的价值,并派出“重兵”盛情邀请其加盟。
此间,百度高管和技术专家频繁走访辛顿,并与世界级互联网公司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人才竞拍。竞价一度从1500万美元涨至最⾼4000多万美元。
作为始终出价最高的一方,百度表达出了满满诚意。虽结果并未如愿,因年事已高等原因,辛顿与百度擦身⽽过。高价的邀约没有促成二者的合作,但德高望重的辛顿却为后者留下了AI的精神。
旋即,百度在2013年1月成立全球第⼀个深度学习研究院。它被后来看作象征改变的精神图腾,并根本上影响了百度的前进方向。
古人十年为一旬,在2023年,文心一言出炉三天后,一度高歌猛进。当时,《时代周刊》发布了史上第⼀份全球百⼤AI⼈物榜单,将李彦宏与⻢斯克、SamAltman共同评为全球AI领袖。也正是从那时起,百度多年的坚持,开始进入收获季。
精神传承,开枝散叶
辛顿的研究是极致且细致的。他同时又甘于寂寞、忍受挫折。
两个⽉前,⾟顿和他的学⽣改变了机器“看”世界的⽅式。在他的研究中还包括了对AI发展影响颇深的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玻尔兹曼机等多种技术成就。
现在,AI的成就众人皆知,其不仅可以为⽣物学、医学、地质学等领域带来创新,还助力了对话式数字助理、⾃动驾驶、机器⼈、⾃动化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甚至,极其有望将人类文明引至下一个时代。
但客观而言,AI的进步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神经网络概念初生的上世纪50年代,早期研究者在漫长的等待中选择了放弃。甚至,到了21世纪,⼤多数研究⼈员认为这条技术路径是⼀条死胡同。在长期的研究中,他一度回避“神经网络”一词,甘愿坐了30年“冷板凳”。
AI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因何建立?可能离不开辛顿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恰是这样“疯子版”的执着,让他看到了AI引领科技革命的一天。
企业文化里,百度秉承“简单可依赖”思想,强调技术钻研。应该说,辛顿的偏执和百度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共振。百度和辛顿在精神上的切合,或源自技术派的基因自带的定力,而也可能恰是这一点,让百度成功抓住AI机遇、实现转型。
至今,百度的基因中仍能明显看出辛顿的影子:前者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深度学习”之⽕,成了AI的“⻩埔军校”,为中国培养了⼤量的AI⼈才,更催⽣了如今的⽂⼼⼤模型。
立于潮头,群星闪耀
2014年,是百度的AI事业高涨的年份。
在这一年,其邀请到了⾕歌⼤脑创始⼈吴恩达加⼊,并在研究院任⾸席科学家。与此同时吴恩达又招来了Darioamodei,也就是Anthropic的联合创始⼈兼CEO,而后Darioamodei⼜招募了Jimfan,现在英伟达⼈⼯智能的⼀号位。
一时间,全球顶级⼈才不断进⼊百度。
顶级人才既备,行业人才也在自我培养下逐渐成长起来。因在AI事业开始之际,其内部就形成了独特⼈才培养“熔炉机制”,让平凡⼈做不平凡的事。所以,在百度内部,不论从实习⽣到顶尖科学家均具备“务实、⾃驱、负责到底”的品格,并在多年培育中出现了一批批得力干将。
现在,这些内部成⻓起来的AI⼈才,正在研发出⼀个⼜⼀个突破性的AI产品。据公开数据显示,百度AI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
2024年4月,百度宣布已提前完成对500万名AI人才的培养,将惠及医疗、教育、金融、工业制造等千行百业,这比百度的原计划提前了一年。
一颗与辛顿在2012年奇妙邂逅的AI之种,十余年后已变成郁郁森林。
现在,百度和李彦宏显然更有信心了。作为全球⼤⼚中⾸个发布的⽣成式AI产品,⽂⼼⼀⾔的基础模型——⽂⼼⼤模型在AI的发展过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许,早在十几年前,百度便与辛顿画上了句号。又或许,这段佳缘还远未截止。因为一种名为AI的创新精神被完整继承了下来,在异国生根发芽并照亮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