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速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9年,是国产一线品牌扬帆出海的重要年份。随着国内手机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这些久经历练的厂商,开始走出国门,在更大的舞台上寻求增长。

当这些国内品牌,在同一片海外市场相遇时,仿佛并没有太多“他乡遇故知”的感动,双方依然是冤家之间剑拔弩张的火花。

你争我夺,OPPO华为上演“撕名牌”

去年6月,OPPO在法国巴黎发布Find X时,高调宣布进军欧洲市场,然而却遭到了华为的阻击。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华为在2016年底同时申请了“R17”“R19”以及“R21”三个欧盟商标,商标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8日。这意味着,华为手机产品体系中虽没有R系列,其他厂商也无法使用这三个代号命名。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由于商标被抢注,OPPO便无法让Find系列之外R系列与之一并推进,R17系列将不能在欧洲直接命名,未来R系列的命名也会受到影响。最终,OPPO亡羊补牢地注册了“RX17”到“RX23”的商标作为备用方案,并一口气注册了“R23”到“R33”的商标。颇有意思的是,OPPO还抢注了“Magic Book”商标,恰与一款华为荣耀推出的笔记本同名,隐约透露出OPPO的反击之心。

抢注商标,在欧盟这是企业采取的一种常见的防御型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表面上一个数字商标的你争我夺,实则可以打乱竞争对手命名体系。毕竟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其主打系列通常早已深入人心,突然更名极易引起认知上的混乱,进而影响销量。

由于R19被华为抢注,为了维持产品线代号的一致性,OPPO不得不暂时搁置曾创下用一款机型拿下了全球手机市场4%的销量奇迹的R系列,转而推出全新的“Reno”系列,用新面孔迎接市场竞争。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图片作者:Pierluigi Longo意大利艺术家

值得一提的是,“Reno”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是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既有无数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与思想家们为其赞颂诗篇,也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加上官方预热中,艺术家的画作多来自于欧洲,也显示出OPPO正在积极融合欧洲文化,进军欧洲市场的决心。

进军欧洲,中国手机出海新沃土

然而想要进入欧洲市场的并非只有OPPO与华为,事实上,国内一线品牌近年来在进军欧洲方面都是动作频频:华为自有品牌手机早在2012年便进军欧洲市场;小米在2017年中宣布进入西欧市场;而vivo和OPPO则分别在2017年末和2018年中宣布进军欧洲市场。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在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最新报告,2018年全年,中国品牌手机在欧洲市场所占份额总计超过32%,在2017年则为24%。华为与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23.6%和6%,比去年同期的14.8%和3.6%分别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与印度、东南亚、拉美国家的智能机普及潮不同,欧洲智能机饱和程度高,市场规模甚至已经开始呈现负增长。各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在这场经激烈的存量之争中,却仍削尖脑袋想要取得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是由于欧洲市场的特殊性,赋予了其重要战略意义。

第一,品牌为先。欧洲发达国家市场,用户普遍购买力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是很高,纯低价竞争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再是决定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对于品牌认可度非常高。

为了提高在欧洲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国产厂商纷纷与欧洲知名品牌发布联名款手机,例如“华为x Leica”、“华为x POSECHE”、“OPPO x Lamborghini”等。与深厚积淀的品牌联名,由此衍生的营销,有利于厂商快速拉升品牌价值。

第二,渠道为王。对于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市场,渠道的覆盖能力是目前中国厂商在欧洲面临的最大挑战。运营商渠道需要长期的关系积累,而另一方面,如何获得较有力的补贴也是国产厂商需要面临的问题。

在小米宣布欧洲市场后,创始人雷军亲自拜访李嘉诚,促成与香港长江和记集团合作,通过对方旗下电讯公司3Group(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瑞典、丹麦和奥地利的主要运营商之一),加速其在欧洲市场扩张。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华为在2016年底同时申请了“R17”“R19”以及“R21”三个欧盟商标,商标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8日。这意味着,华为手机产品体系中虽没有R系列,其他厂商也无法使用这三个代号命名。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由于商标被抢注,OPPO便无法让Find系列之外R系列与之一并推进,R17系列将不能在欧洲直接命名,未来R系列的命名也会受到影响。最终,OPPO亡羊补牢地注册了“RX17”到“RX23”的商标作为备用方案,并一口气注册了“R23”到“R33”的商标。颇有意思的是,OPPO还抢注了“Magic Book”商标,恰与一款华为荣耀推出的笔记本同名,隐约透露出OPPO的反击之心。

抢注商标,在欧盟这是企业采取的一种常见的防御型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表面上一个数字商标的你争我夺,实则可以打乱竞争对手命名体系。毕竟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其主打系列通常早已深入人心,突然更名极易引起认知上的混乱,进而影响销量。

由于R19被华为抢注,为了维持产品线代号的一致性,OPPO不得不暂时搁置曾创下用一款机型拿下了全球手机市场4%的销量奇迹的R系列,转而推出全新的“Reno”系列,用新面孔迎接市场竞争。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图片作者:Pierluigi Longo意大利艺术家

值得一提的是,“Reno”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是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既有无数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与思想家们为其赞颂诗篇,也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加上官方预热中,艺术家的画作多来自于欧洲,也显示出OPPO正在积极融合欧洲文化,进军欧洲市场的决心。

进军欧洲,中国手机出海新沃土

然而想要进入欧洲市场的并非只有OPPO与华为,事实上,国内一线品牌近年来在进军欧洲方面都是动作频频:华为自有品牌手机早在2012年便进军欧洲市场;小米在2017年中宣布进入西欧市场;而vivo和OPPO则分别在2017年末和2018年中宣布进军欧洲市场。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在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最新报告,2018年全年,中国品牌手机在欧洲市场所占份额总计超过32%,在2017年则为24%。华为与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23.6%和6%,比去年同期的14.8%和3.6%分别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与印度、东南亚、拉美国家的智能机普及潮不同,欧洲智能机饱和程度高,市场规模甚至已经开始呈现负增长。各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在这场经激烈的存量之争中,却仍削尖脑袋想要取得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是由于欧洲市场的特殊性,赋予了其重要战略意义。

第一,品牌为先。欧洲发达国家市场,用户普遍购买力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是很高,纯低价竞争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再是决定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对于品牌认可度非常高。

为了提高在欧洲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国产厂商纷纷与欧洲知名品牌发布联名款手机,例如“华为x Leica”、“华为x POSECHE”、“OPPO x Lamborghini”等。与深厚积淀的品牌联名,由此衍生的营销,有利于厂商快速拉升品牌价值。

第二,渠道为王。对于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市场,渠道的覆盖能力是目前中国厂商在欧洲面临的最大挑战。运营商渠道需要长期的关系积累,而另一方面,如何获得较有力的补贴也是国产厂商需要面临的问题。

在小米宣布欧洲市场后,创始人雷军亲自拜访李嘉诚,促成与香港长江和记集团合作,通过对方旗下电讯公司3Group(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瑞典、丹麦和奥地利的主要运营商之一),加速其在欧洲市场扩张。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图为华为总裁任正非(右)与徕卡相机全球监事会主席安德鲁•考夫曼(左)签署设立创新实验室的合作协议

第三,技术研发“近水楼台”。除了品牌形象拉升与促进销售,欧洲同样聚集了海量优秀研发与设计人才,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不少国内外公司都在欧洲设立研究院,用来研发手机的设计、拍摄等方面,将以往营销大厂的印象洗心革面成为技术大厂。

此外欧洲不乏行业内知名展会,例如一年一度在巴塞罗那召开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等,既成为了厂商展示研发技术、探索未来变革方向的重要窗口。

此外,由于中国品牌手机在美国市场因各种原因遭遇挫折,因此融汇了品牌、渠道与技术的三重挑战的欧洲市场,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出海欧洲不仅是走向高端市场的必经之路,值得不断加大投入。同时,欧洲市场与美国市场的高度相似,也让厂商有了提前练兵的场景。

随着国产一线品牌出海欧洲的动作加快,2019年,中国手机品牌极有可能在欧洲份额持续上升。然而,份额的提升固然喜人,但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想要真正赢得欧美市场,还需不断提升产品力,才能真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高端品牌,国际化的征战仍然需要耐心与持续的投入。


随意打赏

华为 mate 20 pro国产手机品牌排名oppo海外市场华为和oppo高性价比的手机华为手机价格华为5g手机华为手机商城oppo海外手机排行榜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