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财经丨新零售市场升温,无人便利店究竟是新风口还是假把式?
在2016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而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缤果盒子、罗森等诸多企业都宣布开启“无人超市”项目。
无人便利店/超市玩家列表
在造物节上阿里巴巴推出无人店“淘咖啡”。本月3日,国内首家投入商用的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宣布完成超过1亿元的A轮融资,并计划一年内在国内铺设5000个网点。
风口之上,无人便利店正在成为继共享单车后下一个受到各路资本关注的新型商业形态。
巨头涉足,无人零售店乃大势所趋?
随着资本的进入,不少巨头纷纷跃跃欲试,一家家无人便利店在城市中崛起,这究竟是昙花一现的实验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16年12月初,亚马逊在西雅图开张了一家无人实体便利店——AmazonGo。它拥有一个完全自助购物的场景:从进店到购物再到结账,都是自助完成,不需要人,也无需排队。
前不久,阿里巴巴首家无人便利店在杭州的淘宝造物节上正式亮相,毫无疑问,这是继“淘咖啡”后,马云对“新零售”布局下的第二枚棋。
除此之外,娃哈哈、京东也纷纷入局,前者与深蓝科技合作,签订了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Go无人店的协议,后者宣布要在全国大量开设京东无人超市。
互联网巨头向来是风向标,无人便利店正在国内掀起一阵新的创业浪潮。
2016年底,主打无人值守自助购物的小e微店,入驻宏碁、海尔、智联、51job和小米等百余家公司,在全国的企业和写字楼呈风靡之势扩张。
紧跟着,2017年2月,庄超辰重仓投资可自助购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蜂”,扬言投资30亿元资金,未来要开1万家店。在此之前,便利蜂已获得3亿美元融资,并在中关村5店齐开。
便利蜂之后,无人店暴涨的时段集中在今年的6、7月,尤其是缤果盒子和F5未来商店的融资金额超过1.3亿人民币的消息,更是为创业者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短短半年内,就有十几位玩家入场,资本市场的升温速度令人咋舌。
无人便利店能否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力?
毋庸置疑的是,“无人零售”的概念和实体店的案例,给现在的传统零售带来了全新的冲击,但也有人对无人便利店的发展持观望态度,认为无人便利店现在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实现的只是自动化而非人工智能化。
优势: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在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首先无人便利店无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利润,提升了效率。其次,占地面积比传统超市要小,拿缤果盒子举例,分为中号和大号便利店,面积约12㎡和15㎡,商品售价也比传统超市便宜20%左右。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无需排队,全程自助结账,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劣势:技术层面尚未成熟
现在无人便利店面临的几个问题是,中国没有自助购物的消费习惯,无人店的货品丢失率、设备耗损率、店内卫生等都需要考虑在内。例如最近缤果盒子上海店暂定营业,原因是持续高温导致巧克力等食品融化。此外,目前想要进入大部分无人店,消费者第一步需要通过微信或支付宝验证身份。这对年长的消费者顺利使用无人便利店设置了不低的门槛。这个巨大的难点就是在每个角落、每一种人都使用它,需要时间。”
此外,客容量有限,识别易出错还可能引发道德风险。无人便利店当前尤其难以在容纳众多客户同时同店选购的情况下,做到完美识别每一个客户和商品。
替代传统零售?业内人士:任重而道远
现在人们的关注焦点在于,“无人零售”未来是否会对线下传统零售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进而完全取代实体超市。目前无人便利店的发展阻碍在于技术尚未成熟。虽然现在各路玩家都在主打“无人零售”概念,但实际上无人店现在并非完全实现无人操作,现在的无人便利店更像一个超大号的自动贩卖机。
缺少了有效的人脸识别智能技术,无人零售就缺少了在中国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数量庞大,个体素质也有待提高,商业方面无法直接效仿日本、欧美那样100%信任消费者。因此,因此想在短期内难以在全国范围迅速扩张与传统零售相抗衡。
其次,受限于品类、人数、场地等方面导致消费者的一些需求难以满足。在当今线上线下相结合、消费趋于个性化体验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仍然对以永辉的“超级物种”、百联的“RISO”为代表的“超市+餐饮”新消费形态报以极大的追捧。
对于传统零售而言,技术上的革新,或许能够以“自助付款”或者“手机APP下单付款+审核”的形式,来提高购物效率,永辉生活APP就是很好的例子。而脱胎换骨式的“无人零售”,未必是符合自身发展的长久之计。所以,对于以超市布局为主的企业来讲,长期来看无人便利店不会对其收入增长造成很大的冲击。
写在最后:未来已来
不管怎样,“无人零售”这一概念很新颖,也为零售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无法改变零售行业格局。要真正走向新零售,绝不是依靠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扫码方案,或者“线上、线下融合+物流”的方案,而是要真正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零售的无人化、智能化和信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