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Z2 Play,模块化道路下的“得与失”
继国外爆料大神@OnLeaks爆料MOTO Z2的渲染图后,近日,另一家国外网站TechnoBuffalo又分享了MOTO Z2Play的渲染图。
从曝光出来的图片可见,MOTO Z2 Play的设计和MOTO Z2可谓“一奶同胞”,相比前代MOTO Z Play,升级之处在于MOTO Z2Play的后盖由玻璃变为金属,并且在机身边缘增添了一圈天线条,正面的Home键则从方形变成了椭圆形设计。据悉该机或将搭载最新版本的ZUI,得益于此,指纹Home键还将支持滑动手势操作。
不过,从总体上看,MOTO Z2 Play依旧延续了前代纤薄的机身设计、凸起感人的摄像头、以及背后经典的模块化MOTOMods的十六颗金属触点。显然MOTO Z系列要把“模块化”这一卖点进行到底。
然而模块化对于联想或是MOTO来说,既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束缚。
面向未来的科技
2013年9月,伴随着荷兰设计师戴夫·哈肯斯一则名为“Phonebloks”的视频,“模块化”手机的全新概念被正式提出,走进人们的视野。
这种从屏幕到处理器、从电池到摄像头,机身上所有的模块都可以按照用户需求随心更换,一方面可以按照需求随时改变手机的产品形态,另一方面在手机需要升级或维修时,可以对单独的模块进行替换,大幅缩短了维修的时间。
概念一经推出,便在手机界吸引了巨大关注,恰巧与当时已纳入谷歌麾下的摩托罗拉的先进技术与项目团队(ATAP)正在着手研发“模块化”手机不谋而合。
不久后,谷歌正式提出其“模块化”手机项目——ProjectAra。一时间该项目随谷歌参加大大小小各展会而名声大噪,人们纷纷认为这就是移动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能手机将我们各种功能的电子设备浓缩于一个小小的机身之中,而模块化让不同的功能凝结于模块,在使用的扩展性上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然而在谷歌的两年期限内,ProjectAra既没能克服接口的标准化和永磁体固定模块的牢固问题,也无法解决对于市场以及生产成本的控制。2016年9月,有消息称谷歌内部已经关停该项目,ProjectAra宣告夭折。
虽然谷歌的模块化手机项目被放弃,但MOTO并没有放弃“模块化”的理想。被谷歌以29亿美元出售给联想后,仍然保持着高度私人定制化的MOTOMaker。而在去年5月,推出了旗下模块化定制手机——MOTO Z/Z Play。
通过手机背部下方的MOTOMods触点,可以与MOTO定制的模块化后壳向结合,实现电池扩容、外放、投影、10倍光学变焦等功能,为手机提供多种多样的玩法。
虽然定制后壳并不能让手机模块化,但花式的功能还是能满足特殊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而在联想的产品线版图中,“模块化”不仅是手机产品线的未来发展需求,也是PC产品线的需求。
4月29日,联想发布ThinkPad X1 Tablet2017,该机作为可扩展模块化的二合一平板笔记本,可增加办公模块、演示模块(微型投影仪/HDMI)、3D成像模块等供用户选购。
限制设计的桎梏
根据需要个性化增减模块,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权。然而对于设计者来说,却对设计提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限制手机成为“拼积木”一样完全模块化的,主要在于各元件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物理接口标准。当年谷歌想借ProjectAra模块化手机将标准统一,让全世界的安卓手机全部“臣服”于自己的掌控之下,然而无论是供应商还是手机厂商显然都不愿意“受制于人”。所以直到Project Ara破产,各厂商之间仍是“群雄割据”的状态。
于是 “模块化”手机后来者,只能使用自己制定的接口形式。例如MOTO Z的16针MOTO Mods、LG G5的“拆下巴”设计。
“如何让手机与前代保持足够的区分度,让新产品显得足够酷?”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目前主流的“模块化”手机中显得异常困难。
无论是MOTO Z系列模块化后壳,还是LGG5的模块化下巴,虽然提供了各种新颖的功能,但这些模块都是需要消费者另行购买。而这些模块大多价格不菲,从人民币几百的电池模组,到两千多价格的哈苏光学变焦模组,全套配下来甚至比手机还要贵。这些模组在手机迭代后能否继续使用成为了厂商艰难的抉择。
例如LG ,在新一代LGG6产品上,毅然选择放弃G5的模块化设计,直接导致G5用户当初购买的模块化“下巴”仅仅成为了这一代手机的专属配件。随着新一代G6的推出,这些模块化元件很快会随着G5一起成为库存中的滞销品。
而MOTO则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和上代几乎相同的机身设计,仅在材质上和天线布局上有变化,从外观上有望兼容前代的MOTOMods模块,这对于前代MOTO Z用户来说,避免了升级重复购买模块的成本。
当然采用相同设计的MOTO Z2也要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前代的模块化元件限制了下一代产品的设计,戴上后壳都一样。
不过对于厂商来说,手机在不断迭代,模块的功能也在进步,总有一天手机会随着功能的升级而改变形态,而模块也将获得升级。不过就目前看来,同一模块多用几代既降低了购买者的升级成本,又依靠模块变相增加用户黏性,还能避免因模块频繁迭代产生大量库存,整体上仍然是利好的。
虽然目前模块化手机具有个性自定义的“灵活性”,但目前人们对于模块化的手机的接受程度尚不是很高。MOTOZ系列自推出,马上也快到了一年的时间,其续作MOTO Z2究竟会带来什么新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