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杂货铺改名“有品”瞄准网易严选,雷军丁磊PK一触即发
不知不觉中,距离第一部小米手机发布已经过去了6年,如今的小米已经从一家手机企业逐渐向百货商场发生蜕变。
近日,有细心网友发现,小米旗下“米家有品”商城,已经悄然去掉“米家”二字,更名为“有品”。少了几分“米”味,却与“网易严选”有几分神似。收起小米、掏出步枪的雷军,怎么就指向隔壁养猪的丁磊了?
不再拘泥“米字辈”,“有品”向第三方开放
8月14日,@米家有品官方微博发声,称“米家有品”更名为“有品”,以便用户建立更好的品牌认知。有品商城将继续致力于品质生活电商平台,依托小米生态链体系。相较于小米网和小米之家,有品将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除了小米、米家及生态链品牌之外,还将引入大批优质的三方品牌产品。
在雷军的“新零售”规划中,有两次重大的品牌升级,标志着小米的电商体系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第一次,是“米家”品牌从小米品牌中独立,既维护了小米在核心业务(手机、电视、路由器)上的“专注”形象,也与旗下一众生态链企业划清界限,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二次,便是这次从“米家有品”到“有品”的升级,去掉了“米家”两字,既完美回避了“为何米家商城里的产品不是米字辈’”,同时也解开了“小米电商的产品必须是小米(或生态链企业)出品”的限制,让电商平台拥有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
得到了第三方商家的力量,可以极大补足有品商店中缺失的品类,小米在“百货公司”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曾为有品商城定下“小目标”:“我们希望有品成为一个百亿人民币流水的大电商平台”。
对标网易严选,雷军和丁磊比拼的是生活态度
100亿元GMV(成交总额)和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各品牌旗舰店相比,几乎是九牛一毛,也暴露出有品商城并无意成为天猫、京东那样各品牌的百家争鸣。
提到有品的差异点,官方用了四个“标签”来概括,即:不用挑、性价比、科技感、高颜值。而“不用挑”代表了平台承担代替消费者筛选产品的过程,每个品类仅保留少数几个选择,即官方口中的“好货不用挑”。
在品类的选择上,作为“关系户”的小米生态链企业进水楼台先得月,能够优先入驻有品商城也是情理之中。而那些非小米生态链的企业是如何进入有品商城的呢?
速途网翻遍了有品商店,发现一种是由小米方面进行甄选,另一种方式是与企业进行“米家”定制,并由小米官方渠道独家销售。
所以从形式上看,有品模式与网易严选的模式非常类似,都是依托于自家作为大流量平台以及海量会员的优势,顺应主流群体对于生活品质消费升级的追求,以性价比为武器,品质生活电商赋能。
对比两家App,本都是“性冷淡”风格布局,看上去却非常“基情满满”。
有同样的受众,谈同样的“生活态度”,再结合有品商城提出的100亿元GMV(成交总额)的目标,正好比丁磊对网易严选2017年70亿的目标高了那么一点,这明摆着是要和网易怼到底啊。
有品的自信,或许在于对于小米产品生态链的高度集成。
无论是有品商城还是网易严选,其本质几乎都是基于ODM(原始设计商)模式,即生产商根据贴牌商(小米、网易)的规格和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
ODM的模式,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是由生产方自行完成,而贴牌方只需要提供需求,并负责生产之后的销售。这样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降低了贴牌方的入局门槛,还可以“此产品与某大牌出自同一供应/代工商之手”大肆宣传。
然而米家产品虽然同样采用了ODM模式,但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商都是生态链企业,小米对于生态链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都可以协调沟通,对于产品品质的可控性要更高。
另一方面,由于网易与小米虽然都是互联网公司,但网易是做互联网门户起家,主要收入来源是游戏的虚拟收入,对于用户来说,短期内很难与实体零售领域取得联系。
而小米则是做手机硬件起家,凭借着生态链企业产品(例如净化器、净水器)在零售市场取得的成功,在本没有知名品牌的领域硬是做成了品牌,成为了有品商城的活广告。
所以,有品商城褪去“米家”光环之后,为的是更好的让第三方品类进行补足,但想要在品质生活电商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还是要看生态链企业的暗中发力。
只是不知道,以有品商城与网易严选剑拔弩张的关系,今年的国际互联网大会后,丁磊还会请雷军吃丁家猪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