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智驾终局都是“第一梯队”,哈弗枭龙Max将搭载高阶智驾 | 速途网

速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速途网3月31日消息(报道:李楠)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速途网与多家媒体对长城汽车CTO吴会肖进行了采访,围绕智驾技术演进、智能化标签塑造、女性工程师视角及全球化战略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智驾终局都是“第一梯队”,哈弗枭龙Max将搭载高阶智驾 | 速途网

针对“是否与华为合作”的提问,吴会肖表示,长城汽车和华为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非常紧密的合作,只不过在智驾和座舱领域双方还需要再深入探讨。”她透露,双方已在HiCar、海外花瓣地图及动力领域展开合作,未来将继续探索智舱智驾的协同空间。

“智驾”已经成为当下不得不提的话题之一,去年长城汽车也推出魏牌蓝山智驾版,而近期行业内对于智驾梯队的划分也吵得不可开交。对此,吴会肖直言行业变化太快:“去年我还敢评谁是第一梯队,但过去一年每家企业都飞速迭代。终局就是所有人都是第一梯队,那时也就没有这个概念了。”她进一步比喻:“智驾未来会像安全带、ABS一样成为标配,现在谈梯队只是技术演进阶段的暂时标签。”

作为少见的女性CTO,吴会肖分享了对智驾的独特关注点:“第一次试智驾时,我强调‘还原世界’——用户需直观感知车辆路线与环境识别,才能建立信任。”她认为女性特质可能影响技术侧重:“女性特质让我更关注人的感受,比如座舱设计需适配不同座位需求,危险时主驾与后排的安全响应逻辑完全不同。”

谈及复杂路况下的用户体验,吴会肖坦言技术挑战:“中国停车场差异极大,有的拥堵缓慢,有的宽敞快速。要实现丝滑的车位到车位体验,必须打通泊车与行车技术栈,依赖实时感知系统统一架构。”她以长城2月在重庆的实测为例:“从地下三层到闹市狭窄停车场,全程无接管。这种能力验证后,推进速度会更快。”

对于智能车的“无缝交互”愿景,吴会肖借人类大脑类比:“车辆需构建类似爬虫体、边缘体、理性体的三层架构——实时安全响应、环境自适应、个性化服务。当前系统仍较割裂,未来需经历专有智能化到通才化的演进。”

面对“传统车企声量不足”的质疑,吴会肖指出:“新势力擅长流量运营,但长城正加速适应新时代。”她以全民智驾趋势为例:“先锋用户共创传播推动主流消费者认知,今年哈弗枭龙Max将搭载高阶智驾,下探至全民市场。”对于差异化体验,她强调品类创新:“魏派蓝山关注六座需求,Coffee OS 3定义座舱终极形态,未来按车型属性定制智驾功能。”

关于L3落地计划,吴会肖表示:“长城已构建冗余系统,正推进法规与商业环境适配。”在具身智能领域,她透露与宇树的合作方向:“工厂非结构化场景与越野结合是重点。比如坦克用户可用机器狗背装备,车辆大电池为机器人补电。家用场景则需探索形态与成本平衡。”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