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资本公布三年成绩单 谈互联网行业发展:赢家通吃胜者为王
速途网1月12日消息 报道 王佩 昨日下午,丰厚资本在北京举行了3周年庆暨2017丰厚梦想之夜,现场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吴智勇分享了,丰厚资本成立三周年来的投资成绩单。
图:丰厚资本F4: 吴智勇,杨守彬,岳弢,谭群钊(从左至右)
据吴智勇透露,过去3年,丰厚资本已管理了2期共计5亿元人民币基金,主要以天使阶段和Pre-A阶段为主。目前投资的项目已累计95个,其中1期基金投资35个,2期基金投资60个。而在2017年,丰厚资本将设立深圳办公室,并完成第三期基金的设立。
目前丰厚所投的项目主要是北京和上海的,投的项目基本上是偏早期轻资产的项目。从投资的比重来我们可以看出,丰厚资本比较关注文娱体育、企业服务、消费升级三大核心领域,其中文娱体育项目32个,占总项目数的35%;企业服务项目20个,占总数的24%;消费升级项目17个,占总数的19%。而丰厚资本一期基金所投项目,共计完成29次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0亿元人民币,成功进入下一轮率达49%;二期基金所投项目共计完成32次融资,累计融资近6亿元人民币,成功进入下一轮率为37%。
值得注意的是,在岁末年初被创投圈公认为“资本最寒冬”的时期,从11月开始,丰厚资本投资的项目先后有世界高铁网、iGola骑鹅旅行、有礼派、医鸣科技、23魔方、近医通、咖啡零点吧、白熊阅读等8个项目共计获得3.52亿元融资。
吴智勇称,丰厚更希望做成像红杉这样正规的更加偏早期的投资机构,成立于2013年12月的丰厚资本,是双创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天使股权投资基金中的一员。丰厚资本目前已拥有包括4位创始合伙人在内的15名正式员工,其中投资团队6人,投后团队五人,形成“4-6-5”阵型。而在2017年,丰厚资本将设立深圳办公室,并完成第三期基金的设立。
在随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丰厚资本F4(四位联合创始人:吴智勇、杨守彬、岳弢、谭群钊)分别对于旅游、游戏、共享单车、直播行业等领域的投资及行业的未来发展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图:丰厚资本F4: 吴智勇,岳弢, 杨守彬, 谭群钊(从左至右)
对于旅游行业项目的投资想法?
媒体:2016年旅游行业的融资数量比其他行业少,旅游行业也是携程一家独大的局势,您怎么看待现在这个行业的特点,您是怎么发掘到这些项目的?
吴智勇:对于整个旅游行业的感觉,我们的感觉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在2013、2014年时旅游是比较大的筹资热潮,甚至包括2012年。后来发现以前投的项目真正爆发出来的不多,尤其是做目的地旅游,很多细分领域巨头一进去以后就变成巨头的生意了,单独一家小公司蛮难成长起来的。
我们这个投的不一样,是做国际机票语言搜索的平台,这个平台我们投的时候做过很深的调研,当时非常犹豫,做了很多访谈、调研等,原来一些巨头都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干这个事,但是没干成,难在什么事情呢?难在国际的机票有无数的航线、航空公司,很多的OTA,很多的参与者,每个航线的航线组合,各个跨航空公司机票的接口价格是实时在变化的。当你要做国际机票匹配时,比如同时订北京飞纽约、纽约飞墨西哥联程的时候选择太困难了,这边还没有定那边价格变了,还只能匹配一个航空公司,跨航空公司就匹配不了了,选择太多了。
做这个事难度很高,哪怕做出来了,在国际上提供机票语言搜索的平台就那么几家,基本被巨头并购了,现在唯一一家没有被并购的是在欧洲的一家,融了很多钱,做得比较大,它花了很长时间在全球打通底层、打通各家航空公司,上一轮也融了不少钱,融了1.3亿,花了两年时间产品才刚刚推出来,所以看我们投的是技术底层的东西,而不是偏运营、模式的东西。大概就是这样,跟一般偏模式的旅游项目还是不太一样的。
游戏和VR主要投资方向
媒体:我比较关注游戏和VR,谭总之前也是做游戏出身的,我们看到之前丰厚也是投了一些做游戏、VR的相关公司。不过在2016年后半年开始,游戏和VR领域资本投资已经相对比较冷静,甚至说遇冷,您是怎么看待游戏和VR领域投资的,2017年对这两个市场公司有什么看法?
谭群钊:我们主要投资方向,大文娱是第一块,其中挂上很多游戏的元素,游戏是很宽的概念,盛大是泛娱乐的开创者,我们现在投的项目不会局限在游戏里面,也不会仅在VR里面,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游戏领域,我们过去几年的重点是围绕游戏生态布局,游戏内容本身有一些投资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们也看到,特别是最近这两年,CP爆发的太多了,渠道特别集中,单块CP风险是比较大的,包括发行也是这样的,发行是很烧钱的,很多钱被渠道赚走了,夹在中间也很难混。但是整个游戏盘子在增加,今年2000亿,明年还会在增加,这个毫无疑问,在全球游戏布局,游戏公司在出海,中国游戏产业还在快速发展。
哪些是我们比较擅长、投资潜力比较大的?支撑游戏生态的相关企业,比如上市公司迅游,我们是老朋友了,估值也蛮高的,我们在这次有一系列的布局,有很多项目跟迅游合作的,这个是我们的投资重点。包括电竞,我们投电竞大数据,不投电竞俱乐部,需要大数据支持的,无论是选手、赛事组织者、俱乐部、平台都需要数据支持,又可以想象的变现空间,这是我们投资的重点。
包括游密,它就是嵌入到手游里面为项目提供语音和直播的模块,大体的方向是行业越来越专业化,原来游戏公司自己也做语音,但是做不过YY,但是YY并没有为每个游戏公司做定制支持,没有模块嵌入到各个游戏里面去。这个团队是腾讯里最优秀做游戏语音团队里出来的,这是大势所趋,我们有语音方面的游密,有全世界最好的安卓模拟器,这些是游戏非常需要的,有电竞大数据、最大的PGC游戏视频平台,这些是我们游戏重点,相信未来还有机会。
VR也是这样的,我们投了两个,一个是相当优秀的VR游戏团队,VR先盈利一定是游戏先盈利,但是游戏是长期的活,最近两年生态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就看后面的机会。像焰火工坊,它是做资深VR生态里面的一个,技术也是国内相当领先的,我们现在在生态中布局。
丰厚资本会不会向B轮投资做倾斜?
媒体:刚才看了一下吴总介绍丰厚投资项目和分布阶段,95个项目当中有一个是关于B轮的,覆盖从2014年开始投资的项目覆盖基本是更多偏重于天使轮,到现在在Pre-A、A轮、B轮这块有了,B轮的项目是咱们的领投还是跟投?整体上资本圈包括投行这一块有一个现象,早期项目失败率太高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后端转移,现在在丰厚,接下来不管是在募资新的基金这一块,还是现在已有的基金扩充点上,会不会向B端这块做更多的倾斜?在新的基金这块会不会设专门的基金投资后端?
吴智勇:我们做过内部探讨,总体来讲丰厚是早期投资基金,我们的定义是,天使到A+都算是早期,偶尔一点点B也算,B轮为主肯定不算早期。这是我们的覆盖范围,长远来看应该是这样的。去考察全球的一些著名的基金,包括美国的,我们发现很多主流投资特别好的都是以A轮为主。
中国的情况来看,很多的天使项目毫无疑问死亡率是最高的,理论上也是这样的,一些企业我们发现,投早期的时候,一些企业成长性往往是一个平缓线,模式验证起来马上会有一个爆发,这个爆发点基本上就是在A轮左右,可能很多天使项目一堆冒出来好几个,抓住这几个投Pre-A和A轮的时候后期相对稳一点、成长性会好一点,这是我们为什么想慢慢往Pre-A和A为主,但是天使是我们的强项,人特别好、团队特别牛,天使一定会投,不会放弃。
会不会再成立专门的基金,B轮基金、并购基金之类的?至少短期内我们是没有这种计划的。很多人做到后期的成长路径往往是投的这些企业中逐渐的成长越来越多,这些企业涨到B轮了、涨到C轮了,这么多企业都是别人投了,觉得心里不甘,搞一个基金投自己的,慢慢做变成后期的基金了,但是对于丰厚来讲暂时还到不了这样的阶段。
岳弢:我们判断的市场在天使轮上面临的厮杀太严重了,双创开始很多人在做基金,非专业的基金公司越来越多,但是非专业基金公司是不可能会涉及到再往后期走,这个要求到的专业性太高了,天使拍脑袋、投人是很容易的,雨后春笋般的天使基金层出不穷。
在这个时间,也会面临着,虽然不专业,但是能够强一点项目,因为它拍脑袋比你拍得还快,给别人的钱比你给得还多。在这个时间,我们发现在原来的生态当中,A轮基金业比较多,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好的也比较多,但是中间空一个,这边很多死亡率很高,但也有一定跑出来的。在烂中当中挑好苹果是非常困难的,这中间缺了一块市场就是Pre-A市场,这一轮是Pre-A走,Pre-A加上A轮不一定是主投,A更多是以跟投为主,Pre-A以领投为主,跟市场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未来我们不太会转到从A到B,有我们的发展思路,但不是从A到B这样的转法。曾经有一个我们第一期天使投资人,跟他聊,他说千万别到B轮,那个就是数字了,不好玩了,他这个建议很好,如果不好玩就已经算数字了,我们也不想做这个事情。
吴智勇:我是从PE大概项目1亿美金以上投到一年5000万美金,到现在做天使,我是很清楚的,这种大的投资机构和早期投资机构完全不一样的打法,团队的思维模式和操作的流程,再加上观察的点完全不一样。以前我们投大项目的时候就是一个财务模型,那个财务模型几十兆表格,各种各样的参数去算,最后得出这个企业大概多少钱,谈价格翻三倍,就这样去。现在我们投早期,成长性、人、市场各种各样的判断不是偏数字、非数字的东西,打法不一样,什么都覆盖,不是万能的。
媒体:我们平时的时候采访很多早期项目,也会给投资机会做对接,现在越来越多了解到,太多的早期基金没钱了,投不出项目了,这个接下来,尤其是早期这一块淘汰包括洗牌也会很明显。
吴智勇:这个数字是有理论支撑的,在印度也好、美国也好、全球也好,有这些方面的文章分析,而且是官方的,是这么讲的,做一支基金做不了第二支的有多少比例,做第二支的做不了第三支的有多少比例,做第一支的做第二支的,死亡率太高了。
共享单车是资本营造的风口还是刚需?
媒体:最近共享单车特别火,现在感觉行业主体竞争对手没有几来,高举高打的融资额非常大,四位老总对共享单车资本涌入的看法,到底是资本有意识的在营造一个风口,还是真的有这个刚需?
岳弢:个人的观点,我们觉得共享单车解决三公里范围的出行特别好,一定是有价值的,但是现在的估值这么高能不能支撑它的价值?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同时在这个结点来讲,这场仗还没有打完,现在还不能说摩拜、OFO等这些到底哪个会胜出,这个不知道,这个跟百团大战有类似的地方,看谁能跑出来。我和老吴在估值上观点有点不太一样。
吴智勇:老早以前这个模式出来我就有这个观点,这个模式成立不成立,我是怀疑的,半个月之前我开始用OFO、摩拜,第一次体验,我个人观点,这个模式一定成立,对我来讲太方便了,真的很方便,而且我一定会成为高黏性的刚需用户,我太需要了,我特别在乎走路、健身这些,这个需求对我来说很方便。
我觉得投这个项目就是投金融,像以前投滴滴和快的一样,就是阿里、腾讯,看谁做起来,两家一砸剩下全死,最近摩拜重金砸一下,另外一家看阿里砸,选谁谁活,不选谁谁死,像滴滴和快的一样。作为腾讯来讲我个人觉得是投支付,这么多人绑定这个钱包,很多人可能不认可,但是我相信这个。
岳弢:这个共享单车是应运而生的,任何的市场都是空缺出一块市场,或者别人让出一块市场,这个市场就被用户所接受了,我个人觉得,经济驾行的时候对钱的使用是有控制的。比如衣食住行四个过程中,你们算一下,你们会控制在衣食住行上的各个分配,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这样的,控制支出。共享出行把份额让出来了,涨价了,我有时候都觉得,原来一出行10元、20元跑好远,现在涨价了。原来我司机出行坐滴滴打车的,现在我司机出行就想说用摩拜一下,趋势是这样的方面,但是中国还没有到低碳这样的水平。
岳弢:短途,无桩,创新非常好。
直播行业的未来发展:赢家通吃胜者为王
媒体:直播,今年上半年直播特别火,我们也看到融资很多,到下半年之后我们看到直播好像是冷了,有些企业拖欠网红的工资,这个中间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对这个看法是怎样的?2017年的发展会是怎样的,有些报道说向知识型网红发展。
杨守彬:我们小额参与了映客的投资,我们是映客早期的投资人。直播一定会是未来很成功垂直的创业领域,大概说个数据,现在映客的经营数据非常好,既有数十亿的收入,还有几亿的利润,已经把下边的直播甩得比较远,但是我们不方便谈具体的数字。
现在直播这个事我个人觉得,也会出现像其他的垂直细分的互联网领域的情况,像那个趋势一样,有可能是老大老二打架,把小三小四小五干死了,老大老二合并了,直播平台会变成一家独大,这个不会很快,可能会2017年年中以后。此前像很多领域,如滴滴、快的合并了,美团、大众点评合并了,携程、去哪儿合并了,优酷、土豆合并了,美丽说、蘑菇街合并了,这个领域会出现一个结果,赢家通吃胜者为王,最终会有一家成功超过百亿美金的公司,其他的存活不下去。
直播平台我认为也是如此,但是它可能再鏖战一段时间,做打一段时间,打得用户已经没有增量了,或者增量很少了,大的已经很大了,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还会出现小的更垂直细分的,有的是直播体育的,有的是直播游戏的等等,但是最大的直播平台最后可能就是一家,而且这家公司将来一定是百亿美金的公司,一定是这个趋势,我们看到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到直播,每一次互联网新媒体、新社交方式的产生,那个领域当中都会出现一家非常巨大的公司,直播毫无疑问,我个人认为,直播是比过去的这几种媒体和社交方式都更加直接、有效、大众化的媒体形势,未来可能还有新的媒体形态和社交形态出来,但是我们能看到的,直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谈到网红,网红到现在也经历了大概四个阶段,第一是在文字时代的话题1.0网红时代,那个时候像凤姐、芙蓉姐姐、奶茶妹,都是那个时候起来的,各种WEB2.0的社区里面崛起的一些话题网红。第二个是点上网红时代,修图、发美照、卖东西的网红。第三个是主播网红,包括PC时代的秀场网红加上直播时代的这些主播网红。现在到了第四代,KOL和内容生产者网红。
我们也去美国等各个地方看过网红的项目,也做过对比,未来真正有长久生命力的是美国网红模式,达人和KOL模式,他在这个领域当中确实有独特高于常人的见解、经验、能力和价值的人,他们的网红不像中国这些网红,当然中国已经开始涌现一些,比如体育达人,做饭好的厨师达人,是这一类的人,是未来网红的最主流形式。为知识付费、价值付费,现在还是靠逗逼、情色,这个还处于网红的低级时代。
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模式创新
媒体:内容创业的火是不是跟互联网模式创新有点不行了也有关系?
吴智勇:原因是,模式创新的项目绝大部分都在吃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基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模式创新,滴滴打车、O2O这些,没有移动互联网就没有这么模式,移动互联网已经发展4、5年了,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该死的都死了,现在越来越偏实质的内容、技术、价值和体验。
岳弢:创新是跟技术迭代有关系的,底层技术不迭代创新是不行的,为什么大家追人工智能和VR,就是为了下一代的模式创新出现,我们每一次是在替换掉过去的模式,每次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替换到PC都是一样的。
我非常认同杨总的观点,但是我还是觉得,为什么直播会长期有序的存在着,至少在技术底层没有被迭代掉的时候?因为它是一个发声器,直播类的模式是一种发声器,微博时代WEB2.0、2.5的时代,微博是一个发声器,有思想,想跟社会对话的人,通过这个发声器很快像潮水散出去了,在视频时代,尤其是流量越来越便宜的时代,这种媒体形式更容易成为发声器,直播的形式让发声器变得非常有价值,媒体个人理解这个东西,是代表声音传递的东西,所以杨总说的KOL时代我是认同的,像吴晓波是特别明显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