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打车入华至今,经营情况如何?

SOSEO博客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Uber打车 入华至今,经营情况如何?

Uber打车入华至今,经营情况如何?

Uber打车 入华的经营情况,需要跟竞争平台做一个横向的对比,这样可能更直观。

1、仅就个人体验而言,发展状况 广州>深圳>北京

我最早接触的租车产品就是uber打车,进入中国后它取了一个中文名称优步。

第一次使用uber打车,是经工程师@郭宇(新浪微博)的微博吸引。当时uber打车在深圳疯狂地推,推荐朋友使用uber打车可以获得50-100元的奖励,有些用户通过邀请朋友使用uber,居然在账户里面积累了1000元甚至更多。这1000元的使用可以叠加,不需要分次消费。

在此之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 移动互联网 的营销能够按照这种模式去做。

这是我第一次使用Uber打车,从深圳大学-深圳北站,共行驶53分钟,耗费129元。

司机给我建立的第一印象很深刻,提前15分钟到达出发地,uber打车和司机各发了一条短信给我,告知已经到了。而不像平常的出租车司机,不管你是否方便就打来电话,开头第一句“你在哪儿”。如果你正好不方便接打电话,对方司机面对你的悄悄话只会丢下一句,“找不到你啊我走了”,诸如此类。

那天我是和两个同事在跟客户谈事情,因为临时出了点状况,所以延迟了5分钟下楼。下楼后,远远看到一辆黑色的奥迪A6停在楼下,一位身着黑色西装的司机站在门口远远的跟我招手(uber打车首次注册的时候我使用了真实的头像信息),并帮我们开了车门招呼上车。上车后,师傅告诉我们后座上的水你们可以自由取用,之后再不讲话。

作为常年跟的士司机打交道的人,一开始我并不习惯这种坐车方式。于是我问师傅为什么一路一言不发,这个时候师傅回答,“公司交代,不允许主动跟客户攀谈”。于是直到目的地,如果不是我主动发问,司机师傅不会主动说任何一句话。

提前到达等待-短信提醒-正装领带-开门指引-免费水取用-车载充电-不主动攀谈-下车开门 ,uber打车乘车阶段通过这八个步骤,在初期给我建立了非常深刻的品牌印象。

叫车之前,我知道uber打车会通过信用卡付款,之前在类似theme forest的海外商业网站使用过信用卡消费,但至少会有一个简单的支付验证流程。但是这次我还是被小小的惊讶了一下,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师傅把车停在了路边,然后告诉我他已经结束行程了,uber打车会很快在我的信用卡上扣费。第一次还是很惊讶的,毕竟服务商在我没有任何确认的情况下通过信用卡直接扣费还是第一次。之后,uber打车通过邮件给我发了一封消费确认函,上面的截图就是当时的邮件。

第一次的服务,其实并非足够完美。司机在临近深圳北站的时候下错了高速口,大概绕了15分钟的路,这部分费用是我承担的;虽然在此之前知道uber打车车费比较贵,但相比同等里程的黑车均价100元(高出29%),出租车费大概70元(高出84.2%),而地铁票是7元(18.42倍),由于首次使用心里没底(没有即时费用展示),最终给钱的时候还是挺心疼的。

2、当我们讨论uber运营的时候,我们是在比较什么?

说完我的首次uber打车体验之后,就需要明确一下uber打车及国内一线的高级车辆租赁服务公司的运营模式。

uber打车这种模式在进入中国的早期,是通过 嘀嘀打车 、大黄蜂和快的打车三个普通出租车点召服务进行的市场培育。但是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主要是通过和出租车司机直接合作,由app点召取代原有的路边招手和电话召车两类服务。其实还包括第三类,就是如果你拥有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并且你取得了他的电话号码后,你可以直接电话联系他。

国内普通出租车市场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好的答案之前说过了,我不再重复。相向而谈,uber打车这一类走得是的是由上至下的模式(先做高端车,再做低端车),而滴滴打车这类走的是由下至上(先做低端车,再做高端车)的模式。因此,在后期滴滴打车出现专车服务,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具体来说,uber打车最早引入的是uber black和uber商务车两类车型(商务车和普通豪车)。滴滴打车是在初期做普通出租车点召,而后期增加了滴滴专车的服务(但滴滴专车是几大国内点召公司中,唯一不区分专车车型的公司)。

3、uber打车在国内面对的对手分别是谁?

其实uber打车在国内的竞争对手,是3(BAT)+1(易到)+X的形势。

  1. 百度 专车在上月开始上线,通过百度地图跟易到租车进行合作;
  2. 阿里 公司是通过子公司收购了大黄蜂,用入股的方式与快的公司一同建立了一号专车;
  3. 腾讯 公司是投资了嘀嘀打车公司,后推出滴滴专车(初期叫优U专车)服务。

在一周前,我第一次听说了天天用车公司,主打的是“空闲+共享”的模式,由私家车主提供上下班副驾空闲座位服务,由于两天我选择的路线和时间比较奇怪,所以一直没能够使用。另外,北京地区还有AA租车,以及神州、一嗨提供的车辆租赁服务,由于这三个我一直没有使用过,所以不并入讨论。

注意,现在提到的这几类租车服务都会通过统一发票开具服务,明细为“代驾”。之前我们讨论的其实更多的是市场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这里我们其实要开始说uber打车的核心运营问题。

uber打车进入中国市场后,对比其原先的模式(更贴近嘀嘀打车)为适应中国市场,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调整——跟传统的豪车租赁公司合作。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的uber打车服务我比较熟悉,运营团队初期是按照包天价格,整体租赁豪车公司的车辆,行程油费及车辆维护费用由豪车公司提供,而车费直接归为uber打车的收入,司机在豪车公司拿工资。当然,这是初期时的合作方式。

2013年开始,通用公司在国内主推商务车型别克GL8。uber打车公司借助融资的时机,开始大量购置诸如GL8的主力车型(很佩服别克2013年的推广团队)。并开始在中国市场招募自己的uber司机,仍然是采取与豪车公司合作的形式,但增加了利润分成,司机与uber共同分配车费利润,当然豪车公司会从中抽成,这是uber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uber打车推出了uber x和人民优步的服务,由于在我个人的理解中,这里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知乎是一个公共平台,这里的言论可能对uber及其他租车服务会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我非常感谢uber服务对国内原来大量存在的”黑车“租赁市场的优化改善,所以我就不详细描述了。

简单来讲,uber打车在第三阶段,通过与豪车公司深度合作的方式,增加了10万元及10万以下级别的车型,降低了用车费用,同等里程区间中,甚至比出租车还要便宜(除车型外,其余服务品质不降低)。

刚刚提到的GL8,是所有高级车辆租赁服务中最常规的车型,如果是大于5个人出行,不管是选择哪一个公司,同等里程区间,开支都比出租车要少。

就现在的体验来看,易到的市场存在的时间最长(4年),车辆是最多的,并且易到打破了uber打车就近分配的模式,采取的是就近分配,用户自主选择(收藏的司机可以直接选择)的模式;

一号专车是2014年7月刚上线的服务,据说阿里集团拿出了几个亿在几大重点城市购买了大量的自主产权的车辆,用于一号专车的运营。车辆品质和司机的服务素质也是能够与uber竞争的,服务费用也相差不大。但是就我个人的支出来看,一号专车的服务更中国本土化(可以优先推送电召服务给收藏的司机),而且接机服务拥有一个128的套餐价格,所以在近3个月,我使用一号专车的开支已经接近了uber近半年的使用总和。

滴滴专车我主要是在最靠近腾讯的深圳使用的,由于推广是跟进的模式,所以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在发现滴滴专车服务平均价格高过uber和一号专车,并且不能自选车型后,我放弃了滴滴专车的使用。

百度的思路我是如何也看不懂的,不仅仅体现在电召服务深深的埋在百度地图之中,还体现在——首次叫车我花费了1个小时。

从模式运营上来看,uber打车始终属于领跑的地位, 但是针对本土化的操作,不如一号专车和易到。这个体现在一点,uber打车在国外与公司的合作,可以直接由公司信用卡划账。但是在国内,uber的发票需要联系邮件客服(uber打车不提供电话客服);而另外几个公司,用户都可以直接通过app申请(有额度要求,包邮)。

4、市场上uber到底有多少车?

据了解,广州uber打车大概拥有有150辆车,周六日通宵运营,工作日服务到凌晨3点左右。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原本我以为uber打车和易到这类服务是隶属于不同公司的车辆,进行服务。在近几个月,我发现uber打车的司机,有可能也是易到的司机。也就是说,豪车租赁公司,开始在私底下,公开或者半公开的,与多家租车公司进行合作。

一号专车,号称车辆产权属于自己,所以基本上很少听到一号专车的司机在开车的时候,手机屏幕上出现其他app的点召信息。

这个问题出现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个市场除了资本运营竞争外,开始会通过app的产品服务进行竞争。所以未来几个月,市场的运营会行程广告运营减缓(用户现金奖励), 资本运营(自购车型)及软性竞争加剧的情况。

5、uber打车的推广方式?

uber打车主要采用节日及活动合作两种模式,在活动当天,目标车型会变成吉祥物的样子,这一点在互动上有很强的创新性(值得注意的是,uber打车的更新频率非常高,产品一直在做优化)。

uber打车跟所有的地面活动,合作方法都是,首单免费(100元抵扣金),合作方式非常明确,也非常易于传播。所以从推广上看,uber打车更简单,也更容易争取品牌合作,媒体曝光的美誉度也还不错。

在这点上来看,uber打车会比其他几个平台更有优势:

  1. 奖励资金可以叠加;
  2. app的体验,只有uber打车可以做到最快启动,并且一键叫车。
  3. 同时,uber打车中国的运营团队,一直是在打造高强度工作、精英为先的地面运营团队,广州市场整个只有4个人。相比其他公司百人级别的运营团队,uber打车如果能够更加满足中国人的使用思路,优势会更大。

将我的电召开支公布如下,以上所有评价来自于8个月间的所有实际使用体验,我认为对于运营情况有一定说服力(易到除外,因为南方市场接触的少)。

uber:3540元{2465元(支付宝)+1075(信用卡)}

  • 一号专车:2559.01元
  • 滴滴专车:587元
  • 易到用车:442元
  • 百度专车:92元

共计:7220.01元

其实uber打车的服务体现在,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你所有的乘车路线及资金都可以通过uber打车网站详细查看。之前uber打车也存在由于里程区间跨区收费问题,我的投诉是凌晨2:30发出的,而对方在15分钟内回复了我,并退还了额外的费用。效率点赞。

转载请注明: SOSEO博客 » Uber打车入华至今,经营情况如何?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