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达人说:年底复盘在即,你准备好了吗?
临近年底,复盘再一次出现在各个创业公司CEO的工作计划当中。合理的复盘可以让创业公司不在同一坑里再次跌倒,避免重复犯错;也可以让团队强弱项变得更加清晰,便于合理分工;更可以知己知彼,深入了解自己和对手。总的来说复盘就是为了让创业者知道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那么创业者该如何做好复盘呢?我们可以借鉴以下行业大佬的方法。
柳传志的复盘秘籍:
关于复盘,柳传志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回顾目标:当初的目的或期望是什么;
2.评估结果:和原定目标相比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3.分析原因:事情成功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4.总结经验:需要实施哪些新举措,需要继续哪些措施,需要叫停哪些项目。
具体还可以拆分成八个流程:
1)、回顾目标:就是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将手段当成目标是我们常见的错误。回顾目标时,需要将目标清晰明确地在某一个地方写出来,以防止参与复盘的人员中途偏离目标。
2)、结果对比:结果与目标的对比,有四种可能产生的情况:
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所设目标;
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预期还更好;
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预期要差;
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了预期没有的项目。
结果对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
3)、叙述过程: 过程叙述的目的是让所有复盘参与人员都知道事件的过程,这样大家才有共同讨论的基础,不要浪费时间在信息层面。
4)、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的时候,要客观,要能够对自己不留情面。自我剖析是去分辨事情的可控因素,搞清楚到底是因为自己掌控的部门出了问题,还是别的部分出了问题。
5)、众人设问:通过众人的视角来设问,这样可以突破个人见识的局限。设问要探索多种可能性以及其边界。
6)、总结规律 :时间是检验规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一般来说可以通过3个原则来评判:
a.结论落脚点是否发生在偶然事件上?当复盘的结论落脚在偶然因素上一定是错误的。复盘没有进入到逻辑层面,没经过逻辑验证,结果一定不可信。
b.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结论如果是指向人则说明复盘没有到位。复盘是要总结客观规律,人是变量。指向事,则复盘到规律的可能性更高。复盘的结论是从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分析,这是验证复盘结论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
c.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孤证不能定案」是法律上的术语,用来比喻复盘得出的结论通过其他事情交叉验证,也可以为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7)、案例佐证 :自我剖析,就是自己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反省和思考。自我剖析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
8)、复盘归档:经过上述七步复盘得出的结论,就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了。这些就是得到了认可和值得传播的观念和规律。有必要进行复盘和归档, 将这些认识知识化,方便传播和查阅。好的经验心得可以让人少走弯路,工作更顺畅。
柳传志最后补充,这是最完善的步骤,在具体“复盘”过程中创业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顺序调整。所以有了以上的方法论,大家还会对“复盘”感到迷茫吗?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看几个创业达人的复盘案例。
搜狐CEO张朝阳:
在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时,张朝阳提到,创业者只注重营销却不重视打磨产品和技术的时候,就很容易错过互联网的重大机会。
张朝阳坦白,在1998年到2010年间,尤其是搜狐上市之后,他一直都处在知名度效应和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觉得天下太平了,自己会永远得到董事会的支持。并且当时搜狐的营销做得很好,在短信彩信模式支持下已经成为第一个盈利的互联网公司。
“这种良好的状态,让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有点飘飘然,甚至失去了谦卑感。”
张朝阳强调,当创业者失去谦卑感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要求看得非常重要,反而忘记了实现公司目标才是真正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而且,张朝阳在复盘中意识到自己当时的管理模式也很有问题。一个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没有创始人盯着就散架了,因为创新来自于创始人的冲动和激情。如果只是正常运营,就不会有创新,但创新也容易被创始人的基因和他的性格绑架。创始人会成为公司的天花板,他应该经常反思,如果有一些系统性的缺失,则需要重新「发明」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天花板再高一些。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
在复盘360六年的发展历程时,周鸿祎最后悔的就是任性与善变使他错过了不少好项目。
曾经,周鸿祎推崇游击战术,灵活变阵。这在创业早期很有用,可以使团队执行力很强,时刻充满斗志,但到了公司上市以后,灵活多变就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做出的承诺。
甚至有一些从专业VC机构进入360投资部的投资经理提到,对周鸿祎的灵活打法感到很不适应,“有时候一个项目前一天他说想以某个价格投,我们跟人家都谈好了,他审过了,Term Sheet(注:投资条款清单)都签完了,到了第二天他又想改。”
虽然也被人称赞学习能力很强,能够与时俱进,后期思维也发生了转变,但周鸿祎依然错过了360上市前后最该大举投资移动互联网的时机,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小米、美团、滴滴和今日头条等明星公司,都是在2011年前后创建的。如果当时周鸿祎对资本市场认识更深入,多增发股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举投资,或许如今又是另外一种光景。
我们常说创业者一定要具备预判的眼光,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的领头羊,不是不可以任性和善变,在能保证决策准确的前提下,是可以坚持甚至必须坚持自身观点的,而善变则要求创业者在合适的时候作出调整,并非频繁和随时的改变。
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
回顾今日头条的发展历程,张一鸣感叹最难的就是融资。因为类似的方向之前几年陆续有人探索过,而且都没有成功。在今日头条进入第二轮融资时,张一鸣曾经一个月见了30多个投资人,最后甚至因为说话太多了造成失声。
但尽管很艰难,今日头条还是选择自己长大,用张一鸣的话讲叫做“尽量不站队”。因为巨头之间是互相防范和进入对方的领域,站队可能会引起创业公司不能驾驭的激烈竞争。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站队”,张一鸣认为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如果有机会相对独立的成长会更有意义。因为互联网这种格局时间较长,如果能够出现新生力量,新的平台,不论是对平台自身还是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是一件好事。
创头条(ctoutiao.com)原创文章首发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
作者:窦豆豆,邮箱douchengyu@ctoutiao.com。
思达派系创头条(Ctoutiao.com)旗下智库,专注成为创业者(Startup)的成长合伙人(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