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培育数量目标成各省市比拼重点
原标题:“专精特新”首入政府工作报告,除了GDP各省市还在比拼这个数
“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这是“专精特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让已经成为政策、产业、资本热词的“专精特新”再度升温。
实际上,在之前全国多个省市的地方两会上,“专精特新”同样是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和被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而且多地都明确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目标,除了GDP,这个数字也成为了各地比拼的重点。
给政策、给资金、给平台,鼓励更多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时,李克强总理指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而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中,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被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专精特新”,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突出”特征的中小企业,是工信部在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但从去年开始,随着“专精特新”4个字频繁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多个重要政策文件中,也使其成为了产业热词。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稳,宏观经济大盘才会稳。要实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就要鼓励其走“专精特新”的道路。
徐晓兰指出:“中小企业要真正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从发展目标上,要以成为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为目标,专注并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从发展路径上,要发挥中小企业优势,进一步强化创新。‘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面对什么发展形势,都要始终坚持从创新找出路、想办法、谋发展。从发展结果看,要实现从相对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弱品牌走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强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如何纾困和育优中小企业,也是很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就提交了一份《关于用数字化转型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的建议》。
杨元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认为,通过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来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是一个有效路径。
“大型行业企业应当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带动和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帮助好、服务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和‘配套专家’,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局面,以此来支撑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杨元庆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提交关于“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安全能力”的建议。
“建议通过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以创新轻量化产品、SaaS服务为抓手,消除中小微企业在认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差距,降低中小微企业享受数字安全服务的成本与门槛,为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数字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周鸿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徐如俊则建议,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他建议,应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价降,优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着力构建普惠金融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通过实施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缩小地区间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要从教育和奖励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让广大中小企业认识到“专精特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可以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并配套相应考核机制,为达标企业提供奖励。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则认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关键在于做好科技研发。他建议,政府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平台、资源、资金和政策保障,用创新集群为企业服务。引更多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在很多代表委员看来,实现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小配件可能蕴含高技术,小企业可以支撑大配套、小产业也能够成就大事业。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就是让我国的制造业从“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和弱品牌),逐步走向“三高一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和强品牌),从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不比GDP而比这个数,“十四五”定目标,各省市“抢着干”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工信部先后公布了3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截止到2021年11月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总入库企业已达11.7万家。其中,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来自制造业。
但这些数字与“十四五”期间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2021年3月份,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之后,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也对外透露,要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逐步构建起“百十万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要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范围,从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扩大数量。他还透露,2022年,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从地域分布上看,目前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数量最多的省份前三名依次是浙江、广东和山东,三省合计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在城市维度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排名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重庆、成都、青岛、厦门、东莞;而从整体数据看,山东、广东、浙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也是居于前列的。
但这些仅仅是目前的数量情况。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已闭幕的地方两会上,有二十余个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并且制定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具体数量目标。有的公布的是2022年的目标,也有公布到2025年(即“十四五”期间)的目标。
比如广东提出2022年将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
浙江提出2022年力争新增上市公司70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单项冠军企业20家;
河南提出2022年计划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安徽提出2022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00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左右;
海南提出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雏鹰行动”,提出到2022年底,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家;
上海提出2022年要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0家;
重庆提出2022年将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00家……
而放眼整个“十四五”期间,江苏计划到2025年,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6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00家;
山东提出到2025年,入库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万家以上;新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家,累计达到10000家左右;
湖北提出争取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0家;贵州提出到2025年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海南提出到2025年底,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4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
吉林提出到2025年,全省争创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0户、市(州)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0户,培育优质“种子企业”10000户;
广西提出力争到2025年累计培育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家,推动各市累计培育入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0家以上;
辽宁提出到2024年,将累计培育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而北京针对“专精特新”提出的目标则是用好北交所,培育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从各个省市纷纷制定“专精特新”培育数量“KPI”中不难看出,各级政府都将其作为了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势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的道路,乘风起飞。
(完)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