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控科创总裁程方:理性与感性,双创行业的知行合一|双创载体百人谈
缔造出中关村创业大街之后,清控科创没有停止对双创载体的探索,小样青年社区、双创街、Binggo学社等皆出自清控科创。
面对创头条记者,清控科创总裁程方透露,背靠清华大学技术与人才优势的清控科创,在更多的向产业端延伸。对于双创载体的特色化、专业化,程方如何理解?在他看来,行业为何不能一味强调市场化?对于科技园区各个要素的布局搭建,又有哪些思考?
(以下为创头条整理的采访实录,略有删减)
一味强调市场化并不客观
过去一年在强调特色化、专业化,如何理解?
特色化我觉得从两点讲,第一个是产业细分领域特色。 我们需要做透产业专项服务,如果总是提供一点浅层次的共性服务,搞活动很热闹,但是实际意义并不大。一开始没有各类双创活动的时候,大家觉得很新鲜,现在搞搞活动喝喝咖啡已经没有感觉了。所以特色化的一个方向,就是跟产业的深度与特色相结合。
第二个是服务特色。 我其实一直比较反对大家用“假大空”的形式讲服务体系,例如“6大体系、18项特色、100类服务等等”,其实没人干得了,但大家都这么讲,你讲5个我就讲10个,有的恨不得100个,再争先恐后攀比。针对这种情况 ,第一,绝大多数服务,特别是细分的,该社会化提供就社会化提供。第二,每个孵化器结合孵化器的创办主体和团队的核心能力,适当培育一些核心服务能力。
每个孵化器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一招鲜”,但是这一招鲜到底是啥?要结合不同人的背景、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需求。例如有人说他特有钱,搞孵化器他就是能给投资,钱多的花不完,这就是特色。有人说他没钱,但是他能帮你做推广,链接政府资源,宣传得特好,这也是特色。再比如原来我们看到有个孵化器是搞智能硬件的,如果你有任何的开发需求,我都能在这个区域找到一家厂子帮你完成,而且保证去打样的时候是最低价,这也是一种能力。
这块颜振军的观点和您几乎一模一样。
说明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一样的。真干过这个的人,真正对这个行业进行思考的人,大家的理解是一样的,而不是泛泛地上来讲那些空洞的口号。
还有专业化,其实它本质跟特色化是一样的,你能做出特色,就一定在某个领域做得很专业。我觉得专业化在这个行业里头还是要提高。这有个悖论,关于行业的人才队伍的问题。
专业的人才贵,但目前因为孵化器行业是一个带有半公益性质的行业,说白了你从创业企业创收,能挣多少钱,能收多少钱呢?它的收益又不足以去支撑这种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
所以行业里大量从业者客观地讲,水平不是特别高,收入也不是很高。那你如何去服务别人呢?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孵化器就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业,我建议孵化器也要纳入到政府的公共服务预算里头。
孵化器的补贴,至少应该是一个差额的,不用全补,但至少要补贴一部分,否则纯靠市场,只能是恶性循环。 因为他的本身利就薄,利薄就只能用非专业的人降低成本,非专业的人只能提供更差的服务,甚至没有服务。
我们之所以直到今天还能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是因为我们的盈利能力、收入规模达到一定量级,可以养一些高素质的队伍。但是有的一个孵化器只有三五个人,连一个完整的公司形态都不是,怎么能有三五个专家呢?不可能。
所以我觉得这是行业的问题。总体来说这个事情很难有解决办法,但是至少大家要转变一个理念,就是孵化器不应该是市场化的,至少应该是半市场化。
是不能市场化,还是不应该?
首先客观上就不能,既然客观上是不能,那就不能违反客观事实,所以不应该一味强调它的市场化。我认为是半市场半公益,政府可以改变原来所谓的大包大揽的模包干式,就是政府可以采用适度补贴加上大额奖励这种方式来支持孵化器。
清控科创的特色是什么?
第一个是我们的高校背景,这些年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做清华的学校技术成果、校友学生创业项目的转化、落地和服务,这块是我们最鲜明的特色。
第二个就是比较完备的园区布局和网络。 这些年,我们在全国服务了将近一百个地方政府,慢慢地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去优化,现在大概在全国26个城市做了40多个园区。
这些城市最后的选址都是经过多年的实践优化过的,现在我们园区的布局基本上都是选在了城市的能级、产业的基础和特色、人才的供给和素质、市场的活跃度这几个维度层面相对比较均衡的地方。
第三个就是在将近20年时间的企业孵化过程中,自己团队里头形成的一套运营管理体系和核心的研究能力。 我们作为一个学院派的机构,我们比别人更擅长的其实还是我们对整个行业发展的理解,还有研究的深度,加上有实践的基础,所有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所以看科创的发展历史,总能够在一些大的趋势节点上抓住机会。比如2013年在新一波双创浪潮开启之前,我们策划了中关村创业大街;2017年我们开始服务首都副中心的整个科技产业体系;现在我们又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个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工作。
之所以很多政府选择我们,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市场能力多强,广告打的有多好,更多的还是因为我们在行业里头,大家觉得科创的队伍对行业问题的研究确实还是比较透彻的,又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不是编一堆概念最后落不了地。
我们现在推的是研究策划先行,然后运营服务跟作为中台,最后产出实际上来自于股权投资收益和与地方政府的税收共享,这是我们的盈利模式。
创新创业需社会力量共同投入
清控科创下面有创业大街、双创街、小样青年社区等等,科技园内部要素的规划搭建,我们是如何考虑的?
我们提出了一个空间发展的六区理论,从园区,到街区、社区、景区、学区、城区,这六区基本上是沿着科创这些年做创新创业载体一路走过来的思考和探索。 我们不断在复制,复制过程中,我们去发现问题,去做突破、转型,最后形成这样一个六区理论。
最早做科技园区相对来说概念比较清晰,整个科技园无论是办公、研发,还是生产制造,加上一定配套,就是科技园区。 但后来我们觉得创新创业这个事情,实际上需要社会资源参与进来,需要调动一个城市的所有社会力量共同投入进来。
园区这种形态,第一它远离城市、人群、核心区域,第二园区相对是独立性的,他跟外界的交通和联系是割裂的,所以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研究了大量创新城市的空间形态时就提出, 创新应该是在低密度的街区,在小尺度的街区里头发生。
我们当时就提出要做创业的街区,就有了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现在的双创街实际上也是在复制这个模型,在一些城市的成熟区域里头,通过旧城的改造、物业的更新等等,来实现这种小尺度的街区。
但是单纯从街区来说,它还有一个问题,实际上这种空间形态相对来说还是单一的。所以后来我们又提出在街区的概念上进一步叠加,让青年人能够留得住,不光是白天来,晚上就回去了,而是真的能够在这个地方停留,让这个地方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叠加了体验式的商业,再叠加了一部分青年居住需求的功能,把它变成创业、商业和居住融合的社区,我们社区不是单纯住,是有创业办公、有商业、有居住的一个社区。所以其实某种程度就像Wework做的Welife等等。
后来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创业对于一个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很多地方把创业理解成是产业的先导,通过创业,小企业长大,然后变成产业集群,最后形成产业带动税收、就业。
这条路虽然符合客观规律,也不是行不通,而是太漫长。一个小企业从小企业变成产业集群,最少十年,十年都算快的,得20年,这样一来,你把创业定位成城市的一个经济功能,就变得理论上正确,但在实际操作上行不通,等不起。
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每个城市需要有创新,城市需要源源不断有激情的人投身到经济活动里头,所以创业就变成了一个人文的东西。我们后来提出,每个创业载体在城市意味着是一个人文地标。当时提出概念的时候为了和园区街区呼应,我们就把它叫景区。
这个地方实际上就跟一个城市的大剧院、中心广场、市政公园是一样的,每个城市都需要有这么一个功能空间。既然是景区,那么你的空间载体也要有一些景区的元素。
你的视觉的表现力、空间跟人的交互关系等等,就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生产、办公、研发这么简单了。你在很多设计上就需要参照景区的理念去打造,有些空间的尺度可能就需要很大,这向外才能传递出一种意境来,这种空间无形当中会影响这个城市人的行为和意识。这就是创新创业的景区理论。
后来提出学区, 我们一直觉得未来终身学习、职业学习是伴随着这个城市产业发展的。人的成长、人的进步,才是城市产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动力,不是政策,不是资本,是人。
原来我们不太重视创业的培训功能,我们认为培训是某种市场行为,把创业培训当作一种配套,其实不是。一个城市在这样一个区域里头,你一定要把人的终身成长和学习的功能叠加进去,这就是学区。好的创业园区、街区,一定是一个人能成长的学区。
最后一个是城区,因为我们在做一些区县域的服务的时候意识到,有些传统的县级市,它的产业很传统,但是产业很好,经济效益很好。这种地方想转型升级去做高科技,全世界去招募高科技人才团队。
我们在招募的过程中发现,人们通常首先问这地方在哪?如果不是北上广深,很多地方大家就都没听过,完全无感。第二个是,这地方也许听过,但是一听,大家就说那地方不都是传统产业吗?他一想到那个地方就联想到是老旧的厂房,过剩的产能,大量的产业工人,落后的城市面貌。
其实这些人是没去过,去了之后一看,很多城市经济基础确实很好,一点都不比北上广深差。但是你跟人说的时候,人家就觉得你那差,觉得你那没有高科技,到你那去做科技产业做不起来。
城市对于人才和产业的招募,需要在整个城市尺度上进行形象的重新包装和宣传。很多城市有人文旅游的风光片,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是科技产业的宣传片。甚至很多城市在招商时拿着风景旅游的城市宣传片去做高科技的招商。
这种城市宣传根本起不到招募的作用。 我们提出创新城区的理念,如何把一个城市的创新要素整合起来,对外去重新编排,重新组合,对外去营造一种城市的创新形象。
您应该认同城市即孵化器这个观点?
我认同这个观点。其实我前面讲的所有理念就是城市应该如何去理解产业生长和人的成长。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是有一种氛围,无论是孵化器还是园区,还是街区、人文地标,它实际上都是在调动所有要素,帮助这个城市里头的人成长起来,把越来越多有活力的、创新的人群吸引过来,然后这些人再叠加政策、资源、资本,共同构成它的产业体系,让这个产业不断成长。
创头条 (Ctoutiao.com)独家稿件,转载公布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本文作者杜航(微信:duhang16)、台风眼(zhaohongxuan@ctoutiao.com)
更多专访内容,请关注专题: 双创载体百人谈
备受行业关注的大型线上线下活动——第二届“寻找100家特色空间”已经开通线上报名通道,欢迎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等报名参与 !
点击下图,直达报名通道!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