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城市巡礼]成都:“野心”政策下,创业者的机会在哪里?
独角兽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虚构生物,但在创投圈却是指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爆发式增长的独角兽企业能够成为新兴领域的行业领军者,带动新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转型升级。而在上一期[双创城市巡礼]中我们提到,成都至今没有一家“独角兽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成都在产业方面存在短板。
那么,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演进 的过程中,创业者从成都的双创政策中得到了什么?
打造国家中心城市,“野心”政策下的创业机遇
成都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底气来源于成都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目前,成都正在推动四方面双创政策:
1.培育挖掘“独角兽”
目前,成都尚无一家本土独角兽企业。所以,对于成都来说,如何培育和挖掘潜在独角兽企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年12月,成都天府新区率先在全国启动“独角兽岛”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旨在汇聚全球智慧,打造独角兽企业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努力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新经济聚集区、独角兽成长地。
成都还喊出口号:力争到2022年全市新经济企业达到10万家以上,其中,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在成都培育独角兽企业的情况下,创业者们可以说是机会多多。而若想培育“独角兽”,区域生态是重点。
2.升级产业生态
成都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制造、食品、金融、旅游六大产业集群。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兴起,成都也开始进行产业融合升级。
2017年7月,成都印发《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表明,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产业领域和企业规模分级分类对企业年度研发投入给予最高10%配套补贴。
重点支持的产业有: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航空航天等五大优势产业以及人工智能等五大未来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产业升级融合给予了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初创企业搞创新,最基本的还是要有资本等支持。
3.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创业创新热潮持续高涨——2017年,全国新设企业607.4万户,同比增长9.9%,平均每天新设1.66万户。若想提升城市双创活力、培育挖掘独角兽企业,就不能忽视中小微企业,成都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培育创新创业载体。2017年12月,成都印发新修订的《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资助管理办法》。《办法》表明,对新建的成都市科技创业苗圃,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3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新建的成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5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新建的成都市科技企业加速器,给予其运营机构一次性100万元的经费资助等。
激发社会投资活力。2017年12,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任务分工方案》。《方案》表明,建立健全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市级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探索投贷联动模式,加大对社会领域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
对于激发投资活力,还有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2017年1月1日起,创投企业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可享受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4.“落户”政策强势推行
成都政策落地很快,“人才新政”实施4个月,就有9万多人才落户成都。
2017年7月,《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计划》表明,成都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并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等。
这个计划可谓是成都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了。
“独角兽5年目标”、产业升级、人才新政......成都对创业者呈现了满满的诚意,那么,抛开诚意,我们来看看在成都创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
资本力量不够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希望听到投资人一句“我很中意你”,但问题是,成都的投资机构不多。
据创头条双创地图显示,成都拥有426个投资机构。这个数字不仅对于想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来说,略显单薄了些,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有点心塞的,毕竟初创小公司成长为“独角兽”,也是需要资本力量去推动的。
资源竞争
成都的政策吸引了很多人才来此创业就业,创业的人多了,加上成都本身的资源比不上北上广深,所以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就是未来企业对于资源的竞争比一线城市还要大。
而对于创始人来说,人多导致的房价升高和企业间的竞争会导致创业成本的增加。毕竟企业那么多,工资给的少了,人才就可能去其他企业了。
创头条 (Ctoutiao.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本文作者丸子,邮箱: tougao@c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