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业者度过“资本寒冬”的正确姿势
文章如题,就是想讲讲个人对于互联网从业人员怎么度过被叫做“资本寒冬”的这个阶段的一些见解,之所以给资本寒冬打引号,是因为对于这个定义有一定疑问,但是由于人们说的多了,有较高的普及程度,拿出来引用一下,方便大家理解我要说的是什么就可以。
就我个人而言,是不认可资本寒冬这个说法的,之前的投资行业环境在我看来属于投资行业部分参与者在发烧,炒热了整个资本市场,现在就是高烧退了,人清醒了,方便大家开始冷静的思考问题。
跟风炒作的成为了牺牲品,大量公司倒闭破产,大量从业人员离职再就业,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得不静下心来,好好的审视一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到底该何去何从。
关于从业人员的定义,并不是按传统的岗位去划分的,因为不论你是产品、技术还是运营,在大环境的变迁下都会有所变化。这个变化,以及你去适应变化的方式,往往跟你的职位和身份息息相关,所以从以下两类身份为切入点,去探讨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资本市场趋于保守冷静的新常态。
创始人及高管
所谓创始人及高管,包括以CEO主的各位在创业公司占股的核心管理人员,作为一个浸润在互联网行业多年的从业者,见识过太多的失败。创始人及高管中,最常见的三种不端正态度我总结下来主要有:
1、创始人把企业做成了To VC模式,不好好做产品和服务,一心想着怎么从投资人手里拿钱的就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门清了吧。
2、创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烧钱换用户,把摊子做大,不管怎么说,先把投资人的钱拿到手再说。
3、很多高管甚至CEO的工作一切以KPI为导向,数据驱动工作,为了拿到融资,甚至不惜数据造假。
面对以上这三种情况,作者的建议其实很简单,从创始人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做项目的时候回归商业的本质,纯净创业的动机,牢牢的把握住三个出发点:
1、以盈利为出发点。
一切的商业模式,最终都要落实到盈利上,对模式的盲目崇拜,本身就是一种滞后思维,一个行业,一旦被行业用一个明确的模式定义,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进入时期,最典型的就是O2O,在O2O被明确定义后,跟风创业的公司,99.9%已经都牺牲掉了,留下来的,都是像饿了么,美团这样的早先进入的创新型公司。
2、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
任何模式,只有把握住用户的需求,用心提供产品和服务,才是真正的出路,在此基础上,用心思考,勤奋经营,才是正途。
3、以企业成长为出发点。
数据虽然重要,但要牢记数据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并不是目的本身。完成KPI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与企业的发展与盈利目标冲突,为了KPI的达成而使公司蒙受损失的行为,就让它随着资本寒冬一起冻结吧。
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
资本寒冬到来之后,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中层领导受影响很大,公司倒闭,另谋出路的时候想找到同等的职位和待遇变成了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
公司还在存续的,来自于行业和资金的压力也会让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工作更加繁重,前段时间个别大公司通过增加工作时长逼迫员工离职,变相裁员事件也是闹的沸沸扬扬。当然,在这之中,不管是已经离职的,或者是在职的,问题也存在不少。
作为一个公司的中层领导,首先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的战略执行很多都是由他们完成。有很多时候来自于领导层的压力也确实让他们身不由己。对于公司的中层领导来说,从长远考虑,并不建议离开这个行业,但是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1、要勤于磨练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
从长远看,未来互联网行业还是需要各个岗位的大量的管理人才,如果真的能够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成成绩,积累经验,不论你是产品、技术、还是运营,都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要从战略的层面去思考自己的工作。
很多时候,中层管理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技能层面,而是做着中层管理的工作,却不去思考公司的战略和执行,而是一味的去迎合领导,迎合KPI,但最后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对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并没有清晰的定位,导致认识水平并不能跟上位置的提高,而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一个创业的朋友跟我说,他非常愿意去从中层管理者中去发掘公司的骨干力量,奈何很多时候他们都是能力有余而觉悟不足,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而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如果对行业的长期发展有信心,并且真心的喜欢这个行业和自己做的工作,那么就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
结语:
就我个人而言,还有有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就是所从事的行业在整个社会的分工协作的参与度如何,现在这个时代发展太快,很多时候不敢离开创业创新的前沿,万一一个转身就错过了整个世界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可真是蓝瘦,香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