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融通的四川样板:大企业与高新区结盟玩出“双响炮”
作者 | 沉舟
大企业通过实践大中小企业融通来扩展新的发展机遇?
自2004年以来,长虹集团践行新“三坐标”产业发展战略和“制造业高端转型、服务业转型、全球化转型”,产业布局逐步完善,产业规模逐年增长。
新兴产业正成为长虹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2019年集团总体营收超千亿元,其中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0%。
如何更好地在做大做强核心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围绕移动、智能服务、供应链服务等方向培育新兴产业?
“大中小企业融通或是一条路。产业机构优化、培育孵化新兴产业,让长虹在2015年开始扎扎实实做大中小企业融通,并成立创投基金来全面协调,希望通过引入外部资源来丰富长虹产业生态,为长虹发展增添力量。”四川长虹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晔告诉创头条。
“其实,能看到的是目前的互联网企业通常是以轻资产为主,如何做好互联网+,其中一点应该就是需要做好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的融合,实现优质资源的互补,促进企业以及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为此,陈晔告诉创头条,这几年,依托长虹千亿产业生态资源,以及搭建的多个大中小企业融通平台,在省市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与西部创新创业高地成都高新区的合作。让长虹在企业融通方面取得不少成绩,同时探索出一条新的路:联合政府等多方机构,构建了一条“产业+政府+载体+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模式和服务体系。
但是陈晔还告诉创头条,作为西部电子信息行业的龙头企业,长虹做融通仍然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前期并没有好的路子可以借鉴。长虹的企业融通要想跑得更好,从制度乃至整个认知层面都还有不少地方需深化和改变。
以下是创头条和陈晔对话实录,略有删减:
一条“产业+ 政府+ 载体+ 中小企业”融通的创新路
创:长虹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大中小企业融通?
长虹开展的比较早,最早在2010年的时候就打算做这个事了,不过一直没规模化。此后,传统制造业尤其是家电企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产业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一些新兴企业和品牌获得了快速成长。
2015年前后,国家层面提出了双创政策,内外形势结合下,长虹开始将企业融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事来做,希望能够助力长虹的创新和转变。
创:长虹的企业融通是怎么做的?
我们的模式是联合政府构建了一条“产业+政府+载体+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模式和服务体系。
长虹集团作为四川的龙头企业代表,是成都高新区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作的示范企业,我们和成都高新区共同打造了融通创新需求发布平台。长虹集团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以产业和资源赋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围绕长虹集团的创新需求实现产品快速迭代,主要聚焦产业供应链的融通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联合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孵化载体以及业界共治理事会与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联合宣布共建“蓉通长虹”创新服务平台,希望借助各界力量一起做融通创新。
我们在几方合作的资源整合中制定了 “蓉通长虹”创新计划,计划通过产品需求发布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双创工业园平台、投资孵化平台构建“蓉通长虹”服务体系。
那么,政府为“产业+政府+载体+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模式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创头条也对话了成都高新区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
创:长虹走了一条联合政府和孵化载体的融通模式。请问,成都创孵社区是什么?现在开展情况怎样?
成都创孵社区是成都高新区基于城市合伙人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工作,政府在创孵社区率先探索,创新“四个一”融通模式,搭建一个平台—大中小企业融通线上对接平台,发布一个计划—大中小企业融通共创计划,建立一个机制—大中小企业融通数据库持续发布和对接机制,打造一个样本—大中小企业融通的成都样本。长虹科技大厦以物联网产业园区的定位,成为成都创孵社区的十个核心点位之一。
创孵社区已发布18份“机会清单”,征集中小企业需求清单78份,纳入成都“共创”融通服务平台企业数据库550家,促成大中小企业线上融通对接220次,融通专员撮合对接30次。
同时推动长虹等龙头企业与社区内iF成都设计中心搭建设计创新平台机制,将iF的设计服务融入长虹孵化器体系,优化平台的国际资源,更好的助力平台内中小企业发展和国际化,探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模式。
创:政府还做了哪些工作支持长虹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成都高新区按照场景化思维,不断扶持企业成长,建立了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造一批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大中小企业群落,采取业界共治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互动,通过提升孵化载体质量、构建孵化培育网络平台、深化五大双创活动,形成孵化能力更强大、资源对接更便捷、氛围营造更浓烈的创新创业生态,并且供给人才、平台、载体等一系列企业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双创企业,总数超5.6万家,有效支撑大中小企业融通。长虹作为成都高新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标杆示范单位,也获得了高新区的大力支持。
投资体系来贯穿
创 :现在做融通的业务由什么部门负责?
我们的融通业务目前主要是由长虹跨境孵化器团队在整体负责。长虹跨境孵化器是2018年成立的,作为长虹集团双创工作的统一管理平台,承担着链接集团内外部创新资源的窗口职责。我们还建立了一个专家库和联络人机制,为了实现集团创新需求的归集,以及和外部创新资源的高效精准对接。
创:“蓉通长虹”服务体系,投资孵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这么说,很多协同通过投资孵化来实现。尤其是做供应链上的企业融通,经常会遇到孵化一家企业,这家企业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要不要继续经营企业的,或者这一块不怎么赚钱了,这个企业就去做别的了。
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控的,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批量化且需要稳定的供应链。为了解决这个,我们从源头上直接投资它,参与其组织构架以及经营决策,就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业态,还能有效地避免上述不稳定性情况的发生。
创:通过什么来实现投资孵化?
目前通过三支基金来布局,覆盖早期的投资孵化和股权融资,以及成熟期的并购等资金操作,目前这项业务已经成为我们捕获优质项目以及未来获取利润的主要渠道。
第一支基金是“虹云创投”,这个基金注重早期项目的投资孵化,成立于2014年1月,是长虹与宽带资本合资成立,管理着一支2.5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虹云基金。
宽带资本一直专注于TMT和电子信息领域,成功参投出了领英、奇虎、大众点评等好的项目。我身边做孵化的人都是从长虹内部转化来的,本身并不是说一直专注于这个领域,所以说长虹的模式是跟市场中优质的投资机构合作并取经。
虹云基金主要是专注高技术、高成长性项目,承载中短期长虹向新经济转型的使命,主要投资方向侧重于智能软硬件、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中早期项目。
在早期项目孵化中,风险投资不可或缺,为此我们做了长虹股权基金。这个是长虹创投的全资子公司,约有2.4亿元的规模。
长虹股权基金主要专注发掘高潜力的创业企业,为长虹的未来发展做储备。主要投资方向侧重于长虹产业发展的新产业、新技术和新团队等早期项目,并通过运营长虹孵化器进行项目孵化和储备。目前投了慧视光电、云智天下和长虹教育等3家企业。
创:怎样推进成熟期项目融资?做成熟期项目的立意是什么?
并购等成熟型投资项目的是与申万宏源合资成立的申万长虹并购基金,在2016年初开始做。
背景在于我们发现随着早期孵化的逐步实践,在一些中后期投资阶段中同时有一些优质项目。
申万宏源在一级二级市场中的资本运作、资金募集方面是有优势的,我们依托其优势并借助长虹集团在电子信息产业的长期积累,通过重大项目专项融资的方式,先后发起设立并管理了申万长虹并购基金、川投信产股权投资和宜宾国资产业等三支基金。
这个基金以服务于长虹产业并购为基础,同时追求确定性高的市场化投资机会。
目前已投资包括宏明电子和爱联科技等3家企业,累计投资金额约17.7亿元。
创:有哪些项目是您觉得是融通出来的做得比较好的?
有一家利用热管传导技术嫁接到空调中做制冷制热装置的企业做的比较好,因为可以大规模商业化。
这家公司是“四川佳港科技”,这是政府部门推荐过来的企业。起先,这个公司找的是另一家老牌家电企业,但是因两者公司距离较远,再一个,上述这个家电企业给到佳港的利润有限。彼时,当政府将这个项目推介给长虹时,我们经过考评后觉得是一个非常不错、有商业潜力的发展项目。
佳港科技做的是从事环路热管的研发,专注于超导超长环路热管,搭载空调设备,制冷制热有明显的节能和环保性能,目前已经运用在当地的部分养老院和医院。
其实,佳港的技术是能大规模商业化的,未来能运用到军事、科研、通讯、电力、银行、建筑、交通、工业、仓储等等生产及领域。
创:为促进企业融通,有无建立一些新机制?
中小微企业在对接大型集团的时候,常常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联系谁或联系不到正确的人。为了实现融通信息的高效交流,成都高新区打造了一个大企业创新需求的发布平台,让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去匹配对应的创新需求。
为了更有效率的实现融通对接,我们借助这个平台,按照成都高新区的指导意见, 特设了“融通专员”一职,建立融通“机制”,协助集团各产业对接更多申请“机会清单”的中小微企业 。
“融通专员”也结合接单的中小微企业特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与长虹集团的融通机会,在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实现企业间融通。
创:咱们融通创新的相关统计数据(如融通企业数、业务产值等)?
融通创新工作开展以来,一共举行了虹创未来系列创新路演活动3场,产业对接会50+次,政策宣讲及创业培训20+次,创业铺导100+次,吸引1000多位核心创客加入,吸收常驻会员60多个。
目前我们的供应链融资平台累计服务中小企业300+家,帮助解决融资70亿。截至目前,长虹服务中小企业800余家,投入中小企业专项研发经费2亿,实现年产值 40亿。
尚存在误区
创: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否进入过误区?或者说您认为需要改善的地方是哪些?
长虹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工作现在虽然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是个人认为还有很多需要改善、深化的地方。
具体有三点吧。一是,我们的融通主题是朝着长虹的生态链和供应链去做的,但是现在我们整个大楼孵化的项目,和长虹产业的关联度需进一步高,我们将从顶层上去做规划。
再一个,从上面的访谈信息可以看到,目前长虹融通创新中的投资孵化做的是比较重的,但是投资从市场来看,是非常具有风险性的,并不是所有的投入都能带来丰厚的回报,投20个项目能跑出来一个就算很不错了。
这个并不是投资者能力的问题,是公司发展的过程是十分复杂和不可控的。所以,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认知: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带来收益。
此外,因为长虹的融通事业开展的非常早,先前也没有示范样本。作为一个国企,长虹做融通创新人员是从集团内部搭建的,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如何剥离国有企业的属性,完全融入到市场化企业的竞争当中,比如做员工持股、做跟投机制,这些还都未进行。
不过这方面,我们正在沟通和协调中,相信能落地,协调好内部,才能让长虹的企业融通事业长青。
本文作者
:
沉舟,
邮箱:
chenzhuo@ctoutiao.com
创头条(Ctoutiao.com) 原创 稿件,转载请注明 来源及作者。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