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军专栏|地产商们进入孵化圈难于上青天
①
地产商进入孵化圈,并非新鲜事。
假模假样进入者,若干年前就此起彼伏。
只是,都属于玩玩概念。
看上去花了点钱,实际上无异于做了点广告,博了点名声,凑了点热闹。
但是,现在不同了。
一是 进入的各路大佬多了,甚至多得有点儿拥挤,一眼看去,都牛哄哄不可小嘘。
二是 进入者显然都想动真格了,尽管有点儿被逼无奈的感觉,玩玩的想法是真的减少降低了。
三是 虽然道上有点儿拥挤,大家也动真格的了,但无头苍蝇者多,嗡嗡乱叫者众。
于是,还真得认认真真捋一捋。
有用没用不知道,反正装睡的人叫不醒,睡死了叫也没用。
②
空间并非稀缺资源不值钱不重要。
这话多少有点儿不中听,但就是这个理。
听过无数地产界大佬诉求,百分之百开口就是空间、楼盘、庞大的平方面积介绍,而且还垮地域、跨城市。
这其实是一种近乎弱智的表达。
之所以弱智,是因为大多数人介绍时,都表达得自信自嗨,或曰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感觉暴露了骨子里对孵化的俯视或藐视,从一开始,就没调整了心态。
从一开始就把孵化混同于楼宇、空间、二房东。
对楼盘空间而言,能卖多少钱是一回事。
但作为孵化的综合条件权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值钱,那么重要,那么不可或缺。
即便非常值钱也十分重要,市场早已经进入过剩时代。
这一点,地产商们更应该心知肚明。
否则,也懒得放下身段到孵化圈来诉求。
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意识到了才会把注意力从楼盘挪开,望向孵化的星空。
③
组建团队远不是挖两个人便万事大吉。
即便走过34年的历史,孵化圈目前最缺乏的仍然是优秀的创始人及其团队。
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虽然承认起来有点儿费劲或难,或难为情。
所以,地产大佬们必须清楚这一点。
进入孵化圈,绝不是指定两幢楼,注册个公司,拿出一笔钱。然后,高薪到孵化圈里挖俩人,就能粉墨登场了。
此外,过去三五年,观察地产大佬们挖人找人的过程,不难发现:挖的大多是体制内或国企的人。
先不说所挖之人行不行,能否胜任。
但凭他们可以放弃优越的机制,为高薪裸奔而去,结局就能猜到八九不离十。最后,一定多以闹剧收场。
满脑子地产思维、情结和狂妄,怎么可能找得到具备创业精神、充满情怀梦想的孵化人才呢。
真正的孵化人,会根据自己的理想情怀,干一番属于自己的孵化事业。根本不会因为薪水偏高,就放弃事业跟着钱跑。
④
地产和产业隔着十万八千里距离。
十万八千里当然是夸张的表达。
但的确根本不是一回事,不在一条道,压根儿就尿不到一个壶里。
实践已经证明:孵化人、在孵企业和载体、资本,必须依托相关专业垂直产业。
并不惜一切在产业生态里有所作为,创造价值,获得成长和发展未来。
遗憾的是,即便在孵化圈,持这种观点并能努力践行的人也少之又少,更何况拐弯抹角过来的地产大佬们。
充分地认识到这些非常重要。
更是地产大佬们必须先过的关卡。
什么叫过关过卡呢?
当然是充分意识到产业的深厚,人才的稀缺,前期投入的巨大,学科基础研究的不可或缺。
尤其是和地产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不论是运营管理,还是成长轨迹节奏,人才管理模型,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直至人际关系。
武断点讲,愿不愿知道并了悟这些,的确是能否进入孵化圈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⑤
做孵化比买地造楼难上N倍。
显然,如果一定要细细梳理,还会有许多值得表达的细节建议。
总而言之,做孵化真的比买地造楼要难上N倍,这才是我们必须确信的道理。
孵化针对的是人。
而且是最不确定、最优秀的人一一创业者。
只凭这一点,就注定了孵化的难度系数。
孵化几乎没有规定动作、标准动作。有的就是适时而变、因势而动的创新。
孵化的手段和方式,看得见摸得着的几乎都是忽悠假把式。
把孵化人和创业者结成利益共同体的表现形式是产业和资本,表达的内容却是真情实感、门当户对和理念相同、风雨兼程。
所有这些,在地产大佬们哪儿,应该都十分陌生,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欢迎更多地产大佬们加入孵化圈,融入孵化圈。
虽然,从“器”端进入孵化真的难于上青天。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