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模式还能走多远?2016年分享经济要关注这4个发展方向
在如今的分享经济领域里,很多公司一样会有很多棘手的事情要解决,比如和员工之间的劳动争议,与监管机构之间的立法博弈等。
随着网络效应放缓,当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涌入分享经济行业,如何才能确保自己不被淘汰呢?一起来看一下2016年分享经济领域的四个发展方向吧。
一、Uber模式或将会失败
在过去的两年里,不少风险投资人可能会对和Uber相似的初创公司该兴趣,但在2016年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改变。
随着Uber估值开始慢慢下降,私人市场也开始进行自我修正,不仅如此,一些投资人也公开表示之前对Uber的估值也许过于激进。在这种环境下,一旦遇到融资较为困难的环境,按需分享经济领域里的一些尚未证明自己商业模式的小公司很容易会把手上的资金用光,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很可能是被收购的命运。
当然,这一领域里也会有赢家。那些采用多元化商业模式,并且有足够竞争力的公司很有可能会不断发展壮大,比如Thumbtack。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产品不多的初创公司而言,很可能会因为盲目扩张而导致最终失败,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Homejoy了。
当然啦,对于很多分享经济领域里的初创公司来说,被收购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退出机制,至少能在某一垂直领域里能确保继续增长。
二、分享经济中自由职业者的福利待遇会有所改观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Uber为了旗下司机究竟是“独立合同工”,还是“正式员工”陷入到不断的诉讼之中,而在2016年,这种情况依然会继续。
监管机构必须要跟上创新的步伐,他们会继续争论过时的用工方式,但实际上,却忽略了“千禧一代”年轻人的就业喜好。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70%的按需分享经济行业里的就业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很满意。
最终,在不同服务提供商中间会产生差异。但底线是,企业依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寻找最优秀的人才,这意味着,很可能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公司里都是一周只工作四天的员工;另一种则是拼命招募很多合同工。
虽然2016年不会出现质变,但是很多员工待遇将会得到改善,即便是合同工,也会得到足够多的福利,比如保险计划,退休账户,通勤补贴,等等。这意味着,自由职业者和全职员工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三、分享经济热潮难逃规模化挑战
2016年,创业成本依然在降低。商品化的技术(甚至人工智能都将实现开源)和充足的创业支持基金,这一切都帮助创业者可以迅速实现自己的创业理念,初创公司也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是在2016年,分享经济领域里的初创公司又会迎来哪些挑战呢?答案就是规模化。无论一家公司的基础设施如何,它所依托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或是希望培养哪种类型的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实现业务规模化将会成为成功的关键,也会导致一批初创公司被淘汰。
四、或将取代某些传统行业
未来十年、二十年,网络效应依然会持续,但是,很多垂直行业的按需服务提供商现在都意识到,如果要想保持业绩增长,那么就不能仅仅局限在一种服务上,而是必须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例如一些驾乘分享公司意识到,市场已经到达了一定饱和度,他们必须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口。
那么,新的突破口可能就是某个传统行业。Uber是个不错的榜样,他们已经变成了人们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的最佳选择,在技术的驱动下,Uber可以有效利用其网络能力,将业务触角延伸到各个传统行业。如果我是联邦快递或是UPS,那么现在真的需要开始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