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它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
“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梳理了当前我市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中小微企业发展就是其中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市场主体数量如何倍增?大中小企业如何融通创新?“融资难”如何破解?连日来,代表委员走进长江日报直播间,围绕“推动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主题建言献策。
■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支持,新登记市场主体25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
既要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也要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让更多种子冒出头来”
“北交所的设立,释放出一个更明显的信号:既要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也要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经济发展才行稳致远。”市政协委员、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毅认为,各地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培养力度越来越强,武汉中小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需加快迎头赶上。
叶毅以自己所在企业举例,在武汉,风脉能源拥有5到6家稳定的合作伙伴,开展协同研发、机电设备采购等合作,企业近年来发展的稳定,离不开这些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
“这些中小企业,在成长早期更需要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叶毅说,中小企业是促进就业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大企业成长的蓄水池。对武汉而言,想要“让更多种子冒出头来”,需要在政策匹配上,更多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注细分赛道的中小企业,培育多层次创新创业土壤。
企业兴,产业才兴;产业兴,地区才兴。如何增加中小企业的体量和韧性?市政协委员、武汉华天园林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双涛认为,对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兴旺发达的地区,作为传统工业强市的武汉,更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范双涛建议,要立足武汉实际,聚焦提升产业链协同性,支持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深化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同时,持续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核心人才投身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进创业投资、种子基金等融合发展,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增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
“大手拉小手”融通发展
东风集聚50多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就以我们汽车行业来讲,大小企业之间要学会分工协作,形成互补、形成生态。”市人大代表、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卢放说,一方面,对于零部件企业,尤其是我国有自主创新技术的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有责任帮助他们发展,将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零部件企业也要助力整车厂的发展、降低整车企业的成本、提高整车企业的竞争力。
他介绍,以岚图为例,不仅充分整合东风公司52年的造车技术,还借助武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优势,在传感器、芯片、软件等方面,形成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圈,赋能武汉智能网联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作为产业链“链主”,东风公司集聚50多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多个自动驾驶研发创新平台,打造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形成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芯片等为核心关键技术和资源的产业生态链,通过“大手”拉“小手”,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华砺智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志军介绍,作为国内头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企业,公司研发制造的智能车载终端和路侧终端均应用于该项目。“以往,我们与东风之间是订单式供需关系。企业现在加入东风领航项目后,参与到上游的研发端。”邱志军说,从参与制造到参与研发,供需关系升级为共生关系,这样的供应链关系,让华砺智行的产品第一时间精准匹配市场,实现零部件本地转化应用。
■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力度,着力解决惠企政策落实、中小微企业融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
引导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企业建议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大金融“输血”
“从我接触的一些中小企业来看,融资担保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关键环节。”市人大代表、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成奎说,比如,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但由于规模小,资产能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硬条件”达不到,很难成为银行的重点贷款客户与帮助对象。“看得见,够不着”成为心中痛。“特别是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抵押物、质押物担保不足等问题。”
“在数字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建立一个制度完善、可行性强的信用担保体系刻不容缓。”刘成奎建议,充分发挥每一个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信用评价作用,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的征信体制,“帮扶中小企业共克时艰、同渡难关,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创业以来,经过了几轮融资。”市政协委员、武汉市灯塔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留锋说,作为一家在武汉成长的初创企业,拿到的融资却主要来自北上广深等地。“在武汉,也接触了好几家投资公司,但效果却一般。”
朱留锋建议,应当进一步支持本土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持续加大中小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同时实施高含金量的人才奖励措施,引入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投人才,精准服务武汉中小企业发展。
■ 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培育“专精特新”后备企业500家。
——《政府工作报告》
专注“专精特新”,小赛道也可成大事
激光“小巨人”掌握核心技术,每三年进阶一次
“专精特新规模虽小,但在产业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一旦培育起来,有望变成小巨人。”市政协委员、华夏银行武汉楚雄支行副行长、湖北省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永先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各行各业都有,领域虽细,但在价值链上居于上游;市值虽低,但在细分领域有其独特性,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导武汉市中小企业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可以把这些企业打造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项冠军和领军,大有可为。”
周永先日常工作中接触过不少中小企业,他举例说,“曾有一家新三板挂牌的科创制造企业,各方面条件不错,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展起来,很可惜。”为此,周永先建议,要加强对“小巨人”企业的扶持力度,采用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开拓扶持、融资征信等,“一企一策”给予帮助。
“只要在某个细分领域做‘专’做‘精’,能做到极致,并始终致力于打造拥有硬核核心技术、科研转化能力强,就能成为细分行业领先的企业。”市人大代表、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轩2005年创办逸飞激光时,中国正在进入“光加工时代”,他认定的发展方向是其中一个制高点——激光精密焊接。2007年,逸飞激光推出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脉冲式激光器,以此为起点,每三年进阶一次,从单机到整线,把一个点无限放大。公司单笔订单规模从数十万元级别提升到百万,再到千万,最大过亿。
吴轩建议,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围绕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从财税、信贷、资本、产业链等多方面推出具体措施,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比如,可以考虑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定期开展走访调研。”
吴轩说,现在各层级、各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我们要将这些政策汇集起来,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宣讲解读,让他们可以充分享受政策支持红利。同时,要支持企业建设示范应用平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链上核心大型企业做好配套,降低运营成本,更好更快发展壮大。
■ 强化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
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光谷“店小二”用大数据精准服务中小企业
市人大代表、武汉微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培文是一名“90后”小微企业创业青年,他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全域协同创新,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的表述尤为关注。张培文说,他所在的江岸区,一批老建筑、老街巷被赋予新的使命,正成为城市中心的创新“热带雨林”、文化创意类中小企业的乐土,武汉微梦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张培文介绍,来到武汉12年,企业深耕互联网原创视频内容板块创业,他工作重心之一就通过拍摄城市系列作品,关注武汉的城市文化。后来,他将企业搬到了平和打包厂改造的创新集聚区内。在这个中心城区里盘活的“旧工业园”内,初创和中小企业入驻的成本下降、收益上升,还能通过不断创新的孵化模式享受专业服务。
“培育中小企业,最需要的就是环境。”张培文建议,在平和打包厂这一类的创新街区中,可以建立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服务平台,“政府、机构、企业等合力,提高中小企业孵化成功率,营造热带雨林般的创新生态”。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在产业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需要怎样的上下游配合,‘店小二’都能精准画像,囊括基本信息、用工用人、政策落实等。”市政协委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龚学艺介绍,依托“中国光谷政务大数据平台”,如今,中小企业的服务可以做到更精准。
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光谷市场主体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多,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活力。龚学艺说,光谷还将探索连接更多“神经元”到“大脑”,让数据“一盘棋”,通过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到全方位生态体系、多层次服务体系普惠环境,并通过创新得到长足发展。
(完)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