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九点才能用的奇葩APP:网友15分钟闪斗过嘴瘾能带来逆袭么?
思达派记者杭州报道
大多数产品恨不得用户24小时都在使用,但这家公司却出了一个“奇葩”APP,并制定了一个可能让老板蠢哭的规则——晚上9点钟才能使用,而且和一群可能认识也可能陌生的奇葩网友,只能聊15分钟。如果大家聊的很投机(撕的很厉害),那么系统还会给你延时几分钟,让你聊下去。
在这里,只有奇葩犀利的观点,才能得到更多的点赞,成为闪聊室的明星,金句会被系统记录作为个人勋章。而斗嘴失败了,想准备后再回击却无机会,因为这群人已经做“麋鹿散”了。
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的社区和交流方式,正接替“消失的卧谈会”,在大学生及90后群体中悄然流行。思达派(www.startup-partner.com)小编抱着好奇心理,采访了该应用的创始团队。
线上奇葩说
最近每到晚上九点,小A就准时打开一款叫做麋鹿的APP,欢迎界面上方悬挂下来彩色的小球,相互碰撞着好像催眠的钟摆,然而这只是一个假象,2秒钟以后,小A进入话题组,开始了一场线上厮杀。
每天晚上在特定的时间,就感兴趣的话题聚集15个人,即时畅快地群聊15分钟,然后温和地解散,这是“麋鹿”的产品定位;不同于普通社交软件,麋鹿对讨论的时点和时长,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讨论时间以外,参与者不需要投入额外的精力。
话题与年轻人息息相关:比如“如果你喜欢的人已经有另一半,你还要追求吗?”比如“你觉得单身的时候约炮有错吗?”可能脑洞无限,比如讨论“如果人类都有一项特意功能,你希望是什么?”也会严肃地讨论一些社会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对下一代进行性教育?”
话题犀利程度不亚于《奇葩说》里的辩题,与《奇葩说》一样,在麋鹿最初的种子选手邀请过程中,用户也需要通过甄别测试,回答几个问题,运营人员才能决定他适不适合参加麋鹿的讨论。
与《奇葩说》辩手马薇薇丰富的肢体语言、范湉湉具有煽动力的说话语气和肖骁微妙的表情相比,麋鹿聊天组里的成员唯一仰仗的就是文字,以及打字速度。
“这是一个不拼颜值只拼智慧的社交软件。”
“这就像一个厮杀(撕逼)的战场,15分钟内全是刀光剑影。”
麋鹿的用户如是评价麋鹿。
一团和气的朋友圈是可怕的
推出麋鹿这一“奇葩”APP的公司名叫“两个科技”。从名字就隐约可看出其逗逼气质——第一次听说的人,总会下意识地问“哪两个科技?”
团队核心成员有三人:创始人刘浩,瑞士弗里堡大学博士,数据挖掘方向;聂建华是前阿里巴巴企业品牌设计师,拥有5年品牌建设经验;郑凯耀则是90后连续创业者,前树洞网络运营总监,其他成员均为90后。
麋鹿的诞生,颇有点无心插柳:在此之前,两个科技卯足了劲运营着一款线上投票软件“爆炸投”。他们相信,倾向即态度,太多模棱两可的表态是对生命的浪费,“是”或“否”,“赞成”或“反对”,看似简单粗暴,反而有助于理清三观。
但在如何扩大爆炸投用户规模和商业化上,公司遇到了瓶颈,团队成员13人,一个简单的决策内部意见不统一时,可以通过投票决定,但是面临运营等相对复杂的问题,他们之间的争议就会难以定夺:谁都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把对方撕(说)掉(服),甚至有时候他们也很享受,在争执中吸收的信息,以及把别人干掉的乐趣。
“为什么不可以把‘撕逼’放到线上?现在年轻人都有个性,有很强表达欲。显然只有朋友圈求点赞这种一团和气的社交方式,太过于成人化和功利化。” 刘浩和聂建华希望打造一个,让年轻人的个性得到真正的释放。
“我们把卧谈会搬到线上?” 刘浩和聂建华他们重回到大学校园,发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大学生晚上在宿舍睡前时间,基本都在玩手机,所以交流也都在线上进行。这让他们心中感受有一些遗憾。
经过反复讨论,一款针对当下大学生和年轻人,兼具“撕逼”和“卧谈”的社交工具——麋鹿,终于诞生了。在这里,人人可以就特定主题畅所欲言,表达自己,说服对方。
关于麋鹿的产品讨论会上,90后团队再一次占据上风。他们坚持要做成一款特立独行的APP,那就是坚持设计为——只有晚上9点才能使用!理由是,这个时间他们“战斗指数最为旺盛,是产生金句最佳时间!”
“更过分”的是,90后团队还坚持只给用户15分钟时间,因为“时间上的紧迫性,客观上会刺激成员肾上腺激素水平上升,要速战速决,并不会因此而沉迷”。在这15分钟里,用户每一次“发送”,下一秒就有小组里其他成员对你的说法表示认可或反对。麋鹿为此特地设置了气泡点赞功能,15分钟的输赢就在于你的观点得到了多少点赞认可。
决斗10分钟后“麋鹿”散
社交产品层出不穷,让人记住的却没有几个。大部分产品都在拼命蚕食个人空间,麋鹿偏偏反其道而行,不仅限制和用户接触的时长,还限制和用户见面的时点,原因何在?
面对思达派记者的疑惑,这个逗逼的团队却给了一个感性的回答:“你是不是发现你的微信群越来越多,想退又怕错过信息?但是麋鹿解散群的概念很彻底,坚决不留下任何‘后患’。我们希望用户用完麋鹿就走,不要滞留在麋鹿App里面,像麋鹿的自然习性一样,决斗10分钟左右就会温和地解散。”
于是,“不过度消耗用户的热情”,成为麋鹿的“潜规则”。
最初,麋鹿是“一次性”的,一次性的话题,一次性的组队,讨论完毕即解散,15分钟的群聊结束以后,如果有5个人要求加时,则可以加时10分钟。
为了充分体现语言的理性和力量,麋鹿甚至特意抹去了语音功能,只能发文字和有限的表情,功能键也寥寥无几。内容沉淀上,除非用户自己截屏,也不会留下任何发言的痕迹。
不过,产品一旦对用户开放,其未来走向某种程度上就成为开发团队和用户的“合谋”。
目前麋鹿话题主要由用户自己在App内发起,经过运营人员筛选后,被采纳的话题出现在APP首页,供用户选择。这样既可以让平台用户能够讨论自己的困惑、纠结或者好奇的话题,也可以保证话题质量。
在新版的麋鹿当中,用户还可以在任何时间看到此前讨论的经典观点集合,就好像范湉湉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作为用户的你,在麋鹿里要么不发言,要么任何金句,以后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与此同时,两个科技还加大了对用户的“关注”,今后将通过数据挖掘,定向为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话题;用户自己也可以随时发起话题,只要参加人数满员即可开聊。
目前,公司首个产品“爆炸投”已经运行稳定,麋鹿作为两个科技的“二胎”,也受到了“大哥”的力荐,开屏动画和首页推荐,都是麋鹿“萌萌哒”身影,未来道路,或将比爆炸投走得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