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还没到四线城市|“回乡双创见闻录”征文

思达派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从帝都回到河南老家,生活节奏的突然放缓让我非常不适应。

闲逛时终于也在家乡看到了双创标语,“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好吧,原来创业的风潮还没有刮到我们四线城市来。

翻看投融资网站,发现2015年单北京市创业公司就是河南省的十倍,不禁唏嘘。

中原腹地、农业大省,这些代名词总是让河南听起来自带乡土气息,难道我大中原离创新创业、“互联网+”真的那么遥远么?

农业大省的互联网创业

其实河南的互联网创业早在90年代就开始了,曾经是全国拥有个人站长最多的地区之一。

按照中原腹地的区域中心优势来看,资源的聚集应该使互联网企业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发展,但由于研发和运营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很多企业没有能在河南省稳固扎根下来。

为此,河南省政府去年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举行了多场创业大赛,当地的创业者还做了《倦鸟归巢》等项目,来吸引人才回流。

近年来河南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创业者,河南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更是不断发展——推出基本的企业注册、办公地点、分享讲座、拉动投融资等服务都在帮助河南创业者更好地成长。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各类孵化器载体超过五百家,仅在2015年就新增1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20个众创空间,并拟再组建20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创富工厂、UFO众创空间、U创空间、慧谷咖啡、郑州创客空间、爱创咖啡、金源众创空间、黄河众创空间等事目前在河南创业圈内较活跃的众创空间。

2016年元旦前公布的河南省政府发展规划中提到,2020年河南全省要有100所高校建立众创空间。而2015年,河南省已经引进了20个省级众创空间,就省会郑州来说,目前单创业咖啡就有30多家,同时政府也在做一系列引导性基金等来扶持创业企业……

省统计局公布的生产总值数据显示,河南省2015年第三产业的增加率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不难看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各个行业带给创业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省会二线城市的创业热潮

以省会城市郑州为例,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2015年也同样经历了创业热潮,且因为生活成本没有北上广地区高,以及基本不靠烧钱补贴拉动增长的创业氛围,使得这里的创业者不易消耗过多资本。所以2015年,郑州的创业者并没有经历北上广的资本寒冬,因为没有去搞烧钱大战,反而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

除此之外,郑州的优势还有许多,比如“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比如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航空港实验区;再比如,原本十字型经过郑州的高铁,即将变成国家第一个米字形高铁枢纽等等。每一个优势都预示着互联网经济在河南的前途一片光明。

郑州目前的孵化器有很多,但是竞争和合作都还不够充分,各种扶持政策也间接造成了创业项目的良莠不齐,创业者在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等情况。未来,郑州的孵化器要相互配合,扶持政策要瞄准好的项目和创业,早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河南创业者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成功率。

四线城市有没有机会?

看完省会,回头再看自己四线小城市的家乡,虽然在日常生活当中始终能感受到互联网的存在,但“互联网+”似乎对平民百姓来讲还是很模糊。

其实四线城市的年青一代并不是没有梦想。大部分人对创业心怀热情,只是创业形式大多局限于传统的实体经营,除代购、微商以外,对于“互联网+”理解不透彻,当然,潜力也是巨大的。

近日看到一篇关于“互联网+四线城市”的文章,讲述了一名河南信阳的80后创客从帝都回到信阳老家,进行县域电商、农村电商的互联网创业,帮助信阳毛尖的茶农开辟了广阔市场的创业故事。

互联网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加?也许答案是不完全肯定的,但四线城市在生活成本较低、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各种互联网经济有待开发且潜力巨大的今天,还是很值得心怀梦想的创业者们去尝试的。

正如信阳那位80后创客所说的:“现在,整个中国正在变成一座互联工厂,到处都是互联网创业的机遇。”

2015年,虽然较之帝都互联网创业潮的如火如荼,整个河南都只能望其项背,但新的一年里,我愿意相信我的家乡也能尽快追赶上“互联网+”的脚步,家乡的创客们可以不用远走他乡,在自己心爱的这片热土上开辟新的天地,为家乡成就辉煌。


*思达派保留对征文的编辑权益和最终解释权。

未标题-1.png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