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创业]趣店上市冷思考:缺乏道德底线的商业模式,能走多远?
中国人显然是健忘的。很快,趣店的事情就已经很淡漠了。所以有人说,在中国企业遇到公关危机,不理就好了。一阵风之后大家就会关注别的事件去了。
在事情几乎被遗忘的时候,创头条 (Ctoutiao.com) 撰稿人想对趣店进行冷思考,并且结合最近出现的几件事,来探讨一下创业的底线。
1、趣店到底冤不冤?
大家都看过那篇萌点颇多的《趣店罗敏回应一切》,文中创始人罗敏曾明确回应称“我们一旦发现一个人是学生,就拒绝借钱”。然而根据媒体进行的实验,6名大学生中仍有2人可以顺利获得贷款。
趣店的前身是“趣分期”,曾经专注于校园分期业务。但是随着“裸条借贷”、“跳楼自杀”等负面事件的频繁出现,银监会于2016年8月24日明确提出禁止校园贷。在监管政策的压力下,趣分期品牌在2016年7月改名为趣店集团,业务方向转移到现金贷上面,9月宣布退出校园信贷,逐渐向白领、蓝领等消费群体拓展。
以“校园贷”起家,现在又以“现金贷”为主业,趣店目前正陷入不断的质疑中,并引发广泛争论。很多人认为,趣店在蚂蚁金服的大数据帮助之下,做“现金贷”业务,市场空间会很大。但也有观点认为,趣店做的“现金贷”都是游离于灰色边缘的金融服务,这样的情况能辉煌多久存在较大变数。
在争议声本来就很高的现金贷行业,利润水平做的这么高,显然更容易吸引舆论的火力。市面上出现很多负面文章,如《揭开趣店上市的面具:一场出卖灵魂的收割游戏》等。
面对这么多负面舆论,趣店先是发布了措辞严厉的声明,之后罗敏通过媒体发声来回应质疑。不过效果适得其反,因为“我们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任何发现我们名义和实际利率超过36%的人请直接联系我,我提供100万资助费给您”等不够严谨的措辞,让趣店和罗敏反而更加成了众矢之的。
事后,各种营销媒体出来秀身姿,有站在学生立场痛骂的,有站在投资者立场调查的,还有站在趣店的立场上,指责他们不会做公关的——其实,公关只是传声筒和放大器,怎么可能扭转问题本身的对错呢?
如果大家把问题归结为上市就不能闷声发大财,那么肯定就显得“冤”;但在笔者看来,趣店的问题早晚会发生,因为问题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根源问题不解决,趣店的隐患就会一直存在。
2、“萝卜快了不洗泥”
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看看趣店的财报。
截至2017年6月30日,趣店用户规模已达4790万;在过去的12个月中,趣店累计放款611亿元;在过去6个月中,趣店总营收18.33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393%。17年第一季度,销售净利润率53.1%。这个利润率,很有可能超过了黄赌毒!
带着这样“好看”的数据,趣店在10月18日正式登陆纽交所,开盘价为34.35美元,成功进入百亿美元市值行列,开启上市之路。但也正是这个数据,让趣店成为众矢之的。换句话说,如果这个行业没有任何问题,这么高的利润率,接下来将会迎来数以万计的竞争者入场。
目前对趣店的指责围绕几个方面:
一是仍然在做校园贷。
根据趣店披露,其活跃用户有90.8%在18岁到35岁之间,借款群体都是在传统银行没有信用数据的人,且大部分用户尤其是重复借贷用户来自支付宝界面渠道。这样一个年龄段,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拒绝借款给大学生”的真实性。而根据一位前趣店员工的说法,趣店在校园贷时代获得的学生用户仍然占目前借款人总量中很大比例,这个人群趣店不能也不愿意切割。
再加上趣店招股书中无论是总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还是活跃借款人数,其增长曲线都没有因为“退出校园市场”的战略变化出现波动迹象,可以说十分可疑。
二是80%来自现金贷。
现金贷自出现以来一直备受争议,虽然其确实能够解消费者燃眉之急,但暗藏其中的畸高利率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按照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据悉,趣店的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即不超过还款期限),年化利率刚好踩线36%,可一旦借款人出现了逾期,就要缴纳滞纳金、逾期罚息等费用,这些费用加在一起,折算下来利率水平已经远远超过36%,有些平台甚至达到400%到600%。
根据趣店的招股书显示,趣店在2014年(4月9日起)、2015年和2016年的收入分别为2410万元、2.35亿元和14.428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408万元、-2.33亿元和5.766亿元。但进入2017年之后,仅上半年趣店就实现了18.33亿元的营业收入和9.84亿元的净利润。徒增的净利润从何而来,想必就不难理解了。
——可想而知,这些分析方向就错了,也就根本找不到答案。
对于趣店来说,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个处于灰色边缘的产业,如果想更长远健康的发展,就需要把这个行业所有灰色的地方改进、去掉,让每个环节都标准化、透明化,最终在解决了用户用钱难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伟大的企业。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比如过去屠户们垄断市场任意加价,超市经过努力把鲜肉引入超市,让用户享受到了平价的鲜肉。比如山寨手机鱼龙混杂,小米横空出世把山寨机消灭了等等。
但是趣店显然不是这么做的。他们看到了这个灰色地带,他们没有改造这个市场使之变得更好,而是变本加厉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加速“收割”,用“大流氓”一统“小流氓”的气魄,把这个市场抓到自己的手上,并且快速上市,聪明固然聪明,精巧固然精巧,只是趣店不仅没有改善这个行业,甚至加剧了这个行业的恶化。
其实,从进入校园贷的一开始,无论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没有安什么好心。现在趣店上市了,投资人说,回报超1000倍或者成为了“国内投资大佬”等等。但是回到最开始,一切的发源地,进入校园贷不过是因为:学生敢花钱,父母是隐性&刚性担保,学校是审查场所。相比于外面的高利贷,这个钱单笔金额虽然不多,但用户集中而且担保可靠学生也不会跑到什么地方去,最终的最终父母也会买单。
在这个逻辑叫停后,趣店又进入现金贷。在没有父母刚性担保之后,趣店和蚂蚁金服捆绑继续掘金高利的贷款行业。而其逻辑基本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的传统的灰色产业,直接被互联网化的后果,就是没有变得更好,反而会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和规模效应,而几何级放大其中的恶果。
3、在职业道德基准以上,再谈创业
篇幅所限,上述分析仅提供结论,更多的细节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和我讨论。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定个性:趣店真正的问题是——在一个灰色的错误行业里,简单包装了一下,没有洗白就上岸了。
这是趣店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行业是可以合法化也可以赚取合理利益的,问题是需要真正地做好这件事,让所有的参与者真的能够享受到金融的好处,也获得其中的利益。而不是因为这里有肉吃,就榨干这个市场,不管这里人的死活。
根据趣店招股说明书,趣店的复贷率很高,真实坏账率很低,不到千分之三。这说明其在精准寻找客户方面很有手段,那是因为趣店放款主要依赖芝麻信用分,最新的标准是600分以上。而在技术和风控方面,趣店的借贷风控模型借助了芝麻信用的分析能力,并会将用户数据回传给芝麻信用做优化。
这说明,如果趣店能够把利润率控制到合理范围内,不仅同样可以赚到钱,而且还可以把这个市场变得更好、更规范,甚至能成为金融服务的有效组成部分,成为普惠金融的一部分。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趣店的利润率为10%,而到趣店的用户年支付的利率成本也在10%左右的话,那么这些低端用户不仅没有因为高利息的贷款而被逼上绝路,相反,因为得到了金融的支持,反而有机会做得更好,从而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这样的金融服务机构,不仅不会管制,而且还会因为它们把低端用户从高利贷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从而得到表彰和鼓励。这才是我们在这个市场里真正需要的商业机构。
这实际上也是趣店能做到的。虽然这样会暂时牺牲掉大部分利润,但是最终趣店可以彻底的把高利贷赶出低端市场,让所有低端用户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最终这个市场可能会得到十倍甚至百倍放大,千亿美金的企业也不是空想。
但遗憾的是,趣店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它没有选择更努力但是更向上的路,而是利用已有的旧规则,抓住人性的弱点和漏洞,然后狠狠的钻营;最终的获胜不是因为赢得了挑战,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了底线。
实际上,最近爆发的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因为调低了底线造成的。
例如,百度有能力不作恶,但是他们选择了不要底线去赚大钱;Boss直聘可以严格把关,但为了流量和活跃度他们放纵造假作恶的人活跃其间;世纪佳缘可以像银行一样严格审核用户,但他们选择了视而不见……类似案例还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当然能赚大钱、能存活,但是,他们到底给市场带来了什么呢?
最后,笔者希望能够给创业者一个忠告: 赚钱必须依靠市场,但是赚钱的前提是要有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赚钱必须要在当下市场水准之上继续优化做到更好,而非拉低底线逃避责任,这样的企业是不值得我们尊敬的——不管你失败了多少次,也不管你是否市值百亿美金。
创头条(Ctoutiao.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本文作者胡恺儿,投稿邮箱:tougao@c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