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CEO程维:滴滴三年,关于创业和竞争的思考
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创业企业CEO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滴滴快的CEO程维坦言: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生在狼窝里。我们生下来就必须浴血奋战,从第一天起就面临最激烈的竞争和政策监管。死掉是大概率的,能活下来,反倒是幸运的。
程维说,互联网到今天为止,好做的都被做了,剩下的都是悬崖峭壁,悬崖峭壁上还有激烈竞争。为了生存和活下来,只有杀出一条血路。
即便到了现在,程维还是非常有危机感。“我们是这样一家公司,是一辆开到两百五十迈的车,在路况非常复杂的路上,还有人来撞你。任何一个细节操作、任何一条弯道、任何一块石头,都可能让我们前功尽弃。”
在这样的恶战中,程维为我们分享了滴滴快的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来的8条经验。以下内容由程维口述,小标题系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所加:
1、竞争由“一招鲜”变成短板少,全面素质竞争时代来临。
你是因为短板少而活下来的。现在的竞争,不是说因为哪件事情做得好,你就能跑出来。现在是比谁短板更少,是努力弥补自己的每一块短板。产品不好就不用讲了,产品好,技术不行体验不好也不用讲了。产品技术都好,营销不行,让用户骂;或者线下不行,拉不来司机;或者政策不会沟通;都会猝死。
每一个你身上的薄弱点,你不了解的、不懂的、没有经验的,毫无意外都会成为公司的短板。甚至连你不懂知识产权,开始时因为不了解而不重视,都会犯错误。我是偏业务出身的,对技术一开始并不了解,就犯错误。没有有效地提前做政府沟通,没有背景,这也是短板。每一个短板都必然会成为你的公司的问题,背后其实是你自身的短板。
2、创业是“心力”的挑战。
创业就是在半夜推开一扇门,走一条看不见的夜路。只有走出去你才能知道有什么问题。心力脑力体力都是挑战。今天看起来,心力第一,脑力第二,体力第三。
首先你要有心力支撑自己往前走,鼓励自己、鼓励大家去面对挑战。要乐观积极。脑力是你要开始学习。不能避免犯错误,但也不能所有错误自己都经历一遍。你必须去学习,去跟身边的创业者学,跟之前的前辈学,到创业以外的领域学,去看古代的战争,去看历史。你没有那么多犯错的机会,因为你时间短速度快,容错率低。体力上,必须要有旺盛的意志和战斗的能力。战斗是没有停顿的。我们一直在激烈地竞争,PK摇摇,PK快的,然后合并,合并以后,立马PKUber,没有停顿,天天在坐过山车。我们都比较年轻。晚十年绝对扛不下来。
3、创业者必须要享受“不确定性”。
无知无畏。开始创业时有的只有勇气、直觉和冲动。如果我知道(创业中的折磨经历)是这样,也许我可能不敢创业了。也许再走一遍,未必能走到今天。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太多的偶然,一步步走过来。但是我在享受创业,虽然挑战很多,但不痛苦。你要享受这些不确定性。
4、要有最强的学习能力。
要知道谁是做得最好的,找那个做得最好的公司,真正找到做得好的规律。做得好是因为它对整个事情的思考是最深刻的。它找到了这个问题最基本的规律,并且以它为重心去架构团队。百度相信技术改变世界,腾讯相信产品改变世界,于是它们以技术和产品为重心去架构整个公司。就跟武林有各种门派一样,并没有对错。
今天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狼窝里,要想活下来,就得多学一些。必须要很好学,必须要快速成长。2012年我们第一次开“在路上”会议,所有管理者达成共识,写了一句话:我们未来最大的挑战不是市场竞争、不是政策监管、不是资本、不是巨头,是我们这群人在高速发展的一个行业里,我们的成长能不能跟得上。
5、创始人必须把人才放在第一位。
我每天有30%的时间和精力拿来面试。面试是第一优先级的。我们非常在乎团队,所有总监以上的我都要见。剩下的是在团队和业务上面,比较少在对外的应酬和采访上,参加活动极少。
把团队照顾好、激励好、辅导好,业务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所以我们其实有很多同学把心放在照顾团队上面。
6、团队是根。
柳青来了以后,我们努力地在把我们的PR、HR、营销团队、战略团队打造得更强。业务就是枝叶,这个团队是根。HR和财务不扎实,PR营销不扎实,业务好不起来。
很久以前我见关明生,第一个问题问他马云怎么组建团队。那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事情之一。我跟他说,《水浒传》三分之二都在讲一百单八将是怎么找到的,找到以后的故事基本上记不住了。就没什么了。真正精彩的是这一百单八将上山、入伙、结义的过程。创业也是一样,怎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真正优秀的有创造力的人,激发大家去为共同梦想努力,这是我工作的真正定义。而不是让他们去执行我的某个想法,那个我觉得太粗俗了。
关明生2000年加入阿里。2000年阿里的团队班底包括马云、彭蕾、蔡崇信、吴炯、李琪,都是牛人。在后来十年电商浪潮里,这个团队是无人可及的。它抓住了C2C、B2C、支付,几乎所有的机会。移动出新系统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我们能不能有超级的团队?
7、要打造核心竞争力。
有段时间,美国几个电信公司之间也是同样剧烈地竞争。大家都是铺网点,卖套餐,互相做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但最终还是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突围出来,比如说把铜线换成了光纤,换成了更便宜的技术。所有产业都是竞争激烈的。中国极少有不激烈的。房地产不激烈吗?关键是能不能有价格以外的竞争力,除了便宜以外,还有没有另一个跟对手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没有那确实很惨,你也确实应该很惨,因为你是一个便宜的渠道而已,你应该被逼着去创新。我们在这里面有很多的思考,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我相信我们会变成一个未来还是有其他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8、展望3年后:车的平台。
希望未来变成体验驱动和数据驱动的公司。在战略上除了做出行品牌,还和整个汽车产业(融合),这件事情我没有在外面讲过。我认为传统的互联网渠道性的公司都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只是一个渠道,卖别人的服务、商品,是危险的,必须要能够跟整个传统行业深度结合。有布局,整合在一起,才能提供有壁垒的服务。
所以我们未来可能不只是一个出行、叫车的平台,我们希望能够把整个车厂、经销商体系和市场服务合在一起,让整个出行系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好。这是我们未来三年要做的事情。
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转自财经天下,经过思达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