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资本沈振:大多数风投将会消亡,服务型VC才是未来!
米仓资本有云梯、猫头鹰在内的早期和中晚期系列基金,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而且是现金到账。未来随时可以扩充至70亿元以上。在浙江乃至在中国的VC圈里,这都已经是巨头级别的了。
但米仓资本一直保持低调。直到现在,媒体上关于米仓的报道少之又少,偶尔有被投企业的融资曝光,才会让米仓资本浮现出来。
低调到不可想象的米仓资本创始人沈振,把蛰伏期间的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思考:创业的方向是什么?VC的未来在哪里?又应该怎样拥抱时代的变化?
对于创业,沈振始终是乐观的。他认为,冬天的到来能够让优秀的创业团队脱颖而出,“不差钱”的米仓资本正在伺机出动。相反,沈振对于VC的发展却始终充满了危机感。他认为,在科技巨变的时候,VC却没有明显的颠覆性创新,这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
在沈振看来,由于传统企业的觉醒,他们在产业链上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投资都显著加快。大批缺乏远见的价值投资型风投都会被淘汰。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沈振认为,这种情况下, 只有三种VC能够存活下来:①顶级的风投,和②具有专业性的个人天使投资,以及 ③服务型的VC。
基于此, 沈振把米仓资本定义为一家创业服务公司。作为阿里系创业者,沈振把阿里基因和血脉里的“店小二”文化复制过来,打造成为米仓资本的“创小二”文化。这也是米仓资本一贯坚持的原则:更好地扶持创业者,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投后甚至投前提供更高效的创业服务。通过创业服务,米仓资本将与创业者共同成长,进而向顶级VC迈进。在创业服务领域,米仓资本正在做一系列的布局:
1、蜂巢孵化器。
米仓资本要在全国打造一系列的孵化器。沈振透露,蜂巢孵化器对入选企业没有任何要求,也不必接受米仓资本的投资。9月26日,杭州蜂巢投入使用,上海、北京的蜂巢孵化器也即将开门迎客。根据城市不同,有些孵化器免费,也有些孵化器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蜂巢孵化器有3种模式:
一种是 城中园 (城市中的孵化园),创业者的时间最宝贵。偏远的地区虽然创业成本低,但不够便利,米仓资本希望创业者能够“就近原则”完成创业;
一种是 校中园 ,校园创业死亡率超高,但米仓希望从中找到更多具有创业基因的创业者。因为站在天使投资人的角度,找到“人”比找到“项目”重要得多;
三个是 园中园 。国家在大量鼓励创业科技园,米仓资本希望联合这些科技园一起,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硬件和软件服务。比如在杭州的蜂巢就坐落在杭州城西的梦想小镇。
蜂巢的孵化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正常的初创团队进入,主要提供场地服务;
第二个阶段,创业训练营孵化模式,引导师入驻、提供创业辅导;
第三个阶段是强化创业,目前蜂巢已经和两个美国孵化器谈完合作,未来蜂巢创业者可以参加全球的孵化训练营。
2、基础设施。
为了能够让创业者有更好的创业环境,蜂巢孵化器对创业园区包括宽带在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以便让创业者能够更好的专注创业。
此外,蜂巢孵化器的另一个目的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聚合创业者,营造创业氛围,帮助创业者改进招聘方面的工作。
3、公关、技术等投后服务。
中国有很多重视投后服务的VC,比如险峰华兴、经纬创投等等。米仓资本在投后方面,除了人力支持、智力支持以外,还强化了技术支持和产业链投资支持。
当米仓资本发现创业者在技术方面总会遇到瓶颈以后,米仓就用自有资金投资了3家技术服务公司;当他们发现创业团队特别缺乏创业公关意识及服务时,他们又和其他几个机构一起领投了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以为创业公司提供综合、深度的公关推广服务和资源。
“早期创业者有很多共性的短板,比如他们可能一时找不到也养不起专门的、有专业水准的公关和技术团队。”沈振说,米仓资本就要做好综合性的创业服务,帮助创业者补齐这些短板。
再有,米仓资本还会选择“链投资”的模式。也就是说,在已经投资的公司之后,再投资这个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这样互相辅助,共同成长。
在沈振看来,未来的创业服务领域,首先是有一批熟悉创业的天使投资人,他们捕捉任何一个细微的火花,进行创业早期投资;其次是米仓资本这样的中早期投资者,用充沛的资金和完备的服务体系帮助创业者快速成长;之后要么是传统产业、PE或投资或收购,利用已有的产业链资源整合创新,要么是顶级风投接盘,助力创业企业直至IPO。
“整个世界都在互联网化了,只有VC还那么传统,未来一定会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