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过半独角兽,“BAT轮”十人谈

思达派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腾讯才是中国创投市场最活跃的机构,超过任何一个天使,超过任何一个创投,超过任何一家PE。”在今年的一场论坛上,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说道。

倪正东认为,腾讯已经超过所有的VC、PE,成为中国最大、最活跃、出手最快、钱最多的投资机构。这些结论并非信口开河,而有数据支撑。

创头条融资报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披露的融资消息中,腾讯出手案例最多。其投资并购总额高达976.02亿人民币(仅统计有披露准确投资额的案例),共参与53起投资并购,超越真格基金的40起投资,而后者为一季度出手最多的风投机构。

超越,只需不到百天。刚过去的2017年,腾讯以122起投资并购位列真格基金之后。

染指过半独角兽,BAT的百位级投资版图

2018年一季度已披露的投资事件中,BAT联合贡献了88起。

创头条融资报 统计数据显示,腾讯一季度参与投资并购事件51起,位列三巨头首位。投资并购总额高达976.02亿人民币,其中过亿的投资24起,接近一半。

阿里巴巴以26起位于腾讯之后,总额522.2亿人民币,相比腾讯,其晚期投资并购事件占比更多,26起中仅亿级就达18起。百度投资并购事件达11起,总计8.17亿元。

此外,三巨头的投资并购绝大多数落子在当下最火的赛道上:人工智能与硬件、汽车与交通出行、企业服务、金融、泛文娱等。

BAT的“豪气”并非今年才开始显现,2017年三巨头的投资并购战绩可谓亮眼。

染指过半独角兽,“BAT轮”十人谈

上图为2017年BAT投资并购案例统计

《IT桔子BAT投资并购数据》显示,2017年BAT投资并购案例总量达到226起。

其中,腾讯投资并购案例达到122起,位列三巨头首位。其投资并购主要分布在12个相关领域:动漫、游戏、短视频与电影、阅读与内容付费、社交与工具、教育、医疗、生活服务与电商、金融、汽车交通、企业服务、机器人与智能硬件。

阿里巴巴紧随腾讯,投资并购案例涉及68个公司,主要分布在7个相关领域:VR/AR 与人工智能、汽车、云计算与云服务、共享经济、生活服务、新零售、金融科技。

百度投资并购案例有 36 起,主要分布在5个相关领域:VR/AR 与智能硬件、智能汽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商与汽车、媒体。

染指过半独角兽,“BAT轮”十人谈

值得注意的是,独角兽企业与BAT的联系往往更为紧密。 创头条融资报 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独角兽与BAT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在估值超过50亿美元的独角兽中,和BAT挂钩的占比超过90%。

实力接盘侠,还是野蛮掠食者?

“BAT轮”,玩笑之余,更是BAT大规模投资并购的直观写照。

在风投市场扮演主角的巨头,究竟是实力接盘侠,还是野蛮掠食者?对投资机构又有何利弊?针对上述问题,创头条(Ctoutiao.com)记者采访了近10位一线风险投资人,采访实录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内容略有删减)

郑刚(紫辉创投创始合伙人):巨头并购是投资机构重要退出方式

总体我认为是好的,企业做大了,发展靠并购乃人之常情。

并购退出是投资机构一个重大的退出方式。大部分的退出都是通过并购的方式完成的,IPO(首次公开募股)的少之又少,应该是个低百分比的个位数。这种现象是市场决定的,并购双方动机各种各样,有的真的是天合之作,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有的是为消灭对手而作,所以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能笼统来概括。

创业企业通过被并购,找到靠山,能够借用资源快速壮大自己,这也是很好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最终自己走到资本市场的。但是西方的并购历史告诉我们,大量的并购案例是失败的。中国好像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我感觉可能和西方的经验不一样,但是没有数据支撑。

孙敬伟(腾业创投合伙人):退出利好与创新创业压迫感并存

喜忧参半,各有利弊。

从BAT当前参与投资和并购的案例和阶段来看,短期来讲对投早期的创投机构有利,因为有BAT的大资金接盘总是利好,甚至还可能有退出的机会;但从长期的角度结合现在所谓的创业2B、2C到2VC和2BAT的说法看,却未免有些担心,大资本的介入无论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对创业和创新都是双刃剑。

创业企业的发展本身有其客观规律,资本的力量过于强大对创新和创业会形成压迫感和融资的紧迫感,导致创业企业的动作变形,一些自身很有创新和竞争力的项目也出现了迫于形势选择站队从而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很是可惜。

由于BAT现在持续的大手笔投资和曝光率,现在在一些创业企业中开始流行“始于创新,成于资本”的说法,我个人非常不认同这个说法。一个创业企业归根到底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团队、还是创业者本人,追根溯源企业的成功源于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所以希望大资本对项目进行投资或者并购时,对企业创业者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能够给予充分认可,同时给创业企业以独立发展的空间,这是创投和业界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李竹(英诺天使创始合伙人):提供退出通道

创业者和投资机构有了更多退出通道,是好事。

许莉(华盖资本合伙人):生态赋能同时,也让纯互联网投资陷入瓶颈

凡事都有两面。

积极意义在于BAT代表了互联网大生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资源整合能力。假如你的被投企业拿了BAT的投资,首先是给企业做了背书,其次可能把资源引进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BAT也可能给予战略性的帮助。

主流上我们希望被投企业可以被他们并购。早期被BAT投过的企业我们也会高看一眼。如果有必要,我们也会尝试引入BAT共同投资企业。

另一方面,BAT这种情况让投资界变得更难了,创业企业跑出来的概率变小了,头部项目可能走出来,绝大多数项目可能就没机会了。投资纯互联网项目在BAT体系下越来越难,所以大家把投资方向转到消费升级、节能环保、新材料、硬科技等。

麦刚(天使投资人):增加并购机会,但企业面临“拦截”

好的方面,并购机会可能增多了。隐忧是很多企业都会面对巨头的“拦截”,轻则注资,重则控股。

高庆一(君杰资本创始合伙人):起到产业资源汇聚的积极作用

BAT在并购投资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这个现象,我认为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实我们看海外资本市场,Amazon、Google、Apple类平台公司;AMD、Nvidia、Qualcomm、Intel类芯片巨头都是投资并购的主要力量,它们结合各自产业特点和优势,在资本助力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各自在行业和产业领域的优势和资源,可以产生很强的汇聚功能。

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腾讯布局深度学习,阿里布局机器学习、机器人,百度布局无人驾驶、虚拟及增强现实,在各自布局的方向都能给予被并购企业很大的行业资源。

魏锋(可可资本创始合伙人):丰富退出通道,可能阻碍创新

机会是退出通道丰富了;威胁是BAT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山头(势力范围),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变成新的三座大山。

以下4位投资人观点由创头条记者梳理于他们公开场合下的分享。

冼汉迪(国宏嘉信资本创始合伙人):资源连接利好

不论是国家队的资金涌入,还是BAT在垂直领域布局资金,或者专项基金的诞生,我个人是很乐意看到这个现象的。它们都能够给被投企业带来不同资源。我此前创业的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时候,也有中投基金作为我们的股东,其中也带来不同的机缘,是一个很好的组合。

李丰(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丰富了市场后期资金

产业基金的钱站在了中后期,对VC来讲,多了一些后期融的钱。产业基金和大公司的投资是讲战略布局的,但又不希望自己花巨大的人力成本布局,就用钱完成布局。战略投资和传统的财务投资来说是有很大不同的。

李家庆(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促使财务投资增强产业投资特征

我感觉压力挺大的。如果我今天还只是一个纯粹的定位财务投资人,实话说,非常有压力。

要说以前,有人经常说国家的钱,包括一些产业的钱,或者上市公司的钱,挺“傻”,没有早期投资人聪明,没有VC有竞争力。其实这几年时间,我们碰见的产业投资人,或者国家资本,还是蛮狠的,而且相当迅速,具有非常高的判断力。即便是在偏早期的项目上下注的时候还是很专业。

未来竞争是一定的。在这种压力底下来说,我觉得,还是要想办法把一个纯财务性的投资人变成一个产业特征相对更加明显的投资人。

无论是跟一些产业合作,还是说通过自己已经投资过并且形成一定的根据地和产业高地的被投企业合作,无论是对于我们在更多挖掘项目机会,更快进行项目价值的判断,或是投资之后为我们的企业带来一些更多除了财务之外的产业资源,方方面面都是非常重要。

徐炳东(GGV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VC与其他资本在逐步融合

VC和其他的资本是在融合的过程。不管是产业资本,还是国家资本、战略资本,大家都在相互学习,相互教育。

你可以看到,代表大钱的像战略资本,最后介入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谁能出大钱谁在最后整个行业的洗牌过程中还是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另外,原来大家还可以划分你是这样的投资人,我是那样的投资人。但经过过去一年以后,自己投的公司需要融资,大家在做种种妥协。妥协的结果是,大家越来越多地会看到皆大欢喜的项目,估值变得越来越高,这是头部公司拿到越来越多钱的原因。

正如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对于BAT等巨头的大规模投资并购,风投机构普遍认为有喜有忧。创头条(Ctoutiao.com)记者从上述投资人的观点中总结出如下几个主要影响:

•巨头参与的并购退出是投资机构一个重大的退出方式,尤其对于早期投资机构而言。

•VC和其他资本处在融合的过程。不管是产业资本,还是国家资本,都在相互学习、相互教育。

•创业企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资本力量过于强大对创新和创业会形成压迫感和融资的紧迫感。客观上会影响创业者做出、投资机构投出伟大的企业。

•未来BAT等巨头与投资机构之间的竞争将客观存在。竞争将促使纯财务性的投资机构向产业特征相对更加明显的投资机构转化升级。

•BAT投资并购“拦截”了多数纯互联网企业,也令纯互联网投资越发艰难,促使部分风投机构将投资方向转向消费升级、节能环保、新材料、硬科技等领域。

创头条 (Ctoutiao.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本文作者:杜航、小新,邮箱: tougao@ctoutiao.com

随意打赏

人脸识别 独角兽batj独角兽bat十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