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聚光灯之团队协作工具:明道/Yammer
包括创见在内,我一共在两家公司工作过,前任东家是一个员工超过 5000+ 的公司,然后就是今天的创见,一个只有五个人的小团队。如果非要在这两个公司之间找个共同点的话就是始终没有把 Yammer 和明道这一类的企业社交产品用起来,我也曾试图努力和其它同事推广过,但终究无疾而终。我一直认为这样的产品应该会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和适合的使用环境,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后来我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也和业内的同学讨论过——遇到的情况却彼此相同,貌似觉得它很有用,但是又不知道有用在什么地方,于是就渐渐地不用了。我个人总结了几个原因:
1、在明道和 Yammer 这样新兴的企业社交产品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已经有一个比较成熟和广泛使用的团队社交工具腾讯 RTX,相比企业社交产品,RTX 更符合中国企业管理员工的方式,同时还兼顾了一定的社交性质。明道和 Yammer 虽然在产品形式上比较新,但是在和企业本身的结合上还需要下一些功夫。明道还好,Yammer 作为一个国外的产品,沟通就更不方便了。
2、中国企业内部员工交流的方式还有一个神一般的产品存在,那就是公司内部论坛,尤其出名的是阿里集团的内部论坛,在外界看来神一般存在的阿里高管,在内部论坛上还原成了一个“人”。实际上,内部论坛是一个公司管理层能够接受和支持的社交平台。同时论坛在中国是一个已经普及的产品,不需要再增加学习成本,能够满足绝对部分员工的需求。当一个公司内部存在比较成熟的社交网络模式时,除非旧有额模式崩溃,否则很难让员工再费力转移到新的社交平台。
3、我不止听到一个公司表示过,再经过开心网的浪潮后,公司管理层对于社交网络的态度并不友好,他们往往这样认为,像开心网这样的社交网络等于不务正业(但对于内部论坛,他们认可这样的方式),他们最希望的是网络部门能够封杀像社交网络这样的网站,社交和效率是很难整合在一起的。与员工福利比起来,公司高层更看重企业整体的效率和发展速度,而社交确实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到公司整体的发展速度。在这一点上,企业社交网络被冷落是犯了“不喜欢罪”,就像《红楼梦》里王夫人撵出晴雯的理由,她长得像个狐媚子,一定是她挑唆了宝玉干坏事,我不喜欢,必须要撵出去。
4、反过来说,Yammer 之所以在国外红透半边天,是因为中国的企业文化和国外相比语境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认为,国外对一个新事物和新概念的接受程度会很快,比如说 Vine,比如说 Snapchat 等,很快就能形成规模效应,而在中国要让普罗大众接受一个新兴的网络产品却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是一个很熟悉产品的变种,比如微信止于 QQ。直到现在人人网和开心网的模式在衰落,但依旧有很多同学不接受这样的产品,它们会先入为主的给自己一个设定,这些东西太洋气了不适合我,或者说我不大善于社交之类。
5、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不擅长表达以及原创内容的创作,实际上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一来如果真是说得这样,像企业内部论坛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办法火起来的,第二在企业内部做原创内容是有一定的风险度的,如果写和工作无关的,那么领导会认为你在上班的时候不务正业,如果写和工作有关的,那么会被领导认为你有一定的“意见”,有事可以和领导商量,但是不要把它公开出来。第三即便是再不愿意社交的员工,也有一定的表达需求,比如转让二手物品,发布租房信息等等等等,另外在企业外部流行的一些和员工实际生活非常相关的内容,也很容易在论坛火起来。
6、抛开大公司,小团队很少需要这样庞大的社交网络产品,比如在我们团队,有什么事喊一声大家都知道了,想讨论就在 QQ 群里,何必需要一个像模像样的社交网络来使用呢?反而像 Asana,Tower.im,Hackpad 这样的团队协作产品更适合小团队内部的交流,有的产品内部也集成了团队交流的工具。
7、在中国,企业社交网络更适合的是中小型创业团队,一来,如果让创业团队从一开始就使用企业社交网络,那么新进的员工就有跟随效应,逐渐就会在企业内部称为一个成熟的内部社交工具。但是对于这些团队犯难的是,是否会为这些可有可无的工具付费,而且费用还不低。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每一分钱的投资都是来之不易的,如果市面上有现成的免费产品可以使用(比如 QQ),那么凑合着用也并无大碍。
好吧,言归正传,我们来谈今天讨论的这两个产品。Yammer 是企业社交网络的开山怪,在爆火之后被微软收购。明道是国内最早,有一定影响力,也是专注于做企业社交平台的产品。
从外观上看,Yammer 和明道都是典型的社交网络设计,和 Facebook 有些相像。左边是导航栏,中间是 timeline,只有右侧的设置有些不同。Yammer 的右侧依然偏重于社交,比如介绍给你可能认识的人,或者建议加入的群组。而明道在设计上更偏向于工具,“我的通信录”,“日程”和“任务”,另外明道的左边也加入了团队协作功能,如“任务中心”和“日程中心”以及“知识管理”。
发布框:Yammer 的发布框中可以发状态,添加文档,投票,创建任务和发起奖励(后两者被折叠到 More 中)。如果你的 Yammer 账号和 Twitter 账号绑定,那么只要你在 Twitter 的一条 Tweet 中加上 #yam 的标签,那么这条 Tweet 会同步到 Yammer 的 timeline 中。实际上发布框的功能和微博的形态是一样的。
以“发起投票(Post a poll)”为例,明道在细节上比 Yammer 上更细致一些(如下图),比如可以限定投票时间,设定匿名投票,现象数量以及权限功能。尤其是把发布框做成了对话框的样子,就好像是你的头像在说话一样。
群组功能:以小团队为中心建立的小组是团队内成员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在产品的设计思路上,明道和 Yammer 的差别再次凸显,明道更侧重团队协作功能,Yammer 则依旧是侧重于社交网络。如下图。明道在发布一条状态后,可以讲这句话作为一个任务分配给指定的人,并添加到日程当中。而 Yammer 的选项则是停止关注,增加标签等,尽管也可以实现任务分配等,但不是很直接。
知识管理:两种的设计思路也是不同的。明道侧重于把所有的文档以整个公司为单位集中管理,你可以在上传文件的时候限定权限。而 Yammer 在每个小组中可以上传属于本组的相关文档和笔记,以群组为单位。
明道有一个很赞的地方是增加了应用中心,如果明道本身简单的协作功能无法满足你的话,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应用和插件来丰富团队工作。这些应用和插件都是由第三方来提供。当然也可以作为创收的好办法。
另外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是增加了企业内部的音视频管理应用。提供音视频的存储和播放,能够满足一般企业内对音视频使用的需求。同时,在明道首页登陆处,支持企业QQ用户创建并绑定明道网络。通过企业 QQ 账号,可直接授权登录明道。
移动端:明道和 Yammer 在移动端的设计也沿袭了网站的思路,前者突出团队协作(打开 App 后首先是功能宫格,timeline 只是其中的一个),Yammer 是纯粹的企业社交网络,打开应用后直接是社交网络式的 timeline 。
总结:
虽然都是叫企业社交网络平台,Yammer 在这方面更纯粹一些,而明道并没有向 Yammer 亦步亦趋,而是把重点放在团队协作上,这样更适合中国企业的要求。明道的应用中心也借鉴了社交网络的赚钱之道,可以为高级会员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尽管在文中提及了企业社交网络在中国的艰难之处,我想明道多多少少也能感觉到中国市场的独特之处,但是作为团队协作工具,还需要做的更加深入一些,就像本期创见聚光灯介绍的其它团队协作工具一样,尽管小,但是也很美。
标签: 创见聚光灯 团队协作工具 明道 Ya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