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nut田林:创业是一种修行(下)
前情回顾: 专访 nut 田林:创业是一种修行(上)
尊重的力量
企业文化比较自由,比较靠自觉,我们也不给市场和销售订目标。公司名字叫 自在科技 嘛。
在各种关于创业公司的方法论中,「靠自觉」一向不被认为是最好的管理方法,然而田林表示,在他们这里没问题。
nut 是这样解决自觉问题的——依赖员工的高素质。田林表示,他们招人很严格,员工的素质很高。
「就像豆瓣一样。」田林说。
通过聚集优秀的人才,一个有意思的团队可以集中精力做有意思的事儿,没有 KPI,没有考核,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能工作得很开心。每个人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每个人也喜欢团队一起在做的事情,这样的关系非常融洽,团队几乎没有上下级之分。
我们不是不玩儿命,但创业公司玩儿命可以玩儿得很有意思,可以玩儿得专业,可以玩儿得有态度。
田林关注员工在工作时是否开心。事实证明,不需要规定工作时间,不需要强制周末工作,工程师和核心成员在周末都会主动推进,工作时间外的沟通更是常事儿。
觉得是自己的事儿,就会有兴趣,下班时间当然是自己的,自己怎么分配,就是「自己的事儿」了。
nut 也是一个全员拿期权的团队,他们的激励机制很先进。每个人都是大公司出来,KPI 那一套谁都心知肚明,官僚做派的控制只会适得其反。每个人在不被逼迫的情况下自觉,才真的脱离了「螺丝钉」的状态,变成了「发动机」。
田林和他的团队强调「尊重」,而尊重体现在三个方面:
-
第一,做有意思的事情,对外人讲出来会很自豪,从事「受尊重的职业」;
-
第二,公司听取员工在薪酬方面的意见,设定令人信服的激励方式,每名员工在物质上很满足,过上「受尊重的生活」;
-
第三,公司不用层级压人,同事之间是平等的,保留「受尊重的人格」。
田林说,产品被用户喜欢,就会产生自豪感。再好的事业,核心还是同事们。
最重要的工作其实就是让团队越来越好。创业是以人为本的。
心灵的力量
让我们回到未被回答的问题:一个人可以依靠什么?
最早选择方向确实不容易,坚定下来做这件事也不容易。随着团队增强,产品的可能性变多,能不能坚持一开始的选择就成了问题。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外在的实力增强了,内心的动摇反而开始了。
创业难免浮躁,看到别的项目拿到更多的融资,创业者要是一点儿不怀疑自己的方向,也真太他妈乐天派了。
创业是为了做一件真正想做的事情吗?还是为了做一件更光鲜的事情去融资?当你的事业没有那么光鲜,若想坚持初心,就需要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而在方向上做减法是很困难的。
因为这不仅是诱惑,还有未知,还有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哪个创业者不害怕白忙一场?哪个创业者不害怕走在错误的路上?田林说,作为创始人,必须要对事业和同事负责。
焦虑是难免的,要避免草率的决定;危机感是必要的,核心团队都要有危机意识。创业没有正确答案,要形成自己的方法,做自己的选择。
使田林能够静下心来的,往往是用户的反馈。这不是一种吃了糖感到甜的喜悦,而是一种责任感——用户有需要,就有聚精会神做下去的价值。
关于「人可以依靠什么」,田林给出的答案是:
创业就像修行,人最终还是会向内心寻找力量。
是的,人可以在大公司做很棒的业务,受到很高的重视,但这件事情是不是你真正想做的?所以人会离开大公司,会周游于不同的地方,也可能会选择创业。
创业就是逐步认清自己,发觉自己想要的人生。磨掉所有弱点,面对未知才不会担心,才不会觉得「自己想要依靠什么」。没有强大的资源,就要自己少犯错,更专注,做到极致。这就是一种修行。
田林认为,因为恐惧和危机的存在,创业团队的精神交流很重要。nut 团队曾经聚在一起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讨论人怎样与恐惧相处。
创业就是这样的过程,要克服各种不同的恐惧。每次犯错都是一个收获,自己下次会更懂应该怎么做。人会逐渐有很多经验,有很丰富的内在,内心变得很强大。
不再依靠大公司,而是依靠自己。每一个新同事进来,田林都引导他们享受同样的过程,进行同样的「修行」。
经历磨练的 nut,在业务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要想得到帮助,先要帮助自己。
团队认真做事儿,其他人就会帮助。
如田林所说,他的老朋友张海军,以及 A 轮的华盖资本,作为投资人都提供了财务以外的经验、渠道甚至人力资源支持;国际广告大厂的赞助和指点,令 nut 先手打通国际化之路;各个硬件厂商,各家电商如京东、亚马逊都倾力相助。这样一个小小的防丢贴片,2 代上线后每月卖出 20000 台,今年末增长到每月 30000~40000 台毫无压力……
我很欣慰,在一个小却有需求的领域,一个小而美的团队做出了小而美的事情。创业是一场修行,一场以人为本的修行。但愿田林和他的团队,能够成长到根深蒂固的一天,在科技领域做到更加极致,无惧所有的未知、恐惧和诱惑。
标签: NUT 创业方法论 地理位置定位 手机APP 田林 硬件 社交 自在科技 蓝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