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 Steve Jobs?
编者注:作者 Steven Levy,为乔帮主生前好友,他曾就职于《连线》、《新闻周刊》等主流媒体,之后也为包括《纽约客》、《纽约时报》和《滚石》等媒体供稿。Levy 现担任 Medium 科技栏目的主编。原文发表于 Medium ,创见/TECH2IPO 编译发布。
2011年10月16日的傍晚,斯坦福大学沉浸在一片几近不可言状的氛围中。彼时,天空万里无云,和煦的微风静静吹拂着,一轮满月悬在上方,仁慈地守护着前来吊唁 Steve Jobs 的300位人士。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位最伟大的创新者,但对出席者们,尤其是 Jobs 的家人来说,没有多少人能够体会他们的切肤之痛。
悼念活动如期举行,但这场仪式庆祝的是一位出俗尘而不同、时而浮躁但不乏沉稳睿智的伟人的诞生。当 Bono(爱尔兰另类摇滚乐队 U2 主唱)以一首 Bob Dylan 的歌曲「Every Grain of Sand」(其实他是照着 iPad 上的歌词读下来的)庄严地将整场仪式划上句号后,来参加吊唁的人们都纷纷移步到了附近被精心布置好的公园小聚。在就着饮料和冷盘渡过的数小时中,送丧人们缅怀着一位最难被世界遗忘的人。
在颂词中,Steve Jobs 不仅是一位拥有远见的智者,因为他的创造永远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家人和朋友的心目中,Jobs 更是一位最不可替代的维系。然而,在这场看似完美的悼念活动的背后,一场戏剧正如暗影般一样拉开序幕;Steve Jobs 的公众形象岌岌可危。
当参加追悼会的人们陆续抵达后,被委以重任、撰写 Steve Jobs 官方传记的 Walter Isaacson 宣布,他已将这本书的试印本交给了 Jobs 的遗孀 Laurene。不久后,这本书就开始迅速量产,借着 Jobs 的死亡为出版方与 Isaacson 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并让 Isaacson 在一夜间成名。追悼活动结束后,Steve Jobs 的一位故友、《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 Brent Schlender 便匆匆离开,他怀着未见到最后一面的遗憾来追忆这位伟人。
Walter Isaacson 的《乔布斯传》名噪一时,毫不夸张地说,它的出现甚至让出版业迎来了第二春。但在私底下,Jobs 的亲友却认为 Isaacson 过于偏执的描述让人们误认为 Jobs 是一个暴躁到不可一世的人;在他们看来,《乔布斯传》并未全方位地描写这位前苹果公司的 CEO。虽然这本书也将它描写对象的才能与成就囊括了进去,但在数百万的读者完成这本著作后,他们可能会觉得 Jobs 其实是一个「混蛋」。争论随之而起,人们都开始加入讨论——凭远见和想象力完全颠覆了现有产业的伟人,他身上所存在的毒性到底是财富还是阻碍?《连线》也不禁发问:「你真的想成为这样 Steve Jobs 吗?」
3年后,人们对《乔布斯传》的疑问和不满开始爆发出来。2月份,在接受《纽约客》专访时,苹果的二掌门人 Jonathan Ive 坚持强调,尽管 Steve Jobs 的处事方式有时会有些尖刻,但他从来都不会对雇员进行人身攻击。谈及如何看待 Isaacson 的《乔布斯传》时,Ive 说道:「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能更低了!」
不过,他们对 Isaacson 的不快在一本新书中完全展现了出来。这本名为《成为斯蒂夫·乔布斯》的著作由 Schlender 与 Rick Tetzeli 共同完成,记录了 Jobs 生前亲朋好友对他的真实看法。因为 Jobs 曾拒绝与其见最后一面,而且内部人士不愿再为其在《财富》的专栏故事提供素材,Schlender 此前一直对 Jobs 耿耿于怀。如今,苹果内部却对 Schlender《成为斯蒂夫·乔布斯》的文字工作一路开了绿灯。为了能让内容更加真实,Schlender 和 Tetzeli 接触了众多 Jobs 在生前亲近的人,包括 Ive、苹果 CEO Tim Cook、苹果前通信部门主管 Katie Cotton、皮克斯动画工场 CEO Ed Catmull 以及 Jobs 遗孀 Laurene Powell 等。此外,在内幕人士的劝说下,一些此前不愿接受采访的人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似乎是在暗示,尽管几乎这些人都参与了 Walter Isaacson 的《乔布斯传》中,但他们觉得自己认识的 Jobs 并未在本书中被勾勒出来。Catmull 则坦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 Steve Jobs 正名。」
至此,《成为斯蒂夫·乔布斯》成为一部反 Walter Isaacson 的巨著。
继续之前,我觉得我应该先坦白自己的私心。
Schlender 是 Steve Jobs 过去数十载可以信任的少数作者之一。这个小群体的核心成员为 Schlender、《纽约时报》的 John Markoff 还有我(Steven Levy),以及曾就职《华尔街日报》、现自立门户(Recode.net)的 Walt Mossberg,即莫博士。不过,莫博士的报道方向是产品评测。我们3个人都曾有与 Steve Jobs 相关的类似经历;我们也都见证了他在自己50几岁的时候,在统领一家全球最伟大公司的叛逆式的风采。
但在《成为斯蒂夫·乔布斯:从自命不凡者到先驱的革命》一书中,Schlender 和 Jobs 的联系却要显得更加私人化。(尽管这本书是两位作者合作的成果,但它是以 Schlender 的视角出发的。)虽然 Schlender 尽可能不让自己与 Jobs 的私人关系影响整本书的走向,并选择用更专业化的口吻讲故事,但字里行间似乎仍显现出了他与 Jobs 的频繁互动,比如他经常会去拜访 Jobs,有几次甚至会带着自家小孩。
大概是 Steve Jobs 的关系,Schlender 「浸透」到苹果内部的行动非常顺利。根据受访者向 Schlender 和 Tetzeli 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他们多多少少都受到了 Isaacson 的影响。
在这些人之中,苹果公司现任 CEO Tim Cook 显然有话要说。当乔布斯被诊断为胰腺癌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时,Cook 曾因无法找到适配器官而主动提议:他愿意将自己的肝脏提供给 Jobs。然而,Cook 还未解释完自己的理由,就被 Jobs 断然拒绝掉。看起来可能只是 Cook 为了自圆其说,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断然不会拒绝掉我的提议。」
Walter Isaacson 在撰写《乔布斯传》时,显然未能真正理解 Steve Jobs 这个人。我认为 Isaacson 极大地损害了 Jobs 的形象;他不过是在重提旧事,而这是 Jobs 性格中占比极小的一部分。这会让读者误认为,他正在读的这个版本的 Steve Jobs 是一个极其利己主义的贪婪之徒;但这本书中的 Steve Jobs 不是完整的 Steve Jobs。我在这本书中读到的 Jobs,不会让我动任何合作的念头。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而他也并非圣人。我从不会这样称呼他,没有人会;但如果说他不是一位伟人,那绝对是在扯淡,而且完全不能令人接受。
Schlender 写道:「Cook 道出了 Steve Jobs 挚亲爱友们的心声……」
在我看来,Isaacson 的《乔布斯传》并没有 Tim Cook 在采访中说得那么面目全非。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感到 Isaacson 真的挺了解 Steve Jobs 的,而且我还从他对 Jobs 超过40次的采访中学到了很多细节。事实上,Isaacson 在写这本书时还得到了 Jobs 本人的很多帮助,包括劝服其他内幕者与其进行合作。无论旁观者对《乔布斯传》的看法如何,都会因为当事人的发声而浸没。况且,没有人可以指出 Walter Isaacson 在他的书中伪造了素材。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Isaacson 表示:「读者们都赞同我对 Steve Jobs 的描写,它纯粹基于事实而作,不含虚构成分。」
尽管如此,Isaacson 仍面对着潮水般的埋怨。Steve Jobs 的亲友在指责 Isaacson 时称,这位作者过分强调了 Jobs 那部分不那么吸引人的特质,却忽视了他完整的人格。Schlender 和 Tetzeli 则试图通过两种方式纠正人们的看法:一是去为那些沉溺于「自私自利的 Steve Jobs」想法之中的读者创造一个空间,帮助他们脉络化这种观点。第二种则是通过向读者呈现两个 Steve Jobs——年轻不羁、自我放纵的年轻 Jobs 以及成熟稳重、能与人友善交流的 Jobs,然后将两者进行对比,让读者自行抉择。
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微妙、且又难以掌握的平衡点,因为直至他生命的最后时刻,Jobs 仍是一个很难交心的人。在这本书快要结束前,Schlender 和 Tetzeli 花了一个章节的幅度去试图妥善处理 Jobs 那些令人生厌的行为。两位作者并未去刻意回避一个事实,即 Steve Jobs 在最后一刻的满腔怒气。一方面,他庆幸自己加入了硅谷公司之间尽管已触犯劳动法、但承诺互不挖角的私密协议,另一方面,他却不惜让一些功臣去替自己顶罪。
在这一点上,有人会质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是否会令人感到困惑。从我对 Steve Jobs 逾30年的了解来看,我会说:Schlender 和 Tetzeli 刻画的 Jobs 的确要比 Isaacson 的《乔布斯传》更加完整。也许你可以说,《乔布斯传》获得了主人翁本人的授权,因此更加真实纯粹;但在《成为斯蒂夫·乔布斯》中,我读到了自己认识的那个真正的 Steve Jobs——性格复杂,但为人也很温和;这本书尤其对他生前几年的变化描述详尽。
虽然 Jobs 声称自己讨厌怀旧,但我能感觉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且意识到自己并非是不朽的,他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他会突然谈到一些往事,比如早期 PC 时代的神秘产品、Mac 团队的一些轶事,甚至会分享那些我写得关于他或者苹果的报道中的事件,然后咯咯大笑起来。他并非是那种爱逗乐的人,却越来越善于开玩笑。通常情况下,他会在玩笑中暗指这个行业的其他人,但有时候,他也会将自己用做素材。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我问他,他的梦想是否想让披头士主唱 Paul McCartney 表演他经常在苹果的新品发布会上播放的歌曲时。「不,」他回答道:「我的梦想是让 John Lennon 来表演。」(John Lennon 是披头士乐队的 co-lead,已故)
尽管我无法让你们相信,我和 Steve Jobs 所拥有的只不过是友谊,而非他与 Schlender 的职业往来;但是《成为斯蒂夫·乔布斯》中的 Jobs,便是我所熟悉的那个 Jobs。和 Schlender 一样,我和 Jobs 之间也有很多分歧,但我们也会在很多事情上达成一致,比如科技对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简洁设计非常重要以及 Bob Dylan 是一名真正的艺术家等。对此,我非常感激。但不像无缘与 Jobs 见上最后一面的 Schlender,我曾参与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我相信 Schlender 和 Tetzeli 的确抓住了一些 Isaacson 没有掌握的元素。
不过,就长期来看,我认为人们对 Steve Jobs 性格上的争议与分歧会逐渐消失,因为未来来自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学生会更注意他对世界的贡献。最终,《成为斯蒂夫·乔布斯》的弥留价值可能并非再是为了纠正 Walter Isaacson,而是成为历史学家们的参考,帮助他们了解 Jobs 的进阶革命。这本书的论点基于 Jobs 职业生涯中那荒芜的几年,从他于1985年被解雇到1997年的回归,讲述了他是如何以睿智的管理方式、耐心甚至得体的手腕将苹果带向一个新高度的。Schlender 和 Tetzeli 在其中的观察方式并非是前所未见的,但我从未见过有人将此运用到如此游刃有余。
两位作者先是将笔尖对准 Jobs 幼稚行为造成的恶劣后果上。随后,他们强调,尽管 Steve Jobs 仍是一副目中无人的姿态,但他却慢慢跨入正轨,并可以开始掌控自己的行为,最终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战略家和管理者。此外,他也开始学会与那些自己敬仰的人建立起更深的联系。
另外,Schlender 和 Tetzeli 还在写书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细节。这样说吧!有谁知道 Jobs 曾因与唱片公司谈判成功(在 iTunes Store 中以0.99美元出售单曲)而感到骄傲不已?
《成为斯蒂夫·乔布斯》为我们引出了众多关于 Steve Jobs 的细微之处,这样的话,用一句话去概括它显然是不够的。两位作者也表示,Jobs 的一生并不像皮克斯的电影剧本一样可以浓缩出来,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本「励志的、多面的、自嘲的」著作。但如果非要我用140字节的内容去概括它,我会引用 Schlender 和 Tetzeli 在书中的描述:
「他可能是一个傲慢自大的家伙,但绝非是无法无天的混蛋!」
标签: Steve Jobs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