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rky 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

创见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源: Medium 译文创见首发 由 TECH2IPO/创见 花满楼 编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关于 Quirky 破产的讨论特别多,似乎听起来都是同样的调调:「因为有了投资公司在后面支持,所以拥有了金山银山,钱多的不知道该怎么花,但是真正盈利的模型却没有建立起来」。而在本文中,将向你揭示 Quirky 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真正原因。关于 Quirky 破产的详细报道请看创见的这篇文章: 《以线上众筹创新为特色的 Quirky 今日宣布破产》


刚开始,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笔者很荣幸在 2007 年的 Macworld 上见证了 Steve Jobs 发布了 iPhone。同年,也是那个地方,笔者还见到了 Ben Kaufman,他当时正在一家名叫 Kluster 的公司工作,也许笔者的感觉有点儿片面,但是确实隐隐约约觉得 Kluster 就是 Quirky 的雏形

在 Macworld,Kluster 就搭建起来一个新奇外观的展台,参会人员终于可以摆脱铺天盖地的会议,跑到这里来进行头脑风暴,酝酿新的产品概念,这里的人拥有的是不同的技能组合,相互拼接组合,比曾经抱团取暖的一小撮精英还要更加厉害。

Kluster 不断地聚集人气,但是客户要求它成为公司、组织、机构内部使用的工具,而不是要实现创始人当初的愿景,即开发出面向终端用户的更加优秀的产品 。所以 Kaufman 就离开了 Kluster,开启了 Quirky 之路,并且许以了全新的愿景:「让发明走进民间」

这个口号简直不能更酷了。Quirky 简直把各个方面都扳回到了正轨上。

1. 创始人充满远见,并且具有非常信得过的创业背景。 (曾经创办过 Mophie 以及 Kluster)

2.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颠覆着实体产品的发明制造过程。

3. 拥有顶级投资人 比如 Andreessen Horowitz, Kleiner Perkins, RRE Ventures, Lowercase Capital, 以及 General Electric。

4. 董事会中也是人才济济 ,比如 Mary Meeker, Beth Comstock, Jim Robinson, Josh Goldman, John Maeda, Scott Weiss, 以及 Carl Bass。

5. 一个展现出浓厚兴趣的超大的线上社群 (公司自称其用户超过了 110 万)。

6. 笔者在 Quirky 中也有一些内部关系,他们都表示 公司的团队中简直是精英汇聚,工程师、设计师、营销人员等等都是各自行业中的顶尖人物。

如果上述的这六点情况属实的话,那么这家公司怎么会花掉投资人 1 亿 8 千万美金后,却几乎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产品,并且还半途替换了创始人/CEO,开出了公司将近一半的员工,最后被迫申请破产呢?

一次重大失误

在跟很多曾经在 Quirky 公司过的员工,包括跟该公司有着某些合作关系的外部人士的访谈中,笔者发现了公司的一次重大失误: 它飞的离「太阳」太近了。

人们有理由相信,Quirky 的员工每天早上醒来都是以兴奋的心情迎接全新一天的工作的,因为他们就是要向市场上推出下一款具有伟大意义的产品。Quirky 正在完成一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也许无来者的事情,这并不是什么夸大之词。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一年的时间开发 50 多款产品,这简直是现代版的「人类为了飞向天空直接往腋下插上羽毛」。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刺耳,但是在公司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Quirky 所燃起的雄心壮志都远远超过了当下的实际发展速度。6 年的创业历程,公司其实一直努力在「宏大的愿景」与「摇摇欲坠的商业模型」之间寻找着平衡。

缺乏迭代

Quirky 可不是想着在一年的时间拿出 1 样到 2 样产品(一年开发 1 到 2 样产品,这是绝大部分公司的通常做法),而是在一年的时间里开发 20,30,甚至 50 样产品。整个公司的精力、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全部围绕着一个词展开:「速度」。快速地吸收数以千计的想法,快速的通过一个高效的投票系统来选择最棒的一些想法;快速的进行最为完美的营销推广;快速的在大部分零售商那里完整销售渠道铺设。

但这一切能实现吗?

一家好的公司往往是打造一款产品,从客户中学习经验,然后不断迭代,让产品变得越来越优秀强大。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产品,去更加准确地寻找到那个「产品/市场契合点」(所有初创公司成功的关键)。假设,如果 Apple 在一开始开发的 iPhone 可供用户免费下载各种应用,然后直接向前迈进开发 Apple Watch,又或者是 GoPro,以此为基础不做任何停歇继续向前开发完全不同的新产品,也许我们从 Apple 公司得到是以下这样一款产品:

是不是有点儿瞎?

Quirky 从来没有在它的产品上进行过迭代开发。笔者曾经搞来了一台首款 Quirky Aros 空调。说实话这东西用起来并不是很好,但是这个产品背后的理念非常赞。笔者曾经打赌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产品上,各种令人不满意、又或者是让人遗憾的地方能够得到修正提升。但是没有。Aros 本来可以成为一个价值数亿美元的产品,但是 Quirky 却将自己的精力转移到了咖啡机、宠物食物供应器以及另外 50 种产品上了。

Quirky 完全打破了初创公司所一直奉行的黄金法则:持续不断地在产品上进行迅速的迭代开发,努力打造深受用户喜爱的产品。

品牌

缺乏产品开发重点确实能扰乱初创公司前进的步伐,但它还能牵扯出来更加深层次,更加严重的问题。

如果你纵观 Quirky 整条产品线,也许你会最终一头雾水。最终会提出一个致命问题: 「Quirky 到底作为公司代表着什么?」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初创公司都能够在市场上证明一家消费电子公司所具有的品牌价值,正是因为这样的价值,让用户愿意掏钱购买,成为这个「俱乐部」中的一员。再让我们看看 GoPro,你很能理解为什么消费者会愿意为这样一款摄像头花大价钱。因为公司已经打造出了非常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与各种极限运动所带来的快乐紧紧绑定在了一起。相比而已,Quirky 的产品线看起来简直就像 Skymall 购物杂志上随便翻开的一页……

当然 Quirky 这么做也有它的理由:紧紧围绕着那些贡献发明创意的人们。这个想法当然值得尊重,但关键是消费者压根不在乎到底是谁发明了这些产品,他们在乎的是产品是否能够提供某种无与伦比的体验。Quirky 不可能从口袋中掏出世间万物,但事实上公司就是在朝着这条「不可能的方向」一路飞奔。

对 TECH2IPO 或本文有任何想法,可以添加我们的编辑部个人微信号进行交流: T2IPO001
招聘: 加入 TECH2IPO/创见 ,全世界在等待你书写新的科技故事

标签: 在线众筹 Quirky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