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聚光灯之团队协作工具:Tower\Worktile\风车

创见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 上一期创见聚光灯 中介绍完高大上新概念的 Moxtra 之后,本期介绍的内容是相对来说比较接地气的以任务为中心的项目管理类团队协作平台。这类协作平台是以个人的 GTD 时间管理理念为基础延伸出来的团队协作产品,它的侧重点不是协作创作(比如 Google Docs、One Drive)而是协调团队间工作这件事本身。


首先登场的是小清新的 tower.im ,是国内较早的一个团队协作创业项目,它在使用习惯上更加贴近于普通用户和非互联网创业团队,界面设计的没有那么“酷”,但是却也能让人一目了然。

主要的功能分为讨论、任务、文档、文件这四个大部分,“讨论”这个功能比较有特点,它直接在协作平台内架设了一个论坛,每个成员都可以发布帖子并回复讨论,帖子支持富文本格式。这个功能在国外的项目管理类协作平台 Asana 和 Trello 中都没有,源自 tower.im 的原型 Basecamp。

另外,关于文件和文档在 tower.im 中是这样区别的,文档是指直接在 tower.im 上撰写的并且可以进行讨论可以分配给成员的叫文档。tower.im 的文档编辑功能支持富文本和 Markdown 写作两种格式。文件就是一个类似于网盘的功能,上传后的文件不论是什么文件都可以在 tower.im 中进行分享,但是在线编辑就做不到了。

由于界面设计的原因,tower.im 的任务列表功能稍稍显得有些混乱

在信息层级上,tower.im 的组织形式是团队>项目>任务列表>任务。

tower.im 的统计功能并不算好用,这似乎也是国内同类竞品统一的劣势,同意团队推出的另外一款协作平台 Teamcolla 看起来似乎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但是却没有和 tower.im 结合在一起,Teamcolla 自身的功能又过于轻量化。

价格:免费版有 20 个项目限制,企业版 299 元/月,独立服务器部署版 8999 元/年


我们之前曾经 报道过一次 Worktile 的产品, Worktile 也是以任务/项目管理为中心的协作平台,除了任务管理本身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替代文件共享和即时的讨论。

Worktile 有简报功能,这里比 tower.im 统计功能详细一些,但是其实也不慎完美。现阶段这个功能只能大致的从数量上判断工作的进展程度,不能代替大多数团队需要做的周报或者月报功能(国内协作平台没有一个在这方面赶上 Trello 第三方周报应用 邮差猫 比较可惜)。

聊天记录本身是无法导出,但是聊天中产生的附件会被自动存档

Worktile 在功能上也分为任务、日历、文件、讨论、文档这几大块,与 tower.im 最大的区别在于 Worktile 将即时通讯的功能也融入了协作平台之中。因此 Worktile 的重量其实是三者之中最重的。不过和上次介绍的 Moxtra 不同,Worktile 无法自动的将聊天内容转换为任务进行指派,即便是用 Worktile 进行即时沟通也存在事后重新整理聊天记录的问题。

信息层级上,Worktile 也是团队>项目>任务列表>任务,这点与 tower.im 相同。总体来说,tower.im、Worktile 两者在功能上十分相近,界面上的差异大于实质功能上的差异。tower 的原型是 Basecamp,而 Worktile 在核心任务这一部分的设计的原型应当是 Trello。Worktile 的更加偏向于一个客户端式的(工具)界面,而 tower.im 的则更加倾向于用户对网站的认知。Worktile 在年后刚刚上线了 Android 和 iPhone 的客户端。就在笔者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Worktile 发来消息称他们将开始新一轮的大改版。

价格:10 人以下团队免费,10 人以上团队每人每月 10 元,100 人以下公益团体及学生社团可免费使用


相比其上面两款已经在宣传自己轻量化的团队协作工具来说, 风车 的设计更加轻量化,它的 Dashboard 界面看起来甚至不像是一个团队协作工具而像是一款个人时间管理工具。因此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简单易用易上手,有 GTD 工具使用习惯的人可以轻易的上手风车,如果不用作团队协作工具的话当作个人工具使用也很方便。

简单直观图形化是风车的优势也同样是它的局限

因此风车可能适合“更加小型”的团队(团队成员不超过 5 人),相对来说团队需要协作的事情比较少,相对来说个人对工作的自主性大且任务的独立完成程度高。在这种情况下,风车可以作为团队间 GTD 的分享,方便小团队在各干各的情况下能够清晰的看到彼此之间在做什么。但是由于并没有像前两者那样包含文件分享、讨论等“重”功能,因此团队还需要另外选择如 Google Docs、Dropbox 或 OneDrive 之类的云存储来进行分享以及其他即时沟通工具(这么小的团队就当面聊吧)。

不过,风车在新建项目时为项目设置了三种类别,这三种类别分别为“Todo 型”、“协作型”和“软件开发型”,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Todo 型-不考虑任务执行的过程,任务只有待办和已完成两个状态。

  • 协作型-考虑任务执行过程,方便团队成员之间查看任务进度,任务分为待办、进行中和已完成三个状态。

  • 软件开发型-考虑任务执行过程,且考虑后续开发人员的验收,任务分为待办、进行中、已完成、已验收四个状态。

在一般的 GTD 中,已验收这个状态应当是一个新的任务并被归类为整个团队的“Next Actions”(下一步行动)。

但是 GTD 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标准,风车这样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表达更加符合初入团队协作和时间管理用户的使用习惯。

如 Worktile 一样,风车也将自己的界面伪装成了客户端,任务列表中的任务是可以拖拽的。信息层级依次为项目>任务列表>任务。由于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少,风车的界面看起来比前两者都直观。针对每一个任务可以展开讨论,但任务外没有安排讨论的空间。由于网页版界面长的就比较像客户端,所以手机客户端更是可以实现网页版的全部功能,在界面上与个人 GTD 无任何区别,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 Any.do,Doit.im 使用。

价格:没有免费套餐,2 人团队 10 元/月,5 人团队 66 元/月,10 人团队 126 元/月,20 人团队 286 元/月


其实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三家团队协作软件基本上都能找到国外同类产品鼻祖 Asana 的影子,在 Asana\Trello\Campbase 的设计理念上进行组合重构,细节微创新,语言和相关服务的本土化之后的产物。当然,从使用者的角度这类产品还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国外的 SAAS 对于国内的团队来说使用门槛还是较高,语言、付款和本地服务对接方面都存在问题。

当然,所有这些国内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工具比他们的国外原型都有的一点巨大优势是:快就一个字!团队协作工具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团队高效的进行沟通,因此即便是国外工具确实好用,在天朝现有的网络环境下选择一款加载界面 10 秒以上的工具也有些得不偿失。

标签: 创见聚光灯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