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消息背后的内幕:揭秘「HTC 泄露 Vive 套装组件零售价」
首先,还请诸位来阅读一条纯属传言的小报新闻——不过鉴于这条资讯的来源可靠性不俗,咱们还是姑妄看之:
根据 UploadVR 报道,在一个已经被移除的 HTC 官方网站产品页面上,我们能够看到 9 款 Vive 套装配件的零售信息,以下即为完整的名单与报价:
基站(包含交流电源):135 美元
控制器(包含交流电源):130 美元
三合一 HDMI 电缆:40 美元
串流盒(原文为 Control Box,用排除法筛选之后再考虑到标价,应该就是串流盒无误;顺带一提这个价格是不包含交流电源的):30 美元
4.5 毫米 USB2.0 线缆:10 美元
海绵面罩衬垫(一对,窄脸适用):25 美元
海绵面罩衬垫(一对,宽脸适用):25 美元
鼻托衬垫:(一组 3 个,窄脸适用):13 美元
鼻托衬垫:(一组 3 个,宽脸适用):13 美元
好吧……这个页面如今已经删掉了。不过,单从这份清单里已经足以反映出很多东西了:
暂且不提那个「第三方低技术含量配件周边迎来商机」的话题,对于大多数买家朋友来说,关注的应该都是同一个问题:很明显,在这份名单列表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单独出售的 Vive 头显,换言之如果想要体验 HTC 的创建的虚拟现实世界,购买完整套件依旧是唯一的选择。
乍看之下,这似乎与那种「量力而行,模块化采购,逐步完善整套设备(没错就是昨天那篇分析 AxonVR 的文章主旨)」的消费理念迥然不同,但实际上这正是 HTC 商业策略的奥义所在——设想一下,倘若我们可以单独购买 Vive 头显的话,相比于随后从「灯塔(也就是那对基站)」到手柄逐一采购完善搭建整套体感虚拟现实系统的用户,又有多少人会选择止步于头显阶段、满足于 3D 而非 VR 显示器的游戏体验呢?
也许你会认为选择前者的玩家会占大多数,但很遗憾,从以往的游戏设备销售发展史来看,倘若一个「最小化」的硬件系统就可以满足一定程度的游戏体验需求(即便可能不甚完整),那么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安于现状不再掏钱;换言之,倘若 Vive 真要把头显拿出来单独发售,那么必然会有不少玩家会想当然地选择 SteamVR 的桌面模式或者 Virtual Desktop 然后拿起手柄用「大荧幕」来体验传统的非 VR 游戏——正如那莫名其妙就被寄托了无数希望的 PSVR 一样。没错,如此一来内容资源匮乏的问题确实可以迎刃而解,但这种彻底的妥协对于 VR 游戏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
进一百步来说,即便可以提高设备的销售量,但这种设备的装机量对于 HTC Vive 的开发者来说,无疑也是利益远远大于弊端的结果——尽管激光基站并不是 Vive 系统进行动态捕捉的唯一硬件机制,然而对于只拥有头显本体的玩家来说,运动追踪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势必要迁就于这种阉割版的硬件配置,为精度有限且与体感无缘的玩家调整设计容错性更强的游戏系统,导致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开发资源毫无意义地浪费在了这些向下兼容的工作上。
最让人扼腕的是,即便最终开发出了能够在不完整的 Vive 系统上如常运行的「VR」游戏,玩家的真实体验结果恐怕多半也是「全然不知 VR 化有何意义」「为何不选择出在传统显示设备上」——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已经在 Oculus Rift 的独占游戏列表中见过不少,显然,对于所有期待「VR 元年」的游戏市场迎来新爆点的玩家和从业者来说,这种结果都是不愿经见的吧。
所以说,尽管只是捕风捉影的一点预兆,但对于目前阶段的 Vive 来说,贸然推出单独发售的头显设备,并更新软件系统来支持它作为独立硬件运行绝对不是明智之举——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在短时间内 HTC 真把这项商业策略从传言化作现实的话,那么很遗憾,这项事变唯一的价值就是落实了「VR 元年」意义不外如此的结论,大家还是散了继续该做手游做手游该做页游做页游吧。当然,换个角度来说,这种分散式发售的策略并非没有任何可行性而言——前提在于作为完整套装的 Vive 在全世界的装机量至少也在百万左右、完整系统的市场已经足以支撑最前卫的那批 VR 游戏开发者贩售创意推动技术和理念进步;事实上,如果真正能走到这般理想化的地步,那么 HTC 不仅可以拆散独立发售 Vive 套件的设备来让更多人都有机会有能力来接触自家的 VR 视界,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设计发售特殊定制的「非标准化」配件也是未尝不可。
无论如何,关于 VR 元年的运势走向,最直观的晴雨表之一已经诞生了;让我们耐心期待 HTC 下一步的策略吧。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坏香橙 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