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失败的「奔月工厂」Google [x](下)
创见干货:
在 《追逐失败的奔月工厂 Google [x] 中》 ,我们看到了负责人对 Google Glass,无人汽车等项目的介绍,了解了它们都经历过怎样让开发者苦恼的失败。现在,让我们来了解更多。看看无人机项目,以及能够从高空中进行风力发电的风筝都是怎样一回事?!
关于无人机项目 Wing
当 Wing 项目刚刚上马的时候,第一个跃入我们脑海中的问题就是:「目前市面上有没有现成的飞行器供我们使用?」如果有的话那简直真的是太棒了!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将注意力放在软件开发,传感器技术等问题上,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和降低了学习成本。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我们想的太好。目前市面上压根没有一款飞行器材能够稍微接近我们的目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我们需要飞行器以怎样的方式升空以及降落呢?最后我们研究出来的是「尾坐式」飞行器。(Tail-Sitter)。这种飞行器以「屁股」着地,在起飞的时候就如同直升飞机那样垂直升起,但是在降落的时候又像普通的民航客机一样向前俯冲的降落。到了终点之后它又切换到了垂直升起的模式上了。这种飞行形态从机械上来说是简单的,但是从操作控制系统上来说难过了其他任何飞行设备。所幸运的是,最初的 Wing 项目团队成员都是精于操作控制系统的精英,这似乎就非常准确的应对上了项目最大的技术难题。
但不幸的是,这种「尾坐式」飞行器似乎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它没有办法在强风中进行起飞,当它前进或者后退的时候,总是把货物晃动的乱七八糟。我相信在经过 8 个月的研究开发之后,,团队中有一半的人都觉得这不可行,将近 80% 都人认为这个项目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性进展。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因为我们都很讨厌坚持某些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选择。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确实想越快将这个产品带到外面的世界里,如果我们现在就退回去了,似乎就完全放弃了某种处于 Google X 项目最核心的一项技术。当时团队对这个问题争论的很凶。后来 Sergey 做出了一个决定,给团队划定了一个时间底线,从当时开始算就 5 个月的时间,并且要求将某些物流递送方面的问题转包给非 Google 的人士供他们研究。这个决定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只有短短的 5 个月的时间,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团队只好专注于目前的"尾坐式"设计。鉴于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设计并不是很可靠,这似乎从某些角度上来看并不是一个很正确的举动,另外一方面,我们确实把它交到了外部人员的手中,主要是去年八月份 Google 在澳大利亚的 Queensland 所展开的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活动。这些非 Google 的研究人员给这个项目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们从中学到了太多太多。尽管我们在错误的「尾坐式」设计上又坚持了 5 个月的时间,但是一部分去澳大利亚展开学习交流的技术人员回来了之后,他们真的从之前的枷锁中解脱了出来,全新的思路给了他们各种想要尝试的冲劲,再也没有什么时间底线在他们头脑中给其压力了, 其设计思路也完全从"尾坐式"设计中解脱出来了。现在证明当时 Sergey 的决策是正确的,即便我们坚持了错误的设计将近 5 个月的时间,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我们整个团队能够走出门来,积极的与外部人员展开交流,从而真正实现一些思路上的转变。
这里要多说一句,这个项目的研发团队就在去澳大利亚之前还在考虑着是否能够将市面上的飞行器拿过来供团队使用,到最后还是证明了不可行。所以他们就决定自己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飞行器,持续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后他们就去澳大利亚了。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在这款全新的飞行器上下足了功夫,设计了控制操作系统,搭载在它身上的传感器,以及它提供物流递送服务的方式。我们很期待在今年的下半年告诉你他们最新的进展情况。
天上飘着的「发电风筝」
现在我要跟你们讲一个 Google 的「为了失败而失败」的故事。在 Google X 项目中,有一个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它就是 Makani。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打造出来一款悬浮的风力涡轮机,或者用一个更加通俗易懂的名字就是「供电风筝」。它能够充分利用风能来发电,而成本只是传统风力涡轮机发电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这样一款系统能够大大推动人类走向循环型能源主导的未来。
风力发电机的最主要原理就是,你越在高处,风力也就越大,风力越大都能带来更多的电力。但是如今的风力涡轮机组都是相当巨大,无论是建造,运输到相应的地点,以及整个安装好都是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的。它们一般都高达 100 米,重约 200 吨到 400 吨。并且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建造的风力涡轮机越是高大,所产生的净收益也越好。
如今,我们将在下个月进行试飞的「电力风筝」Makani 的重量仅仅只有这些传统风力发电装置的百分之一,而它在空中的高度将达 250 米,在那里风力将更加强劲稳定。它通过牵引的绳子来传导电,并且使得它的螺旋桨能够像是"尾坐式飞行器"那样,当绳子放到了大概 450 米的时候,它就进入了「侧风飞翔」模式,当风进入到我所指的这些圆圈的时候,这些螺旋桨将成为 8 个飞行中的风力涡轮机组,通过牵引线向我们传导 600 千瓦的电力!
我们下个月即将进行试飞的「电力风筝」大概是 84 英尺宽。其实我们有各种大小不一的版本,你通过各种版本的实际飞行来掌握它们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程度。之前我们最开始研发出来的「风筝」是 28 英尺宽。对于这些大小不一的版本,拉利佩奇曾经对我直言不讳的表示过:
这么多版的风筝,他希望我们至少有 5 次实验完全失败掉。当然,他并不是希望我们在安全上有什么疏漏,他的本意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的给自己压力,让我们通过失败的案例尽可能快速的学习到研发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他就是希望我们能尽可能的经历失败。
在这样奇怪的要求下,
我
们将其中的一个试飞地点定在了北美风力最大,也是气象条件变幻最复杂的地形上:加利福尼亚州的 Pescadero 的 Pigeon Point。那里风向能够以九十度角变换,风力时速能在几秒的时间里面变换 20 米。我们就是这样勇于去挑战极限,去尝试最为复杂的环境,从中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信息。
失败有很多种类,其中有一种是你没有察觉到它的降临。之前你可能觉得项目中的某个环节特别的简单,到头来才发现那是最困难的部分。这在 Project Loon 项目上可见一斑。我们完全了低估了让气球在一定时间内悬浮在某个位置上的难度。在 2013 年的 6 月份,我们第一次在新西兰进行试飞气球,我们曾经有过让某些气球在天上停留大概几天时间,但是大部分情况气球只能在天上停留几个小时。刚开始我们觉得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吧。把这种高强度的气球(非弹性的)升空,在天上待上几个月的时间,可是后来我们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我们才意识掉曾经以为的最容易的部分,成为了挡在面前的一块顽石。
关键问题出在我们往往是在地面上检查这些气球,一切状况都非常良好。然后我们会将它放飞到距离地面 6 万英尺甚至 8 万英尺的地方。那个时候气球就开始出现一些缓慢的泄露现象。当气球上升到了一定高度,那无疑就像是给气球扎了一针。经过我们的研究,气球一旦出现在压力仅为大气压力 2% 的环境,泄露就会发生,并且昼夜轮转所产生的巨大的温差变化,以及剧烈风速的种种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察觉到这些泄露现象的发生呢?我们该如何在地面上将这一问题非常完整的复制重现出来呢?去年冬天,我们在 South Dakota 的极地漩涡处模拟了上述情境,气压一样,温度一样,看看从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最后的话
在做总结之前,让我们说回到「无人驾驶汽车」上吧。这个团队的人为了尽可能的多了解路况,交通和车子的性能,为了找出到底出现怎样的情境会阻碍影响到无人汽车的临场表现,每天都要在城市中开上千公里,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两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发出来了一种高速公路上可供上班族上下班的交通方式。
在 2012 年的秋天,我们想从那些非无人汽车研发小组的 Google 同事们那里获得反馈。我们询问了是否有人愿意使用我们的这款 Lexus 无人汽车,用它来上下班。他们只要轻轻按下一个按钮,一切就都交给汽车来处理了。只是在汽车马上到达高速公路出口的时候,司机需要重新掌管起来驾驶权,走完剩下的路。如果我们选择向市场推出这样的产品,本来就应该能赚的盆满钵满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状况让我们开始意识到不能就到此为止。我们应该将研发方向仅需向前拓展。人是会做傻事的 。如果你真的将人作为安全的最后保障,这完全说不通的。当消费者购买了你的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完全将信任寄托在汽车的身上。 人虽然是理性的,但是本来应该百分之百的控制汽车的时候,人在发短信聊天的情况也多了去了。所以,我们不能安全的最后底线寄托在人的身上。 既然你要开发出来的是无人驾驶汽车,那么就应该彻底取消掉方向盘这样的东西! 这款存在于我们概念中的汽车将会更加精简,从 A 点到 B 点,只需要轻轻按一下按钮就彻底完成了人所需要做的一切事情。
这就是我们勇敢迎接失败的另外一个小的插曲。有些时候,「失败」这个字眼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还没有成功」。 你可以将「失败」理解为「我们尝试过了,但是并没有奏效。现在我们比曾经更加的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在前行的路上也会更加的明智。」你更可以将其理解为:「我们确实以各种方式尝试了很多次,我想我们应该将这些精力转向其他一些更有希望的项目上。」
Google X 现在已经 5 岁了。当我回望这五年的时光,我看见无数曾经犯下的错误。文化层面的,工程层面的,产品层面的,以及更多。当这些错误成群结队的从我眼前走过的时候,我的想法并不是"我本应该避免它们",我不觉得在成长进取上能够做到 0 错误,我只是希望能够让我尽可能快速的去经历这些失败。
Google X 现在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我很骄傲于我们的团队目前所取得的成就。我很想将这一切成绩归功于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曾经一路上所得到的种种负面的,消息的评价和结果,以及我们在应对这些评价和结果时的方式。
很多人看到如今我们拿出来的成果,很自然的想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却无视掉了我们曾经失败了多少次,沮丧了多少回。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失败,我们才能走到今天。我想要让这家奔月工厂走的更远,真正实现奔月的含义,我更希望每一个科技创业者都或多或少的从 Google 身上学到一些什么,比如那无所畏惧,勇敢拥抱失败的创新精神。
来源: Medium 由Tech2ipo/创见花满楼编译
标签: Wing 发电风筝 Project L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