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大军侵袭劳务市场?其实发展中国家所受冲击最大!

创见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前几天,财政部长 Steve Mnuchin 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大家都在说人工智能会取代普通劳动力,对此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即便这个预测是真的,那也是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的事了。」

但现实是什么呢?数据显示这个趋势已经出现了。 研究机构 PwC 预计美国工作岗位中,有 38% 的劳动力在 2030 年将被机器所取代。 而牛津大学在去年的一项研究调查给我们带来了与之类似的结果: 美国 47% 的工作岗位在未来 20 年的时间都有可能面临自动化的命运。

让我们把这样一次影响深远的改变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 4.0)吧。 其实在这样一次技术革命当中,所受冲击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中国家,届时,智能工厂林立,其中机器相互联网,完全不需要人力。

这在中国其实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实。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西方公司不断将自己的生产运营中心搬移到中国大陆,所以中国大陆的经济才能不断地实现突破。而如今,同样还是这样一批工厂,它们却在不断地谋求转型,利用机器来替代人力。

就比如说位于上海的一家电子元器件工厂,目前已经砍掉了三分之二的人力,而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力争实现 90% 的工作都完全自动化;再比如说富士康公司,给像 Apple 这样的大公司制造电子元器件,最近一个工厂里利用机器人替换掉了 6 万名工人。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并非道听途说的谣言。中国已经采购了大量工业用机器人,其数量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单论工业机器人使用数量,明年中国就能迅速超过在机器人自动化普及方面一直遥遥领先着的制造业大国:美国和德国。

值此时机,当全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岗位都开始急剧缩减,担忧自然就浮现出来,会不会带来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上,中国就占了 25%,制造业雇佣人数超过了 1 亿人,这样的担忧就更加明显了。

世界银行报告发现:在发展中国家里,三分之二的工作都有可能被机器取而代之。但是这个结果将以多快的速度完成,尚不得而知。文章进一步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中,自动化取代人力的现象将比发达国家更加明显,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工作岗位已经在发展中国家消失掉了。

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必须面临的经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阵痛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谁都说不好,而且我们也无法找到任何可供参考的对象。

但是,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类似现象。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制造业厂商开纷纷将自己的厂子搬迁到海外,以图获得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这种「离岸」现象很快被人们所注意,因为美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直到如今,制造业的本土就业人数急剧下滑。

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去工业化」,也就是形容一个国家从制造业逐渐向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倾斜的现象。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工业化道路自然是通往富足的途径。研究调查显示:当收入上升,对商品货物的需求程度其实不如对服务的需求程度。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已经彻底实现了完整的工业化,那么接下来的「去工业化」,或者是「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趋势」就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制造业工厂原本是为了寻求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出走海外,如今因为新技术革命,机器自动化浪潮来袭,这些厂子会选择继续待在亚洲,因为这个区域的市场潜力还没有真正激活,欣欣向荣的经济只是走了前面的几步而已。它们更愿意在亚洲工厂进行机器自动化,一方面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压缩,另一方面还能跟目标市场保持最近距离的接触。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文章前面提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如何实现转型的,等工业化真正彻底完成的时候,它们开始转型,在转型过渡的那个时间节点上,美国工人所获取到的工资达到了最高点,然后随着机器对就业岗位的替代,逐渐开始下滑。

而相比之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 它还没有真正实现彻底的工业化就已经迎来了技术革命 。在哈佛大学经济学家 Dani Rodrik 于纽约时报最近刊发的一篇文章中,他这么说道:「 发展中国家过早地进入到去工业化进程当中,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工人所拿到的最高报酬要远低于历史上发达国家(美国)工人所拿到的最高报酬 。换句话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还没有享受到最高的报酬待遇,从客观上来说也无法承担起一个更加发达经济中的具有强劲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角色。」

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转向服务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日子就会好过吗?

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是制造业的工人面临工资下滑,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服务业中,服务业的劳动力拿的工资就会相对较高吗?事实上,服务业的本质,性质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它再也不是某种安全、可靠的,站在制造业工作岗位身边的「备选项」了 。你可以看看 Uber 这种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服务业,会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吧!它不仅仅不会在创造就业岗位上面带来正面作用(用大量兼职人员来替代全职员工),而且在工资收入水平上面也会遭到压缩。

以 Uber 为代表的这类服务业,你需要随时待命,你只能在你工作的那段时间里赚取工资,薪水很低,而且还有社保、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的保险缺失的问题。更别说现在连 Uber 都在考虑用无人自驾驶汽车了。

至于从长远来说发生什么,谁都说不好,因为工业 4.0 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新了,任何人手头都没有足够多的数据来描绘出一个足够清晰的未来,向我们好好解释一下联网的机器人将如何影响整个制造业。

有乐观者会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同样也会带来新的工作岗位啊。但不幸的是,这些新增工作岗位的数量弥补不了低技能含量岗位流失的数量。在没有对机器人身上施加重税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如果要迎接这样的数字革命,需要重新设计自己的教育系统,让学生能够发展出一套全新的管理技能,以及驾驭新技术的专业技能。

总的来说,结论还是不容乐观的。除了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报告上给出了一份让人忧心忡忡的预测之外,2015 年世界经济论坛会议同样也关注工业革命 4.0 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根据达沃斯论坛中所出具的一份报告:到 2020 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 15 个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里,抹去大概 500 万个工作岗位(大多数都是白领阶层)。

当然有人会辩称:我们之前度过了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 18 世纪末期工厂的出现,20 世纪早期生产装配线的出现,上世纪 80 年代逐步出现的工厂自动化。这三次工业革命我们都挺过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不过是工厂联网了而已,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往往忽视掉了这样一个事实:之前的每一次技术革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抹去这么多的工作岗位。在发展中国家,这意味三分之二的工作都将受到威胁,或者你用另外的统计口径来算,世界上也会有三分之二的工作面临淘汰的命运。

结合上好几个发达国家所给出的同样凄惨的预测,工业 4.0 时代的崛起,看上去并不像是市场格局的变化,而是市场整个终将垮掉的末日。

前不久,比尔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对于偷走工作岗位的机器人,我们应该课以重税。这番言论一时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心想着科技界里面举足轻重的大佬怎么可能支持一些抑制科技产品的政策呢?如今看来,似乎他老人家确实是有一点点先见之明的……

本文来源: the outline 译文创见首发 由 TECH2IPO/创见 花满楼 编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意打赏

发展中国家机器人大军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