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又有新用途:全景探秘朝鲜(下)

创见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上篇:
http://vr.chuang.pro/10031463


《钟鼓楼》当中的市井气息:那些属于大众的时代记忆


「进入冬季以后,为了防止水管冻住,每次放水前,要先把水管附近的表井(安装水表的旱井)盖子打开,然后用一个长叉形的扳子,拧开下面的阀门,然后再放水;接完水后,如果天气尚暖,可暂不管,以便别家相继接水;到了傍晚,或天气甚为寒冷时,则必须「回水」——先用嘴含住放水管管口,用力吹气,把从管口到井下阀门之间的淤水,统统吹尽(使淤水泄入到旱井中),然后,再关上井下闸门,盖上井盖,这样,任凭天气再冷,水管也不会上冻了。对于当今这样用水的成千上万的北京杂院居民来说,这里所讲述的未免多余而琐屑,但是,几十年后的新一代北京居民们呢?如果我们不把今天人们如何生活的真实细节告知他们,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知道吗?」

——刘心武,《钟鼓楼》

VR 又有新用途:全景探秘朝鲜(下)

平心而论,尽管厚重不及《白鹿原》,深邃不及《平凡的世界》,甚至连话题性都要比《穆斯林的葬礼》这类作品逊色许多,但至少在内容接地气反映市井生活时代风范方面,《钟鼓楼》的表现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在我个人看来,仅凭这一点,这部作品赢得茅盾文学奖就称得上是名至实归。

长久以来,记录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向来是艺术创作领域最为脍炙人口的主题之一——不仅仅是在历史档案学术研究这种严谨正统的高端圈子里,就连流行文化这种看似喜新厌旧朝生暮死的传媒行业产物,我们同样可以找到无数广为传颂被誉为时代经典的作品——例如《阿甘正传》,例如《乌龙派出所》,例如《我爱我家》——尽管格式题材天差地别,但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来记录历史车轮的滚动;虽然仅仅是管窥一豹,但它们之所以可以被公众所铭记,那种「真实的草根气息」无疑就是关键。

然而,尽管这些描写小人物与市井风情的作品看似起点很低,但真正能把这种属于大众百姓的生活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后世的欣赏者产生「恍惚间置身其间」的感受,那可就远远不是一般艺术创作票友爱好者可以拿得下的了——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发现,上文提及的所有大手民众欢迎记录草根生活的作品,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创作者往往不是专业作家就是职业媒体团队——正所谓纳须弥于芥子缩龙成寸,真正能够做到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貌的创作,个中挑战的难度确实不是外行人有能力消化的。

无疑,这种矛盾的现状势必会让大多数和我一样的市井小民深感不平:明明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明明我们对这种生活的苦辣酸甜知根知底,到头来能够记录反映这种生活的,依旧是出自那些并非草根的上层社会创作者的作品手笔——于情于理,这种憋屈的状态都是让人如鲠在喉难以接受的。那么,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能够调和这种矛盾的创作手段呢?在我看来,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全景镜头中的市井记录:草根大众的人间活剧


在正式进入媒体行业之前,我曾经在电脑城的大卖场经历过一段打工生涯——薪水很低,假期很短,工作内容十分琐碎,值得一提的乐趣也是寥寥无几;或许是出于苦中作乐的想法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坐在柜台后观察人来人往的顾客就是我最大的乐趣——没错,这种行为乍看之下很无聊也很愚蠢,但实际上只要像我一样耐心地多观察几天就不难发现,一旦达到了某种基数,那么作为整体的「顾客」就会在我们面前间歇性地上演一幕幕喜怒哀乐尽显其中的短剧——或许并没有情景剧的脚本那么夸张戏剧化,但要论及真实度和代入感,这种把现实作为布景的活剧无疑要出色得多。

VR 又有新用途:全景探秘朝鲜(下)

事实上,这种「人间活剧」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依旧会在梦乡中时不时地重温那段并不美好但贵在真实的大卖场生涯;每次梦醒之后,我都会感慨「倘若能把我当时的所见所闻逐一记录下来以便日后重温」该有多好——然而,传统的平面摄像头是很难实现这种目标的,通过实践我很清楚地确认了这一点——即便机位无可挑剔,但最终拍摄出的影像也仅仅是毫无镜头语言渲染、全然看不出内容重点的“监控录像”罢了。指望依靠这种流水账来记录刻画我们的真实生活,简直就像是第一次握笔的初学者就想挑战《人间喜剧》一样荒唐可笑。

然而,既然这种可笑的结果源于拍摄角度有限导致最终呈现的画面内容不完整无法重现当时的经历——那么,如果把记录载体换成 360 度全景影像的话,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VR 又有新用途:全景探秘朝鲜(下)

没错,或许以我们平民大众的创作能力,很难像专业的导演和作家那样,通过巧妙的手法技巧来创作出主次分明精彩纷呈主题突出的优异作品——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让我们把完整的生活用全景视角记录下来,然后用我们自己的双眼来自由调整重温的方向与节奏吧;归根结底,在那些「展现草根生涯」的作品当中,我们真正追求的也仅仅是能与现实生活产生共鸣的认同感罢了;既然如此,那么来自 360 全视野镜头的真实记录,以及来自 VR 设备的自由视角回放,是不是同样为我们的双眼提供了寻觅的契机呢?

「谨将此作呈现

在流逝的时间中,已经和即将

产生历史感的人们。」

——或许,就像《钟鼓楼》的引言所阐述的一样,这种允许我们用自己的视角去发掘「历史感」的行为本身,才是 VR 影像记录与传承真正的魅力所在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坏香橙 撰写,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

欢迎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VR人】 ,欢迎微博搜索关注 【VR人】 ,一手资讯,尽在掌握!

随意打赏

vr全景摄像机vr全景相机vr全景视频全景vr设备vr 全景vr全景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