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纪元:当工作逐渐消失后……(下)
本文来源: theatlantic 译文创见首发 由 TECH2IPO/创见 花满楼 编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创见干货:
在 上个篇章 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对未来充满欣喜期待的人,不过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人生活在技术不断渗透,越来越狭小的缝隙之中。他们是随遇而安者。政府在面对这些不同人群,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引导,塑造出一个更好的未来?本文为您提供指向未来的最清晰答案。
随遇而安者:「你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在杨斯镇以东一英里的地方,有一栋砖混建筑,周围有好几处空空如也的停车场。它叫 Royal Oaks,一个蓝领经常过来消遣的酒吧。在星期三傍晚 5 点 30 分的时候,这个地方几乎满座。酒吧的墙上挂着闪着黄色和绿色的小灯。在酒吧大厅的一个角落,堆积着老式啤酒招牌、奖杯、面具以及一些时装模特,似乎一场喧闹的聚会刚刚结束,那些废弃掉的物品仿佛闲置在了阁楼里似的。光顾这个酒吧的人大部分都是中年男人,一些人扎堆高声谈论着橄榄球赛事,一些人独自一人在吧台喝酒,安静的听着音乐,或者耳朵里塞着耳机。我跟其中的几位酒吧老主顾攀谈了起来。他们都是音乐人、艺术家或者手艺人。他们往往都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个酒吧里的酒保,同样还是芝加哥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Hannah Woodroofe 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已经是传统社会里工资时代的终结了。」(她最近正在写有关杨斯镇的书,认为该镇子就是未来工作模式的先行者。)她表示,如今在这个城市,已经有许多人开始了「工资后时代的工作模式」。像 Royal Oaks 这样的酒吧就是最为鲜明的体现,
人们过去并不是简单的追求放松休闲生活的,他们到那里也是在寻找特定工作的提供者,
比如汽车维修等差事,还有其他的一些人过去是交易新鲜蔬菜的。这些人在杨斯镇废弃的空地上面种植了果园,并以此为自己的生意。
像杨斯镇这样的地区,久经高失业率的侵袭,很快问题一个个的都会浮出水面,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层面。大范围的失业将开始侵袭周边地区,进一步讲,整个社会的公民精神将遭受重挫。来自杨斯镇的教授 John Russo,同样也是著有《杨斯镇发展历史》的作者之一,认为人们没有办法找到可靠稳定的工作的时候,人们在本地的某种身份标识会日益消失,而这会带来远非经济层面,更是心理层面的重大影响。
他认为杨斯镇代表着某种从传统工作方式开始逐渐转变的趋势,
人们不再朝九晚五的上班,而是不断执行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他们直接寻找任务的提供方,丧失的是劳动权益,议价能力,以及劳动保障。
很多工人已经围绕着「随遇而安」建立起来了某种身份,甚至于从中获得某种骄傲,安然接受了当下缺乏劳动保障和贫穷的现状。人们普遍对机构公司失去了信任,认为公司已经将城市抛弃、警察也没有能力让他们安全,他们只能靠自己。这种信任感的缺失到今天依然存在。曾经这个城镇的人们骄傲的认为自己是钢铁之城里的人民,如今这种意识早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随遇而安的现实和功利。
拥有两个硕士学位,现年 54 岁的作家 Karan Schubert,在寻找了好几个月的全职工作之后,终于放弃了求职,在今年年初于杨斯镇的一个咖啡馆里当起了女服务员。她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孩子,还有一个处在襁褓之中的孙子。她表示她深爱着教人写作和欣赏文学的教师工作,她之前在本地的一所大学任教,可是当下很多大学都出于控制压缩成本的目的,开始使用兼职助教来取代这些全职工作。当她开始被迫接受学校做出的安排之后,发现兼职所带来的收入远远维持不了基本的生活需要,所以她就彻底不干了。她说道:「如果我今天不知道现在无数美国人跟我一样深陷这样的泥潭,我会下意识的认为是自己个人人生的重大失败。」
Schubert 在咖啡馆的工资也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所以在她闲暇之余,她也会在读书会等场所出售她的诗集。工作机会的消失反而大大促进了当地艺术和音乐的需求。「我们绝对是穷的叮当响的,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内心也是勇敢的,且充满创意的,他们是杰出的。」Schubert 这么总结道。
科技消灭的是长期、稳定的工作,带来的是短期,流动性强的工作。
不管 Schubert 的赞美是不是有点儿夸大其词,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越来越容易找到短期工作和临时性的雇佣工作了。这里讽刺的是,带来这种机会的恰恰又是科技。一大堆互联网催生出来的公司使得劳动者能够迅速的发现工作机会。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为司机提供工作机会的 Uber,为餐饮递送行业提供机会的 Seamless,以及为家政清洁服务工提供平台的 Homejoy,还有能够为所有有一技之长的人提供平台的 TaskRabbit。除了这些平台之外,还有 Craigslist 以及 eBay 这样的在线商城,同样能够让人们独立运作一些商业项目。尽管「基于需求的经济」还不能成为劳动力市场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种「临时性的服务工作」已经让工作者的数量从 2010 年上升了 50%。(来自劳动局的统计数据)
当然,这种技术带来的即时性的服务工作也逃脱不了机器的入侵。最终,其中的一些工作也会被机器取而代之。但是「由需求决定」的 App 正在将工作碎片化,使得工作机会能够扩散出去。
这种全新的工作对接形式已经彻底上摧毁了传统意义上「雇员」和「雇主」这两个概念的对应关系。
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兼职出现,全职工作相应的也越来越少,这未见得就是一个坏的结局。
现在有一些公司能够让人们出于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工作、艺术还有闲暇时光糅合在一起,我们现在就对这种现状进行批判也许太早了。
现在,传统的标准就是在「有工作」和「没工作」之间化出一条非黑即白的界线,而不是将「有工作」和「没工作」作为两个最极端的点,而以此划出来一个光谱范围。 在 19 世纪中叶,所谓「失业」这个概念甚至还没有在美国出现。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场,家庭作坊式的经济是一个定量。即使在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人们通常也能找到一些生产性的活儿做 。之所以会出现「失业」这个词,是在工厂的工作成为了主流,以及城市开始迅速崛起的时候,人们因为没有工作所导致的无助还有沮丧的心态被注意到,「失业」这个词才慢慢有了一个具体的模样。
关于 21 世纪的劳动力市场,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模样:
它通过机器自动化,使得全职工作越来越少,兼职工作越来越多。
这是不是有点儿让人想到了 19 世纪中叶。在那个时候的经济,就是以多种劳动内容为代表的临时性工作居多。有一些人视这种临时性的工作为洪水猛兽,觉得为了换取那么一点点的独立自主,你牺牲掉的是大部分的安全。
但是一个劳动市场上如果能充满多元化、流动性强的人才,人们是可以在这个市场上追求到更加幸福的生活的。
正如在杨斯镇那里发生的一切,在那里,工作虽然越来越少,但是人们却有更多的选择去做更多的事情……
政府:看得见的手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有一天,Ford 公司的 CEO Henry Ford II 和当时美国汽车产业工会主席 Walter Reuther 参观位于 Cleveland 的一家新的引擎工厂。Ford 当时指着一排机器说道:「嘿,Walter,你觉得这帮机器会给你付工会经费吗?」工会主席在此时这么回答道:「嘿,Henry,你该怎么样让这些机器买你生产的车子呢?」
这段对话写在了《The Rise of the Robots》(机器人崛起)的这本书中,作者是 Martin Ford(跟汽车产业的 Ford 没有任何关系)。也许书中的这个段子是编撰的,但是它传达出来的信息确是非常意味深长的。也许我们都会立刻注意到机器替代了工人之后的影响,比如工厂上越来越多的机器占据空间,越来越少的工人出现, 但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是机器占据生产岗位之后的次级连锁反应。也就是当整个经济中的消费者消失之后,整个消费经济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如果技术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样飞速发展(这几乎是完全肯定要出现的事情),那么这将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各个层面上的巨变,这种巨变的程度和打来的结果已经超越了人们预判的能力。就想象一下劳动力市场发生的改变将如何彻底改变美国的地缘经济吧。目前在美国沿海一带有着很多办公大楼和住宅区。这两者都是非常昂贵的,并且密集扎堆出现的。如果工作岗位下降了,那么让这些办公大楼和住宅直接变得没有必要存在了,那些现代都市里的活力又会遭遇怎样的影响?是不是曾经的办公空间会让位给住宅公寓?让更多的人以更加合适的价钱居住的更加舒服?并且让人们更加自由的在不同的居住地点来回转换?又或者我们看到的是一栋栋空空如也的大楼,散发着凋败萧瑟的气息?曾经的大城市是以密度极高、极为复杂的劳动力市场为特色的,当这个特色消失了之后,是不是大城市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也变得模糊不清?当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每个星期 40 个小时的工作制安排逐渐消失了,在下一代人的眼里,你们每天都要在家和公司之间来回奔波这样的举动,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了通勤路上,是不是显得非常愚蠢?那时候的人们,是愿意住在满是高楼大厦的街上?还是一些鸟语花香的小城镇?
如今,现在很多忙于工作的父母们都觉得自己花太多的时间在办公室了,没有时间照料孩子。而当全职工作逐渐呈现下降态势的时候,抚养孩子就成为了一个能够忙的开的事情了。曾经人们为了工作,在美国的各个地方进行迁徙,未来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少。人们会为了照料下一代而放弃一些工作机会,
劳动力市场萎缩的情况已经让政客们争吵不休了。在美国历史中,有关如何制定税收政策,以及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已经成为最具重大意义的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亚当斯密曾经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使用「看不见的手」来形容个人出于自私的动机,促使的某种社会秩序和福利的形成。但是为了维持消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政府应该主动去扮演「看得见的手」这样的角色。下面讲述的是政府该如何扮演好这只手。
在近期,
本地的政府部门已经去开发建设越来越多的社群中心或者公共区域,使得当地的居民能够在那社交,学习技能。它们应该成为某种技艺的纽带。
失业带来的最为常见的两个心理症状:
其一是个人心理层面上的孤独;其二是集体荣誉感的丧失。
而这些场所能够很好的填补这两个空缺。国家政策应该将钱引导到失业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它能够很好的让人们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使得人们能够为远期职业规划开一个好头。
甚至于政府还能够制定各种政策,想办法让人们能够开创属于自己的,小规模的事业。在 50 个州,过去的几十年内新经济模式逐年下滑。为了能跟让更多新想法放飞出来,
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是打造一个由创业孵化器连接起来的网络。
杨斯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创业孵化器已经为全世界所认识,其获得成功给当地失业情况最为严重的街区 West Federal Street 带来了希望。
在工作岗位开始呈现明显减少的时候,美国应该效仿德国, 在工作职位分享上下功夫。德国政府针对公司颁布鼓励性质政策,让公司能够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而不是直接将他们辞退,一把让他们推入到生活艰难的境地。 所以,一个拥有 50 名员工的公司,本来是要裁掉 10 个人,现在它让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缩短 20%,从而缓解了就业市场上的危机。所以在德国,尽管整体的劳动力需求量下降了,但是很多大公司的员工仍然能够享有一定的保障和福利。
将工作分摊给每个人,其实也有局限性。一些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们是没有办法轻松让每个人分享的。不管怎么说,分享工作并不能阻止劳动力市场的萎缩。最终,美国政府还是得想其他的办法来重新分配财富。这种方式,称之为「全国性的基本收入」。
更加具体的说,就是从资本家手中蹿升的财富中抽取更高比例的税,利用这笔钱来发给所有的成年人。这个方式获得了两党的支持。在 20 世纪 60 年代,总统 Richard Nixon 以及保守派经济学家 Milton Friedman 不约而同的提出了这个观点。在那段历史中,全国都没有实现普遍性的工作,却出现了一个普遍性的基础工资,这实在让很多人接受不了。富人们可以说:「我的钱不是钱啊?你们就拿我的钱补贴那些无所事事的懒汉们啊?」
对于这个问题,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就是政府花钱来雇人工作 ,而不是让他们白白拿着这份钱。在上世纪 30 年代,Works Progress Administation 花钱聘请这些人工作,并非仅仅去做那些基础设施建设,它雇佣了 40000 名艺术家,联同其他的一些艺术工作者来做音乐和剧院方面的工作,以及壁画、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指引,还有国家层面的各种调研工作。如果我们要适应未来的机器化时代,像 WPA(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这样的组织未尝不是一种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政府来出资,聘请人来做一些直接提升社会福利,比如照顾逐渐增多的老人。但是如果工作消失的趋势倾向加剧的话又该怎么办呢?
也许政府要让每个人忙起来,最简单的方式是打造一些面向全国的在线工作介绍平台,又或者是由地方政府资助一些地方性的劳务介绍平台。
个体可以在上面寻找一些相对大型的,长期的项目:比如一次天灾之后的清理工作,又或者是一些短期的工作:比如一个小时的课程辅导,一次晚上的娱乐活动安排。工作的派发者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人和机构,它可以是当地政府,也可以是社群组织,或者一些非营利性组织,无论是富人家庭想要寻找保姆或者家庭教师,又或者是一些普通人想要花掉手中的那点「积分」,他们都可以参与进来。为了保证这个平台最基本的活跃程度,政府可以给平台上的参与方一定的初始资金或者积分,刺激他们在上面进行技能和服务的对接。
除了数字化的 WPA 网站之外,Amazon 的兄弟网站 Mechanical Turk 也提供了一个平台,个人和公司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任务项目,复杂度千差万别,在另外一端,那些称之为「Turks」的人们就同时浏览这些任务,领取任务,完成之后获得一笔酬金。Mechanical Turk 设计之初,就已经列出来了一个工作任务单子,上面所列的各种事情都是无法由电脑来完成的。
如果有这样的平台存在,无论是政府以及公营机构,又或者是商业公司提供这样的机会,人们都在上面重拾同情,温暖的人性,以及私人的接触。让几百万人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自由的实现技能劳动的买卖,这也许会促成一次「人类历史上创意和智性追求领域的寒武纪大爆发!」(该话援引于科技专栏作家 Robin Sloan)届时,所有的工作任务清单将扩张到如维基百科那样的规模,人们从而在上面做出比现在更加认真的承诺和付出。
当然,除了上述平台的搭建之外,政府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同样能够给人们以一些激励,使得他们能够避开失业所带来种种泥潭,让他们打造出富足的生活以及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圈子。毕竟,之前所说的那个 Columbus Idea Foundry 铸造车间并不是单纯凭借着对机床或者镭射切割技术的热爱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掌握某些技能需要一些自律,自律需要一种教育,而教育,对于某些人来说,是要经历好几个小时枯燥无趣的训练和学习,最终获得某种看得见的成果的。在一个「后工作」社会,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经济层面的汇报也许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这就给所有需要适应新社会的人们带来了挑战 :人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发现自己的才能?又或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激励的话,他们怎么能够看到他们的专长所能带来的好处呢?
所以,
如果政府在一开始就给那些选择进入大学深造,或者参与某种专项技能训练项目的年轻人们给予一些补贴,也许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它看起来似乎有点儿走极端,但是它所追求的目标是非常保守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可能的维持目前一个接受过教育的,并且能使人投入其中的社会所应该有的现状。无论他们的职场存在哪种机会,这些年轻人肯定会成长为新一代的公民,邻居,或者偶尔当一下工人。所以通过必要的刺激手段,让男人们接受必要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来说,男人们在失业之后,很容易就退缩到家中的客厅里面去了。
工作、职业和梦想
之前我们说了那么多有关机器纪元中,未来社会的形态,其实它就是一个扭曲的镜子,它让我们能够想到曾经在 19 世纪中叶人们忘却的一些准则:比如手艺人组成的中产阶级、比如本土社群的重要性。
之前我们提到了未来社会生活的三种状态:其一是消费享乐、其二是公共创新、其三是随遇而安。这三种方式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娱乐当然是成为了不需要外界做什么就能吸引人们走向它的首要因素,但是如果这就是囊括了社会的全部,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彻底失败掉了。之前我们提到的巨大的铸造成确实给人们的生活提供除了家和公司以外的第三种去处。这也许会成为未来的核心,人们在这里成长、学习新的技能,发现在某个领域的巨大热情。无论有没有这样的地方,人们都会在像杨斯镇这样的地方,去学习更加多元化的生存本领。以杨斯镇为代表的这些地方,似乎是某种旧有经济陈列摆放的博物馆,其实它们预示着在接下来 25 年即将在更多城市遍地开发的新经济形态!
我在杨斯镇的最后一天,我在一家汉堡店认识了一位 60 岁的研究生:Howard Jesko。他给我讲了他当时的经历。在 1977 年,当时的 Howard Jesko 正在读大学,并且即将毕业,当年,发生了著名的「黑色星期五」事件,几个月后,他的爸爸给他打来电话,说道:「别想着回来工作了。咱家这边已经没什么工作机会了。」多年以后,他还是回到了家乡工作,但是很快就辞掉了。这是一份将类似于防水系统的产品出售给建筑公司的差事。在当时,几乎他的所有客户都被大萧条影响的一蹶不振,根本没有实力来买任何的产品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的左膝盖出现了严重的关节炎,迫使他在医院住了十几天。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认真的反思自己曾经一路走来的职场生涯。他告诉我:「在那时我就意识到了,我真正的职业是当一名教师。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关于工作有很多理论,其中有一条认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工作任务、职场规划或者称之为职业生涯统统形容成一个词,「那不就是一份儿差事吗?」 言下之意人们仅仅是将其作为赚钱的途径,而不是能够让自己置于更高阶的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 这些抱持着单纯看法的人的眼光也不仅仅是盯着钞票,还有一系列职位晋升所带来的地位的提升,以及在同事跟前享有的尊敬度。 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而工作,而是因为工作本身所带来的某种满足感而工作,那么他就站在了更高的位置,才能享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既然现在很多人都将工作跟自我尊严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一个没有工作的未来看起来似乎是让人绝望的。毕竟,你就算设置了全国性的最低收入,也阻挡不了整个社会在各个层面的崩塌,毕竟一小撮的工人的收入不能永久性的养活数以千万计人们每天游手好闲的生活。 但是未来并不是没有工作,而是越来越少的工作,如果我们往好处看,那些曾经深陷于工作泥潭,完全忘记掉生活热情的人们能够借此摆脱出来,从而寻找到生命里真正值得他们热爱和追求的东西。
在我跟 Jesko 聊完天之后,我自己走进自己的车子里,打着汽车,驶出杨斯镇,我在想如果杨斯镇当时的钢铁产业没有彻底倒塌,拒绝走进历史的博物馆;如果它如今还在持续不断的给自己的居民提供着稳定的,可预见的工作岗位;如果 Jesko 在那个时候选择了一个岗位,那么他现在估计已经准备退休了。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产业彻底垮掉了,多年以后,2008 年的金融危机再次席卷而来。接踵而至的糟糕消息带来的是什么结果呢?Howard Jesko 年近 60 仍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更没有选择退休后安逸的生活。他正在努力攻读研究生学位,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老师。那么多工作岗位的蒸发,迫使他终于走上了追求属于自己人生的梦想之路。
也许,这就是机器纪元所能带给我们的最大意义!
公开课: 免费报名 ,听 WIFI 万能钥匙联合创始人李磊与你分享,共享经济时代下如何创业。
标签: 机器人 机器革命 自由职业 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