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聚光灯之团队协作工具:Slack | TECH2IPO/创见

创见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每每和圈内人聊起团队协作工具,一上线就「惊为天人」的 Slack 是永远绕不开的明星产品。

从 2013 年 8 月推出至今,依靠自由结组的频道和开放平台战略包打天下的 Slack 已经积累了 230 万用户,其中付费用户数就已超过 67.5 万。需要指明的是,Slack 的付费用户数并非指单独的使用者,而是团队付费用户,这些用户去年为 Slack 贡献了 6400 万美金营收,Slack 的估值也水涨船高,被公认为是团队协作工具的未来。

与此前创见聚光灯详细介绍过的 Basecamp 不同,Slack 将工作协同的重心放在了「聊天」上。线上团队建设完成后,即可根据具体任务和项目所需的人员灵活结组。在 Slack 中,这些群组被称为「Channel」,群组里的每位成员都可以随时随地发起会话,报告当前工作进度或者向同事求助。

从人任务分配的角度看,Slack 似乎非常反对传统的 To-Do list 形式。创建一堆待办清单,将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简单明了地介绍任务细节,再将其一一分配到个人,对于团队管理者,这经常是一件费时费力的麻烦事。

Slack 主张一种与 Basecamp 完全不同的「后现代」协作哲学。它假定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光谱和岗位职责,管理者分配下来的任务完全有能力自行拆分并攻克难关。在这种情况下,Slack 中的 Channel 还有后面要介绍到的第三方组件,都只是纯粹的辅助性工具,帮你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具体到功能层面,Slack 基于 Channel 聊天群组提供了在线文档创建和上传、共享代码片段、定制 emoji 聊天表情等基础功能。与 Basecamp 形而下地将协作需求分成六个板块不同,Slack 对需求的理解更加纵深和立体。团队管理者需要根据群组的不同职能,有针对性地配置接入 Slack 的第三方服务。

以典型的互联网公司产品团队为例,一般可以拆分为开发、测试、运营、视觉和交互五个小组,与之对应的就有 5 个 Channel。那么显然,开发组需要用到大量的代码查询校对、运行实例、Bug 收集等工具;视觉组成员可能时常要分享和讨论设计方案,需要用到 Dribbble 等设计参考站点;而运营组的事务就比较繁杂,可能会周期性地共享一些用户和产品数据、活动策划文档等内容。这就要求每个 Channel 配备不同的功能模块,从而满足日常工作需求。

开放平台策略为 Slack 带来的可扩展优势,非常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 Slack 的官方 App 站点,你可以按照类别找到形形色色的第三方服务。开发组可以接入开源代码社区 Github,设计组可以绑定他们在 Dribbble 的账号,而运营组除了使用 Slack 原生提供的文档编辑器和文件管理器,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三方工具,甚至还能添加 RSS 订阅源和视频聊天组件…

如果我们将 Slack 比作团队协作里的操作系统(OS),那么这些第三方服务(App)就相当于 PC 中的软件、智能机里的应用。团队是自由结组的,工具和服务也是自主搭配的,Slack 在用户需求和工具中间扮演了十分关键的平台角色,这种灵活性和自由度是传统的团队协作工具无法企及的。

当然,Slack 并非只是平台这么简单,它在群组聊天方面做出的改进同样非常出色。在 Channel 输入框中键入「/+相应命令」,即可触发对应操作或者唤起某个第三方服务。这种设计的初衷在于,双手不必离开键盘也可以实现鼠标一下下点击的功能。每天都要敲入上千行代码的程序员应该会由衷喜爱这种设计,但对于那些设计师或者运营人员就不一定了。他们更习惯所见即所得的界面设计

Slack 在聊天上的另一大创举是引入了「聊天机器人」。团队内的管理者可以对触发词进行个性化设定,比如每当有人发布包含「索尼」的语句时,Slack 聊天机器人 Slackbot 就会自动推送一条「索尼今天倒闭了吗?」。群组聊天时,这种关键词触发机制常常可以埋下好玩有趣的小彩蛋,活跃组内气氛,也有助于缓解工作上的压力。

尽管 Slack 是相当强大的群组聊天工具,但降低工作效率的罪魁祸首也常常肇始于多人聊天。从 TECH2IPO/创见编辑部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看来,群组聊天常常很难将工作与「咸蛋」真正分开,成员的注意力稍一松懈就会被带到别处。

Slack 作为一个即时聊天为核心的团队协作工具,并没有提供对应的规避机制,完全要靠团队成员的自觉自律。这也与传统的 To-Do 型协作工具形成鲜明对比。如果你的团队成员从业经历非常丰富而且都有着良好的工作习惯,那么 Slack 将会成为协同的加速剂,锦上添花。如果不然,那么 Slack 无异于绑在牛车上的飞机引擎,长此以往几乎一定会酿成严重后果。

最后是价格和便利性。Slack 目前提供免费版和三种付费方案。免费版支持创建多个团队,但在信息索引和服务集成数量等方面有所限制;标准版年付每人每月 6.67 美元,高级版年付每人每月 12.5 美元,规模更大的企业版价格目前还未公布。

Slack 向所有用户提供全平台支持,iOS、Android、Windows、Mac、Web 甚至 Linux 设备均可无障碍使用。而在情况比较特殊的中国大陆地区,Slack 的正常访问虽然并不受限制,但在浏览器中群聊时会偶尔出现自动重连情况,本地客户端则要稳定得多。

--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科技记者 @DavidZh 原创,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