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显卡制霸之路 但 AMD 是否真的英雄迟暮?

创见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知乎一样,一旦出现什么热点新闻就会有人去提相关的问题。于是美版知乎 Quora 上就出现了这个:「为什么英伟达能在显卡市场胜出?」

一位名为 Jae Alexis Lee 的答主是这么写的:

为什么英伟达现在能统治显卡市场?为什么过去几年似乎还有 AMD 的身影,现在却没有了?首先我的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一些历史,才能剖析究竟英伟达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到现在,而 AMD 又是怎样步步错逐渐丢掉自己的份额的。

历史回顾

显卡的世界一直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有一段时间 AMD/ATI 处于统治地位。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英伟达与 AMD 各自在显卡市场的份额一直都维持在六四分,轻微波动就不提了。然而最近 AMD 的市场份额开始急剧下降。各位可以仔细研究下这张 2003 年至 2014 年的显卡市场份额图,因为这对下文的理解起到很重要的注释作用。

2003 年至 2014 年显卡市场份额图

看完了这两条历史曲线,那么开始解释英伟达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两方战役

AMD 的落败并不仅仅是因为其输在了与英伟达的交锋上。还因为它的胃口太大却能力不足。

AMD 一直以来都开辟了显卡与 CPU 的双战场分别于英伟达及英特尔对打,但悲伤的是从来都斗不过人家。曾有一段时间,AMD 的产品在与英特尔对比时是性价比之选,售价适宜且配置不低。英特尔反击了,但胜之不武。于是 AMD 提出诉讼状告英特尔非正当竞争。当等到法律文书下来英特尔被判罚款 14.5 亿美元之时,AMD 的市场竞争力已经被大幅削弱了。AMD 在 CPU 市场的失势也同时影响了其显卡的销售。正因为 AMD 在其他战场的消耗过多,导致其显卡创新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再与英伟达竞争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在试图追赶英伟达和英特尔时,AMD 的无以为继分别表现在流程结点和技术实现上。过去 AMD 的新技术升级一直是依靠单一产品而非主板的更迭。这也使得 AMD 不得不将芯片市场区分的格外细致,分别做芯片系列升级,而不能系统化一次性升级主板。

打价格战……然后输了

过去几年 AMD 竞争策略的核心便是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值回了票价。它曾是那些不想给英特尔交英特尔税也不想买高价英伟达的经济型 DIY 群体首选品牌。然而,如果放大上面那张数据图就能发现 AMD 大滑坡的初始转折点便是其改变价格策略的时候。

当时 AMD 发布新品显卡时有加 R5/R7/R9 等前缀的传统,2013 年他们只向市场推出一款新作即「夏威夷」核心的 R9-290 和 R9-290X。其余 R9 系列则只是前作 AMD Radeon HD 系列的重命名版本,后来 2015 年其发布的 R9-3xx 系列也只是前作的更名版本。

但是 AMD 当时的旗舰显卡 R9-290x 是它的野心之作,其性能直逼那一年英伟达的旗舰 GeForce GTX 780 但价格却只相当 780 低版本的 GTX 770。AMD 为了吸引玩家回 AMD 平台爽利地在牌桌上亮出了价格战的底牌,本来这一策略没理由不奏效但事与愿违……

数字货币之一的莱特币

在 AMD 轰轰烈烈打出价格战招牌时,当时数字货币挖矿对显卡的要求也极高。而 AMD 的新显卡,哪怕是重命名的 Radeon HD 系列都是挖矿工们的首选。

当时像 Newegg 和 Tiger Direct 之类的数码产品电商网站便开始兜售「挖矿工具套件」:便宜主板搭上 AMD 闪龙处理器并配备 3 到 4 块 AMD 显卡。糟糕的是,他们捆绑销售的套餐售价被翻了个番。对挖矿工而言,即使是买这些涨过价的硬件也能带来挺好的投资回报率,所以 AMD 的显卡销量很高,卖得也很快。结果却导致游戏玩家们买不到 AMD 原本定价更低的显卡,无奈只得转向购买英伟达的产品。

尽管在当时看来 AMD 的显卡不仅卖得好而且还价高似乎是 AMD 取得了胜利,但现实却完全是另一幅光景。随着数字货币挖矿泡沫的出现,AMD 需要面临的难题是一桩接着一桩:

  • 失去游戏玩家的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支持 AMD 技术的开发者。比如不再优化的 AMD Mantle API,尽管 AMD 承诺一直支持 Mantle,但开发者们已经不再关注。与此同时这也带走了 AMD 长期以来的竞争优势。
  • AMD 显卡的加价销售并没有给 AMD 公司本身带来任何额外利润,这些多余的收益全被 Neweggs 之类的「黑心」商家攫取了。除此外,虚高的售价破坏了 AMD 原有的声誉,它不再被经济型消费玩家视作同盟,买不到实物也等于将这批用户推向了竞争对手的怀抱。
  • 当数字货币泡沫的出现开始影响显卡销售时,二手市场也涌现了大量 AMD 显卡。不仅仅有 eBay 和 Craigslist 这类的网站出售库存显卡,各大著名电子零售店都在贩卖「官翻」旧显卡。这也说明一旦 AMD 控制不了价格,玩家们宁愿抢购二手显卡也不愿意去购买当下根本买不到手的昂贵新显卡。

英伟达开始对打价格战

所以英伟达才得以从 AMD 打出 R9-290X 这张价格战王炸的战役里幸免于难。在不久后英伟达发布其 Maxwell 架构 GTX 9XX 全系列显卡时,他们也用价格狠狠虐了一把 AMD。

发布 GTX 970 时英伟达公开其 330 美元定价着实惊到了业界所有人。当时人们都认为 GTX 970 作为 GTX 770 的继任者价格也会一如既往定格在 400 美元的区间。英伟达 GTX 970 的性能接近 AMD R9-290 但价格却便宜接近 100 美元,这让 AMD 不得不为了减少库存而大幅降价 AMD 显卡。

显而易见,英伟达这次能将价格压得如此之低是玩了一些小「花招」的。显卡发布之初,英伟达的 GTX 970 及 980 并不捆绑销售,而且 GTX 970 也没有现货。英伟达宣传新显卡拥有更优秀的散热以及更低的功耗,承担这些宣传后果的却是 AIB 等一众合作商,后者帮英伟达解决了散热设计及低功耗的实现。从近日英伟达针对 GTX 1080 及 1070 的定价完全可以看出当年对 GTX 970 及 980 的定价就是为了打压 AMD 而实行的临时举措。如今 GTX 1070 的售价已经几乎回到了每年次旗舰标准的 400 美元定价区间。

而就是在这段时间里,AMD 和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开始发生急剧变化。游戏玩家纷纷跳转英伟达阵营,并开始扎根这个绿眼睛的品牌。

负伤累累却一错再错……

自 R9-290X 登场后 AMD 接下来又断断续续发布了一系列显卡,但其中 R9-285 的发布实在是 AMD 的一步差棋。它看似是 R9-280 或 R9-280X 的继任者,但性能却 PK 不过它们。原本这些都可以等到 R9-380X 发布就解决的。

个人以为,AMD 也许遇到了产能问题导致其无法再发布全功能 Tahiti 核心显卡。希望 R9-380X 发布是能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仅仅只是推测。

R9-285 原本可以称得上不错的显卡之选,但考虑到其性能并未优于前作,而且定价方面英伟达又再一次出来搅局,R9-285 仿佛成了一个笑话。发布时定价 250 美元,比英伟达原本应该定价在 400 美元区间的 GTX 970 低不少,按理说好好卖并没有什么问题。但 330 美元的 GTX 970 定价一出显然抢了不少应当属于 R9-285 的风光。

不仅仅 R9-285,AMD 向高频宽存储转型投放的 R9-Fury 系列显卡在口碑方面也反响平平。虽然 AMD 的显卡依然能与英伟达的高端系列一较高下,但很明显仅仅赢下旗舰显卡的战役对下滑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很大帮助。同时,大规模重命名上线的 R9-3xx 系列由于针对现有显卡升级微乎其微所以市场反馈更加平淡。

份额下降但还未退出市场

AMD 将大部分研发精力全部投放在了一小块蛋糕上,而其主攻的这些领域正是 AMD 的救命稻草。AMD Crimson 显卡驱动的出色表现为其赢得了不少品牌青睐。同时,AMD 已经说得很清楚,就像其 CPU/APU 生产线全部往 Zen 架构迁移一样,显卡生产线也会全部往接下来即将发布的也更有竞争力的 Polaris 架构转移。AMD 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更新换代,现在看起来新架构已经足够成熟了。

但英伟达并没有坐以待毙

英伟达这几年显卡老大的地位牢不可破,但它并没有止步于此。

英伟达的 Maxwell 架构大幅提升了显卡性能,这使得其旗下的显卡在过去两年里不仅成为了台式游戏玩家的选择,也帮助公司提高了在笔记本显卡市场的地位,还获得了诸如 Alienware Alpha 等迷你游戏台式机的青睐。

Alienware Alpha

同时英伟达还在不断利用这种自身优势,换句话说,也不得不这么做。AMD 已经开始将自己定位在 VR 游戏玩家的首选显卡。而英伟达即将推出的 Pascal 架构则旨在向 AMD 发出反击。这对 VR 玩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可以让 VR 硬件设备比之前稍微便宜那么点。同时,AMD 还取代英伟达成功搭上 Apple,成为 Apple 全部产品线的显卡提供商,相信 AMD 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将随着 Apple 的销售水涨船高。

战争并未结束

一系列偶然和必然的失误将 AMD 从之前与竞争对手相当的位置逐渐拉下马来,但是必须认清的一点是:这只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并不是说 AMD 就已经无力回天。

英伟达的确已经拿下了显卡市场,他们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没有人可以否认,而且英伟达似乎也有信心一直保持领先。但要想见真章还待接下来的时间才能揭晓答案。如果 AMD 的 Polaris 架构显卡能与英伟达的 Pascal 一战,AMD 的 Zen 核心 CPU 又能与英特尔接下来的新产品比一比,那么最终 AMD 的成功回归也不会是虚妄。

然而,如果 AMD 两边分开交火却两边同时疲于应战,那么最后 CPU 与显卡只会成为公司内部彼此消耗的负累。如若 AMD 无法重新夺回相当份额的市场,新产品竞争力不足,它还是只能再走一遍研发用更新的架构和技术来替换现有产品。要是这之后新一轮产品发布 AMD 依然无法取得消费者的喜爱,到那个时候 AMD 现在还只是谣传的收购便会成真,最终落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本文来源: forbes 译文创见首发 由 TECH2IPO/创见 emmabee 编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