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AI大赛挑战余震震源捕捉 它能让地震对我们的伤害更小一些吗
5 月 23 日,在云栖大会·成都峰会上,中国地震局联合阿里云天池平台,启动首个地震 AI 大赛——余震捕捉 AI 大赛。大赛向全球发出邀请,聚集全球工程师的智能算法,向余震震源的定位捕捉发起了挑战。
「地震中每 1 秒都是更深的绝望,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科技能够帮助人类更快地找到受灾区。」9 年前在汶川余震废墟下度过 27 小时后幸存的张先生,曾向记者表示过这样的愿望。
9 年后的今天,张先生的愿望正在走进现实。阿里云联合中国地震局,本次天池大赛将提供四川地区 10 个地震台站、汶川大地震前后 5 个月的地震波形数据。参赛选手通过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自由选用算法,检测出中小型余震的信号,以最快的速度确定余震震源。
「用人工智能检测余震震源,是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尚未触及的题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房立华博士说道。「主震的震中位置不一定是极震区,破裂面上余震分布密集地区往往也是重灾区。我们希望通过天池大赛,实现余震的快速、准确检测,提高余震的实时监测水平,制定更高效的应急救援方案。」
阿里云数据挖掘专家宋宽表示:「一次强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前几天时间里,由于余震数量多、发震间隔短、波形重叠事件交叉严重等复杂性,如何快速、准确识别、定位尽可能完整的余震事件序列,是一个世界级的科学难题。这对参赛选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阿里云天池平台是全球最大的大数据赛事平台。此次大赛第一赛季总奖金池共 35 万,天池官网将于 5 月 23 日开放报名。冠军团队除了能得到奖金,此次大赛结果还有望在直接用于地震局业务系统中应用。
此次比赛将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团,为大赛提供学术支持,并参与赛程中的关键赛点,提供专业的地震学领域的指导及评判。此外,大赛获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等指导和支持。
据了解,2016 年 10 月,阿里云和地震局就已有合作。地震局利用阿里云的批量计算和对象存储服务解决了噪声互相关计算中计算瓶颈,使原来耗时近一年的计算任务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完成。成为中国地震局使用云计算的第一次尝试。
而此次阿里云和地震局的再次合作,旨在通过天池余震捕捉 AI 大赛让余震监测「人工智能化」。据悉,川滇地区中强地震频发,人工检测余震是地震工作者人力难以负荷的一项任务。以汶川地震为例,大地震发生后的 9 年期间每年仍能监测到上万次余震活动。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房立华博士表示:「我们希望这次跨界的探索和尝试,能够在灾难发生时帮助人类争取时间。利用计算能力,追求无法计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