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创业路》:成功创业者兼投资人创业经验谈

TechCrunch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想象你的公司在业务冲刺阶段出现了资金链断裂,而且你的投资人拒绝继续注入资金。你的朋友和你最信任的顾问都建议你放弃这家公司,不过你还是想为筹集资金做出最后的努力,所以决定让这家公司上市。

你几乎肯定自己的公司到了路演的时候会完全破产,这样的话你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你只好鼓起勇气,一个接一个地向银行家求助,还时刻关注自己的手机,期待着一通似乎永远不会到来的电话。不过电话始终还是响起来了……

然而电话的内容并不是关于你的公司,而是关于你的家庭——对于你来说,这是世界上唯一比你的公司更加重要的东西。你的妻子出现了药物过敏反应,并引起了呼吸停顿。在这个时候,你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害怕,所有对你重要的东西都在离你而去。这就是本·霍罗威茨(Ben Horowitz)的故事,写在了他的新书《艰难创业路:在重重困境中建立一家公司》(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Building A Business When There Are No Easy Answers)之中。

当我刚听说霍罗威茨正在写一本 书 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丈夫。出于工作的原因,我非常了解企业创始人的艰辛,但是看完苏内尔(Suneel) 创办Rise 的故事之后,我认识到了创业过程可以造成的多么沉重的心理负担。

我已经尽量表示出自己的支持,但我知道苏内尔在听到有人能够挺过这么多困难之后,肯定会感同身受。这就是为什么他和很多其他的创业者们都非常依仗霍罗威茨在博客圈中分享的日志。

大概在去年的时候,有一位出版商找到了霍罗威茨,尝试说服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本书。出版商认为如果他做到了,这本书将与其他强调如何成为一位CEO的书籍很不一样。首先,他写这本书不是为了赚钱,他将会把这本书的收入捐献给在美犹太人世界服务组织( American Jewish World Service ),支持该组织在帮助全世界的女性争取基本权益方面做出的努力。

另外,在管理建议书籍方面也缺乏这样的作品。霍罗威茨在一次采访中向我表示,他从一本书中获得了许多的灵感,就是由英特尔的前CEO兼总裁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编写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特种经理人的培训手册》(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How to Exploit the Crisis Points That Challenge Every Company)。霍罗威茨发现自己可以拓展格鲁夫在他的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讨论企业家可能会真正遇到的问题和事件。

他在访问中向我说道,“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写出一本管理方面的书籍。因为市面上实在是太多这样的书了,人们对这些书的评价都差不多,而且这些书都是一样的——它们给出了一模一样的建议。就像是那些减肥书籍都会说,要摄入更少的卡路里,要多运动这样,每一本书都有着同样的结论,所以我不想写出一本这样的东西。不过我经历过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我真的觉得这个领域还缺少这样一本书——能够讲述创业者遇上诸事不顺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状况,还有怎样才能扭转乾坤。”

霍罗威茨的这本书首先让令我折服的一点是,他开诚布公地写出了自己作为工程师、创始人和丈夫等角色时所犯过的错误。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对于一个拿着10亿美金离开惠普公司,而且现在拥有一家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的人来说,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奋斗和创业经历也算不上什么难事。不过当你读完霍罗威茨的故事之后,你可以感受到他在诚实背后的真诚。而我的感觉就是,他的诚实有一部分是他的自我反省,另外一部分是他与生俱来的,并渗透到了他的著作里面,因为这是他长期以来的一个特点——不知道这算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霍罗威茨在开头的几个章节中为自己的故事做出铺垫,他成长于伯克利(他的父亲是保守派作家和政策游说者大卫·霍罗威茨),与妻子费利西亚相识于洛杉矶,然后开展自己的事业。他带读者走进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开端,他那时只是NetLabs的一位低级工程师,还讲到了他为自己未来的企业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他的合作伙伴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

霍罗威茨非常深入地讲述了Loudcloud以及它的子公司Opsware背后的故事。到了这部分,霍罗威茨就开始传授大量关于如何做好CEO、经理人和创始人的知识。Loudcloud和Opsware的创业道路对他来说一点也不好走。实际上,霍罗威茨所描述的这段历程,从某些地方来看真的是一场浩劫。他在书中回忆起Loudcloud出现资金枯竭,然后公司决定进行IPO,因为他的私人投资者不愿意再注入资金。

霍罗威茨说他在路演的时候觉得公司肯定要倒闭了。而正当他到处游说资金的时候,他的妻子费利西亚出现了上文提到的严重健康危机。这些困难导致了他筹集资金所花费的时间跟得到的结果不成比例,不过惠普在2007年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Opsware。

在铺垫完背景之后,书中接下来内容主要围绕着建议展开,霍罗威茨还在其中分享了在不同时期自己经历过的趣闻轶事。他还在不同的章节中穿插了Nas、The Game等说唱歌手的歌词。显然这不是传统的“如何做好一个创始人”的建议。他尝试解决的是企业家们真正会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因为这些都是他一路以来向自己的导师请教和自己解决的问题。

例如,他花了整整一个章节的内容来讲述如何解雇员工,还有另外一个章节讲到了什么时候可以从朋友的公司挖角。霍罗威茨还提出了如何最小化办公室政治,如何建立头衔体系和评价绩效,如何培训员工,以及如何分辨产品经理的好坏。

不过霍罗威茨独特的地方在于,他针对CEO和创始人提出了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缺陷方面的建议。这些是每个CEO和领导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有时候这些才是他们最可怕的敌人。正如霍罗威茨在书中所说的:

到目前为止,对我来说最难掌握的CEO技能是管理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跟保持心理健康相比,组织设计、流程设计、绩效指标、人员招聘与解雇这些都是相对容易掌握的技能。我觉得自己经历的过程十分艰难,但我还不够坚强,我是一个软弱的人。这么多年以来,我跟数以百计的CEO交谈过,他们都有同样的经历。然而很少人会讨论这个问题,而且我从来没有在书上看到过这个话题。这就像管理学中的搏击俱乐部:关于CEO精神崩溃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谈论精神崩溃。我甘冒奇险要违反这一神圣的准则,我会尝试描述这种心理状态,并向大家提供一些对我来说有帮助的技巧。最后,这是每一个CEO都要面对的最为私人,也是最重要的战斗。

霍罗威茨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也讲述了他作为风险资本家的职业生活。他还讲到了与安德森一起成立A16Z的故事,他的公司专门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作为风险投资人背后的原因,以及他在风投界复制CAA(创新艺人经纪公司)模式的方法。他详细讲到了他跟安德森是如何将公司分割成不同的网络的,这个网络包括大型公司、执行人员、工程师、媒体与分析人员、以及投资者与收购者。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本书在众多的商业指南书籍中脱颖而出呢?霍罗威茨有很多建议其实都是来自比尔·坎贝尔(Bill Campbell)——一位像导师一般的人物(他是多家技术名企的 创业导师 ),他不仅将宝贵的创业建议传授给了霍罗威茨和安德森,硅谷有很多顶尖CEO都向他讨教过,这些创业建议也因此得以影响到世界各地的企业家们。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霍罗威茨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他只是分享了自己运营一家创业技术公司的独特经验。如果你没有想过成为一个组织机构的创始人、CEO或者高级领导,那么这本书可能对你没有什么帮助。

虽然这本书还是有一些乏味的“如何XXX”部分,但霍罗威茨在里面添加了一些趣闻轶事。霍罗威茨的展望和建议,跟你在华尔街能够找到的观点之间真的不会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本书中有一个章节的标题是“挣扎”,这个章节会给创始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同感(该章节出自霍罗威茨在2012年为TechCrunch写的一篇文章)。他在书中并没有可以去粉饰任何东西,因为他比大多数人都要清楚知道,创业者的道路困难重重,还可能会造成极大的痛苦。我可以肯定霍罗威茨的这本书会成为创业公司信奉的真理,他的故事是已经证明这一点了。(译:consideRay)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