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浏览器的周期律
编者按 : 卡尔·马特森(Karl Mattson)是 遨游浏览器 国际业务副总裁。
浏览器市场的大战总是存在周期性。最初,一到两款浏览器主导了市场,随后,多家强大的二线浏览器开始兴起,而越来越多的小型浏览器厂商也在发展。我们正处于后一阶段的过程中,多款新的浏览器即将发布,其中包括微软的 Project Spartan ,以及来自 Opera 前首席执行官谭咏文(Jon Stephenson vonTetzchner)的 Vivaldi 。
尽管 Spartan 和 Vivaldi 是最受关注的新浏览器,但其他多款小众浏览器也即将发布,或是正在开发中,其中包括来自 BitTorrent 的 Torch、强调隐私保护的 Epic、突出速度的 Nitro、能快速启动的 Slim,以及采用极简设计、以搜索为导向的 Lightspeed。此外,中国市场也有多款用户数庞大的浏览器,例如 PC 端的 360 安全浏览器、百度浏览器、搜狗浏览器、UC Web 浏览器,以及猎豹浏览器等。
小众浏览器的发展阶段通常会持续 4 年,这意味着我们将在未来 18 至 24 个月内迎来小众浏览器发展的顶峰。随后,我们将再次进入巨头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将被 Chrome 和火狐主导,而其他一些基于 Chromium、专注于解决小众问题的浏览器将满足长尾需求。
如果希望理解为何浏览器市场会出现这样的周期律,那么我们需要看看驱动浏览器行业发展的两大因素。从浏览器发展的早期阶段到现在,这两大因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就是浏览器的开发成本和商业模式。
第一次浏览器大战
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浏览器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例如,你需要开发自主的渲染引擎),这使得行业有着较高的壁垒。从 1998 年至 2004 年,IE 和网景/火狐主导了市场,将浏览器市场的创新限制在了为 IE 和火狐订制皮肤等活动上。不过,随着开源渲染引擎 WebKit、V8 JavaScript 引擎,以及 Android 的开发和发布,情况发生了改变。作为一个开源项目,WebKit 已经被苹果、诺基亚和谷歌选择。
2013 年,谷歌决定 在 WebKit 的基础上开发自主的开源渲染引擎 Blink ,从而加速了行业整合。
从架构上来看,Blink 是一款更好的渲染引擎。此外,由于其代码不再需要像 WebKit 一样支持多种不同的架构,因此其内部创新变得更简单、速度更快。不过,Blink 也带来了很不利的一点,即进一步导致了技术被单一公司所主导。这一次是谷歌。
例如,Blink 团队的开发将会使这款产品更加适合谷歌的产品生态系统,而我们对此束手无策。不幸的是,开发自主渲染引擎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大部分公司都无力去做这样的工作。因此可以认为,WebKit 的开源项目促进了浏览器技术的垄断。
目前,只要使用 WebKit、V8 JS 引擎,以及自主的界面设计和小功能,即可开发出一款新的浏览器。Android 和 Chrome 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竞争。这意味着许多小团队也可以开发出速度很快、稳定,并支持所有主流网页标准的新浏览器。WebKit 和 V8 培育了大量的桌面和移动浏览器,但这些浏览器最终的生存取决于谷歌对开源技术的承诺。这还带来了一些基于 Chromium、更加小众的浏览器。最终,行业的主导者遭遇的竞争变得更少。
谷歌正在进行投资,使 WebKit 和 V8 成为最佳的网页浏览器引擎。因此,不借力这样的发展似乎不可理喻。例如,2013 年,Opera 宣布,将把所有浏览器产品转向 WebKit 引擎。在这样的情况下,浏览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将被巨头所占据,而多款小众浏览器将争夺不到 5%的市场。更讽刺的是,这样的整合正是由于开源运动的发展。
另一些改变也限制了浏览器的传统商业模式。浏览器厂商需要从新的角度去审视,除了搜索推荐之外,如何利用庞大的用户基数去获得收入。从 2005 年至 2012 年,网页浏览器的商业模式大多如此:
- 第一步:开发浏览器,或是为浏览器换皮肤
- 第二步:吸引一些用户
- 第三步:进行搜索合作
- 第四步:利用浏览器给合作伙伴带来的搜索量赚钱
这样的局面已经改变。巨头正在收紧在搜索推荐方面的支出。一些搜索引擎已经不再与第三方浏览器进行搜索合作,因为这些搜索引擎的规模已经很庞大,而自主浏览器已带来了足够多的搜索流量。此外,它们也不希望给竞争对手产品带来收入,从而帮助对手壮大。
解决浏览器业务这一问题的唯一方式在于,通过新的嵌入式内容、服务、电商和游戏来提高浏览器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LTV)。换句话说,浏览器将从最简化产品转向功能更丰富的网络客户端。这将类似于浏览器出现之前早期的网络客户端,例如 AOL 和 CompuServe。这实质上是整合了原生内容、社区和商务活动的浏览器。
未来 18 个月
那么,未来浏览器市场将会如何发展,例如 2016 年 7 月时?越来越多浏览器将服务于小众需求,而这些浏览器也将采用多渠道的营收战略。二线的通用浏览器数量将减少。Chromium 将成为事实上的浏览器平台。垄断将会全面到来。
不过,这样的预测中仍有两个重要变数:其一是物联网,其二是新兴市场带来的影响。物联网的发展加强了网页浏览器的地位,浏览器将成为统一的平台,通过 HTML、CSS 和 JS 来整合多种类型的网络接入。在物联网的驱动下,浏览器将成为不可见的实体,更多地扮演一种平台的角色,以容纳多种网页应用,而不仅仅是以往简单的互联网入口。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未来的浏览器看起来将类似操作系统,但实际上仍是一个平台。
此外,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浏览器的垄断是否会出现在印度和印尼等新兴市场。看看中国市场的情况即可了解大概。在中国,目前至少有 5 款主要的 PC 浏览器为 5 亿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尽管美国的巨头仍出现在这一名单上,但其中也有多家小公司。而看看印度,UC Web 已经在印度的 Android 浏览器市场取得了很大的份额。这是我喜欢网页技术的原因:带来变革的机会永远存在。
翻译:维金( @LiWei )
The Evolution Of The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