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应用市场并非赢者通吃
编者按:阿纳米塔·班纳吉(Anamitra Banerji)是Foundation Capital的合伙人,在那里他专注于投资消费及营销技术层面的初创公司,他投资了Kik并担任其董事会成员。他是Twitter的第30位员工、第一位产品经理,他从零开始创建了Twitter的广告产品Twitter Ads。
像我这样的人,每天或者每周都会使用多种通讯应用——而且使用情景不仅只是打字。我的同事、朋友及家人偏好于不同的应用,我也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着每一个应用。尽管某些通讯应用在特定地区更具优势(比如韩国的Kakao),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块赢者通吃的市场。
没错,很多人认为最终我们都只使用一到两个主要的通讯应用,达到一定规模的经济也将推动该领域的整合。Facebook收购WhatsApp除了整合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sApp*以外,更像是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回击。
SoftTech VC的投资合伙人查尔斯·哈德森(Charles Hudson)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为何通讯应用市场并非赢者通吃,我们来看看他给出的四点主要理由。
不同的应用中,我们有着不同的角色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办公室开会时与在酒吧里跟老朋友聚会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性格并不相同。不同的朋友圈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圈内笑话,我们跟他们聊天时就会因地适宜地选择聊天的内容以及口吻。我们在不同的应用下产生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在同一个应用下的在不同的群组中,我们表现出的人格角色以及我们生成的内容有时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
但Facebook试图引导我们将个性压扁成单一的身份。那只是真实的你的10%。你性格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得到体现。于是通讯应用(以及其它服务)填补了这片空白。你在不同的应用中发布的内容反映出你对应这一应用的角色——用iMessenge与同事沟通时你是一位职场人士,用Facebook Messenger和老同学说笑时你又成了一个开心果。
我们使用多种通讯应用,原因在于它们反映了我们不同的社交圈,不同的人格角色,以及我们发布的各种各样的内容。
不同的朋友圈中,我们使用不同的应用
换而言之,每一个通讯应用都代表不同的朋友圈。朋友们用什么应用,你就跟着用。如果你十几二十岁,或者有上学的朋友或家人,你会用Kik。与海外家人聊天,你会用WhatsApp。与同事沟通,你会用iMessage。对于Facebook好友,你会用Facebook Messenger。对于Twitter粉丝,你会用私信。无论这些圈子是否相互重叠,发送消息的人用什么应用发,收到消息的人就会用这个应用回复。这没什么大不了。
如果说Google社交圈(Google Circles)哪一点做对了,那就是我们的朋友网并不是一个超级社交网络。相反地,我们有意识地把他们划分在不同的心理圈中,并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然而,Google在另一点上搞错了,我们并不会把所有的圈子都放在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上,我们也不想花大力气来把朋友归入不同的圈子里——实在太麻烦了。不过要是预先替我们创建好圈子的话,我们也会使用。某个好友圈其实都会偏好于使用某个应用或者某些应用:对我来说,不同的通讯应用本质上也就是不同的Google社交圈——只不过来自不同的公司,成员列表全部由好友创建并维护。
不同的应用间并不存在什么认知分歧
每个桌面社交网络都有着独特的用户体验,上手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大多数通讯应用(无论是应用间有多少差别)都有着看起来差不多的短信功能。非常简单,输入文本,选择好友,点击发送。所有的应用都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并不存在什么学习时间、上手时间或者认知分歧。再说,访问手机通讯录就搞定了一切。
与上手一个通讯应用很容易一样,停止使用它、切换到另一个也很容易。原因是用户忠诚度不高——只要你收不到好友的消息,你就会停止使用这个应用。正因为如此,通讯应用不断加入语音、视频、游戏、阅读、浏览等等服务来吸引用户。
通讯方式也在不断地进化
人类通讯的方式一直在进化,也将持续进化,直到能够完美模拟面对面的交谈。世界上所有智能手机上数十亿跳动的拇指,在可视化通讯面前都只是小儿科。
科技圈中关注移动通讯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们应该都知道,这块领域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实施更新、更好的想法,从各种不同的新方向上都可能取得成功。
*我在印度的表弟计划去珠峰大本营旅行。他将会从尼泊尔的卢卡拉开始攀爬,那里的机场很难着陆,经常风雨交加,还有一小段跑道在悬崖边上。他在手机上给我播放了一段飞机着陆的视频。然后翻阅了朋友们发布的一些帖子、图片、视频以及笑话。我看了一两分钟后,才醒悟过来原来我是在他WhatsApp里浏览,并不是在看他的Facebook动态。对于我表弟和他的朋友而言,WhatsApp就是Facebook。(译:顾秋实)
Messaging Is A Winner-Take-Some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