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电影展示了乔布斯神性的暗面
编者按 : 文章不代表 TechCrunch、TechCrunch 中国、动点科技的观点与立场。
10 月 9 号在北美上映的《乔布斯传》到现在都没有在中国公映,一个确定的上映时间也没有,或许就根本没有送审,不知道这部让苹果高管、乔布斯遗孀气得跳脚的“正版”乔布斯传,在公映的时候受没受到来自苹果的压力,毕竟在面世之前,它已经经历了更换电影公司、更换导演、更换主演等重重风波。
不过,在《乔布斯传》在北美公映之前,我就非常不希望这部电影在中国公映。我害怕破坏力更大的电影版会掀起比几年前文字版更严重的“狗屎”风潮,让更多连书都懒得读的自命不凡的老板甚至产品经理都可以对着设计师程序员来一通吹风机,好像得到了远在大洋彼岸亡魂的真传。
事实上,看完《乔布斯传》,我非常愿意让这部电影进入中国,因为这不是鸡汤片,和成功学也毫无关系,如果非要学点什么,那一定是“不要成为乔布斯”。
《乔布斯传》编剧艾伦·索金笔下的科技大佬几乎都不是我们认知中美好的形象,和华裔老婆一起向外界展示着“慈善世界和平”的扎克伯格,在剧中被索金借他前女友(鲁妮·玛拉饰)之口形容为“Asshole”。这一次,索金更是用业界公认的老好人、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塞斯·罗根饰)的嘴,说乔布斯“不懂代码,不会设计,只能嘴炮”,这句话我印象中并没有收录在沃尔特·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里,应该是索金为体现戏剧张力从互联网上“借鉴”的台词。
虽说如有雷同纯属虚构,但“乔布斯不懂技术”的争议确实一直围绕在乔布斯的生前和身后。不过,我个人认为就算乔布斯是个身先士卒的码农或者设计狗,也不会影响他后来的领导力,这些技能就和希特勒的绘画天赋一样,可有可无也无足挂齿。
话说远了,乔布斯过世之后,除了这部,还有两部在大荧幕公映的乔布斯题材电影,第一部在国内公映过的“盗版”乔布斯,是典型的美式无聊故事,结构非常简单:青春、磨砺、出奇迹,而第二部《乔布斯:机器中的人》则是一个相对左倾的乔布斯独立纪录片,赶在第三部正版乔布斯公映之前上档,同样收获了苹果高管的痛斥,这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部电影也相当有料。
iPod 让苹果再次变得时尚,和英特尔的合作让 Mac 个人电脑走上了新的阶段,iPhone 改变了一个时代,iPhone 4 造就了乔布斯这个当代之神。令人欣喜的是,第三部《乔布斯》避开了前面说到的所有关键时间点,而是选择了乔布斯在 20 世纪末期并未封神甚至带有失败色彩的三场发布会(Macintosh、Black Cube、iMac G3),通过一系列的冲突把他的过去串起来。
可以肯定的是,这三场发布会和中国人对苹果的认知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并不会让中国观影者产生多大共鸣。电影把发布会之中的精彩尽数略过,想体验 1984 广告初登场,或者 Macintosh 说 Hello 的粉丝要失望的。相反,发布会之前后台准备时的争吵和退让被编剧拉到无限长,更有意思的是,每场发布会之前的冲突在解决后,就在观众期待一个神采奕奕的乔布斯上台的时候,镜头一转又到了下一个发布会的后台,又有新的问题等待着乔布斯和相同的那几个人。
乔布斯魔的一面在迈克尔·法斯宾德的演绎下让我产生了强大的信服感,两个小时里,乔布斯不断用 f 字头挖苦讽刺他的男女雇员、给他生下女儿的前女友、老友沃兹、卖糖水那位,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对细节过分要求的完美主义者,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乔布斯就在这跨度 14 年的三场发布会中与自己进行妥协和不妥协。
两小时不断地冲突和闪回让《乔布斯传》的观影历程非常疲惫,最后成了法斯宾德的个人秀,作为观众,我好像也体验到了“乔布斯作为人”的一面,他可以疲劳、无助,也可以狠毒无情报复心极强,随便开除员工,威胁自己的前女友,对自己的私生女 Lisa,他阴晴不定的反应——他本来不就是个神魔一体的人么?
无论如何,一部能让你知道“不要成为乔布斯,也不要试着成为他”的乔布斯电影,至少比哄骗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能力要美好一些。
对了,导演是丹尼博伊尔,导过猜火车、贫民窟百万富翁、惊变 28 天,还有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总体来说不是一个风格特别明显的导演,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