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和Secret等应用不是社交网络的丧钟而是未来

TechCrunch  •  扫码分享

如果说人类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人类有因地制宜的能力。给我们一个工具,我们人类总能找到它的用处。我们利用互联网重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的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我们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迁移到网上的门户网站之后,我们又开始使用互联网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于是,我们搭建了找工作的平台、交友平台,以及一个约会平台。后来,我们又建立了Twitter这样的实时状态更新系统。

正是这些系统,以及后来诞生的InstagramPath等移动应用,永久的保留了我们的数据。然而,人类也因此变得更加陌生,当我们在这些平台和应用上与他人交流时,参与交流的是我们精心构建的是一个更加抽象的自己,而非真实的自己。我们在上面展示着自己希望别人看到的一切,好让别人觉得我们混得比他们更加成功。因此,这些社交平台和应用最终变成了珍娜·沃瑟姆(Jenna Wortham)所说的线上“ 名利场 ”。

最近,而且已经有一阵子了,在周末浏览别人在社交媒体主页上的在线生活,已经成了一种潮流,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也就是担心成为 FOMO 一族(Fear of Missing Out,错过恐惧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证明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是最新的,也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和其他人有共同语言;“瞧,那谁去达沃斯论坛了,还有那个谁也去了火人节,还有那个谁在旧金山的海港划船呢。而我呢,我又来参加Netflix吃货节了!”

然而,现实一般都比较残酷。很多人其实都是一边浏览别人用Instagram照片精心设计的 美好生活 ,一边处理着现实生活中各种琐碎又不可避免的无聊小事。

不过,这个周末有点不一样。我的熟人和朋友中有70多个人注册了一款名为 Secret 的应用,这款应用与另一款名为 Whisper 的应用有点类似,只是前者调用了你手机上的通讯录。Secret上的氛围与其它浮夸的社交应用很不相同,虽然使用该应用的人与其它社交应用的用户基本上是同一批人。

在 Secret 的动态上你看不到Pac Heights别墅的照片,也看不到别人拍的晚餐和香槟图片。事实上,这个应用的氛围要更加阴郁一点,因为很多匿名用户都在上面承认自己其实很孤独。

噢!也就是说,Secret更像是现实生活!音乐记者和传奇的Lester Bangs乐评人菲利普·塞默·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曾在“ 几近成名 ”中打趣的说,“在这个破碎的世界里,唯一真实的东西的是我们落魄的时候与别人分享的东西。”

唯一正常的人是那些你不认识的人。

事物的表象并不能代表其背后的本质。你可能是奥斯卡奖得主,同时也可能是瘾君子。也许,你刚刚用Instagram分享了你与别人在旧金山的天际线游玩的照片。然而,过了一会儿,你或许就在Whisper和Secret说旧金山不好玩,真希望能与别人在别的地方玩。

使用Instagram的“Sutro”滤镜制作一张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日落照片,与分享一张记录你肥胖的体态的图片,并表达自己的失意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尽管这两件事都是人类经历的一部分,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天差地别。

事实上,我们都需要这种情感宣泄,教堂提供的忏悔服务和认知行为治疗服务都证明了这个市场的存在。在考试之前,将你的焦虑写出来有助你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睡觉之前,说出自己内心的忧愁,可以让你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时不时在公司的角落拿你的奇葩同事开玩笑,也能提升你对其的容忍度。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发表的东西不会被永久保存,或者不会被公开,我们就会觉得更加自由,从而变得更加真实。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保证这些数据不会在未来当我们决定改变自己的时候,变成我们的负担和尴尬的记忆。青少年用户尤其钟爱具有这种非永恒性质的社交应用:他们可不想那些记录着自己14岁时愤青模样的数据成为永恒。

因此,Secret或Whisper,以及Snapchat和Confide等其它试图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连接方式,复制到网上的应用并不是 社交网络的丧钟 。恰恰相反,这正是社交网络的未来。

互联网要学会忘记一些信息,或者从一开始就不要记录某些信息。(译:牧码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