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 Comments:代表正义消灭网络喷子

套用一种常见的 网络喷子(Internet troll)句式 :“网络评论是自希特勒以来最糟糕的事情”。我的意思是,它们很糟糕,非常糟糕。不,它们糟糕透顶。
我们目前遇到的网络评论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负能量和污言秽语正在掩盖或阻隔其他一切声音。
作为一名在线作家,当你发现自己文章下面的评论都是点点鼠标致富之道的垃圾信息或者尖刻、愚蠢和宣泄暴力的言论时,你就会知道互联网的标准读者反馈结构存在重大纰漏。
老天,科技界必须找出更好的办法!
我的意思不是完全关闭评论功能——尽管越来越多的网站正在那样做,其中包括一些媒体公司,他们显然缺乏资源和/或意志力来有效地监管网络那些沉渣泛起的言论。
关闭评论是在向网络喷子投降。
尽管万马齐喑可能要比网络喷子那些讨人厌的话更让人愉悦一些,但那同样意味着你迫使真正有意参与话题讨论的读者噤声,而这些人可能有一些有趣的话要说。因此,关闭评论就让你失去了发展读者社区的机会。
当然了,媒体公司可以把评论的重担交给社交网络——即把评论功能外包给 Facebook 和 Twitter,因为媒体公司的内容最有可能被分享到那里去。不过, 随着更多网络用户的注意力被导向社交技术平台 ——尤其是这些占据主导地位的平台制定了 更具控制力 的 媒体/内容分发战略 ——外包评论可以说是非常短视的思路。
在网络内容发布时移势易的情况下 ,那些面临重重问题(包括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变成大路货,以及基于广告的商业模式遭到攻击)的媒体公司,他们真地应该有新的动力去保留和维持自己的强大品牌形象。要做到那一点,媒体公司必然需要一个参与度很高的社区。那么,你如何让更多的人跟你的内容进行互动呢?你需要让他们的声音作为你价值主张的一部分被大家听到。
于是乎, Civil 踏足到陷入困境的网络评论领域:这家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阿佳·波格丹诺弗(Aja Bogdanoff)曾是一位在线论坛的版主,她厌倦了对抗源源不断不受管制的网络评论。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一款评论插件,它要求用户在一个以文明和质量作为准入标准的框架内参与互动,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公开发表评论。
她认为,数字化服务利用人力来评估评论内容的可接受度(通常是在事后),这种现行模式“并非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其结果呢?好吧,结果是明确的……欢迎来到“喷子镇”。
那么,你如何确定评论的文明程度和质量呢?让读者当裁判,也就是把审核评论的工作众包出去。Civil 采用的模式是,用户在发表自己的评论之前需要对其他三则评论进行审查。
Civil 的系统还要求,评论者在把自己的评论提交给别人审查(以及公开发布)之前进行自我审核,以此来有效地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论。
这些额外的步骤是否会造成整体评论数量减少呢?Civil 团队表示,他们目前只看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影响,称用户在测试过程放弃评论的比率是 6%。
在使用 Civil 的系统时,用户也会基于自己在评论平台的言行累积文明积分,这被用来在某些特殊场景中控制用户的评论权限(比如,参见下文关于 Civil“围城模式”功能的介绍)。
从技术上来说,这真的是非常简单的创意——它是如此简单,以至于你会好奇,为什么以前没有人做过这件事。不过,这个问题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更有趣的想法:糟糕的网络评论其实是忽视的副产物,是轻率设计和不做(或少做)投资的直接后果。就像是杂草生长在无人看管的园地里,如果你不为庄稼创造好的条件,除了长草还能有什么呢?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当我向波格丹诺弗提出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时——即,“为什么以前没有人做这件事?”——她回答说,“很多科技公司现在并不把内容看成自己的责任。他们提供了工具让网站站长开启评论功能,但当有人评论时,他们却说要看版主的了。那么,找人对评论内容进行审查就成了网站站长的责任。很显然,他们的精力够不上。”
“我认为,技术可以做很多事来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在线互动方式。”她补充道,“我对其他公司为什么没有做这件事有很多理论,但我不确定答案是哪个。”
Civil 在后端还使用了一些特别的算法,以确定哪些读者去审查哪些评论。所以,这套系统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我们负责选择评论,所以它并不是一场人气竞赛。”波格丹诺弗解释道。
她不愿透露这些算法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因为任何评论平台都需要警惕网络喷子利用人海战术戏弄其工作机制(比如说,“玩家门”事件中那些经过协调的评论攻击)。但她倒是说,Civil 的算法涉及到考察“一个人的行为”。
“我们花了很多心思让它变成那样,使之不至于沦为一场人气比赛。这样的话,一个人就不能招朋引友来改变投票结果。”波格丹诺弗补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看清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而系统将得以确定哪些人的行为是可信的。”
概括来说,Civil 的理论是,现实世界公共领域的言行后果和社会结构帮助(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保持文明言行。但在网络世界呢?好吧,那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不同故事了。
“网络世界没有那样的社会结构。我们没有那些系统不断提醒人们,沉溺于自己的卑劣本能会导致糟糕的结果……因此,事情并不那么多地在于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是‘缺失了什么导致人们这样做?’。”波格丹诺弗说道。
“我们不说‘天呐,人们在网络世界为什么如此恶劣?’从‘面对面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不这么恶劣?’的角度出发,这对我们更有帮助。”
为什么要让读者去评判评论的文明程度和质量呢?那是试图鼓励人们把更情绪化的个人回应放在一边(那可能意味着他们喜爱或者讨厌特定的评论),以及推动人们做出更加公正的评估(那是基于评论是用心回应还是故意捣乱,以及是可接受的还是粗俗无礼的)。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我们需要进入到那里,我们需要改变人们提交内容和发表评论的方式。我们需要确保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让人们做出良好表现。而且,我们还需要确保,我们有能力知道一则评论的内容是什么。”她补充道。
Civil Comments 要求用户注册之后才能进行评论,但并不强制执行实名政策,所以有别于 FacebookComments 那样的系统。Civil 团队认为,允许用户使用假名发表评论是对参加公开辩论者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
“实名政策……较之防止不良行为和捣蛋鬼,常常更多地伤害到用意良善的人。”Civil 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设计师克里斯塔·马根(Christa Mrgan)说,“真名可以被用来对付一个人,我认为只是为了发表评论就要求人们公开身份,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认为那要求人们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那么,在这个众包评论审查管道的另一端,网站用户会看到什么?所有评论,但符合质量和文明标准的被顶在最上面?还是只有那些符合标准的少量评论?
Civil 仍在对此进行调整。“目前,我们默认采用‘一则评论经过三次评分,得到两人认可即通过’的模式,但我们其实还在试验一种不同的模式,面向流量较小的网站。我们还可以根据内容发行商的意愿使之变得可以进行配置。”马根说道。
Civil 团队从今年 1 月开始开发这项业务,他们迄今已经筹集到 34 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资金。该团队的第一款产品 Civil Comments 仍然处在公测阶段,使用的是他们自己搭建的模拟网站。他们还没有整合到任何第三方网站,“希望很快……我们正在进行谈判。”该团队在谈到客户时如是说。
Civil 的初始商业模式是企业到企业的“软件即服务”,但他们计划面向个人博主开放一款免费增值产品。在 Civil Comments 之外,该团队还有开发其他产品的创意,但他们目前不愿公开讨论这些开发计划。
“当你以这种方式看待设计平台时,等到 Civil Comments 站稳脚跟,我们还想解决很多其他问题。”马根说道。
Civil 会不会在这里推出一项授权业务呢?我突然想到,这种模式可以适用于社交媒体平台,比如不断遭受群体言论攻击问题困扰的 Twitter(尽管该公司也 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 ,试图阻止恶意推文的传播)。
“也许吧。”当我提出上述问题时,Civil 团队只是这样笑着说。
Civil 对他们选择的时机很是乐观,尽管一些网站正在关闭评论功能,而整个评论过程也让网络用户深感疲倦。
“我认为,很多这些网站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这些是他们参与度最高的用户,社区是他们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没错,就是围绕他们内容形成的社区。”波格丹诺弗说道。
“就目前很多公司所应用的评论平台来说,它们在数字上就是行不通的,因为大批量审查评论耗资甚巨。利用 Civil Comments 这样的系统,确实有助于恢复平衡,并把更多的控制权转移到社区最佳成员手上。我认为,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网站愿意采用这种模式,因为这确实能够造福于他们。”
“这就像是在你的网站上搭建起一个迷你社交网络。”马根补充道。
我敢说,对于 Civil 这样一家致力于解决网络评论问题的创业公司,其创始人是两位女性,这可能不是什么偶然现象,因为女性在网络上经常遭遇恶意评论的侵扰。
在这一点上,两位创始人的回答很有策略,她们说:“这肯定是一个问题,这是每个人的问题,我们理应拥有一种像样的网络文化。”
如果 CivilComments 遭遇“玩家门”那样的大规模恶意评论攻击,该团队对自己所打造的系统有多少信心呢?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想公开表明观点,即我们有信心对攻击免疫……我认为,我们的系统大大有助于解决大规模恶意评论攻击的问题。我不认为有什么东西能够完美,我们是使用现实世界作为我们的标杆,而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 100%对大规模恶意评论攻击免疫,对吗?不过,我们打造了一些系统,我们认为它们将有所作为。”波格丹诺弗说道。
这些系统中有一项名为“围城模式”(siege mode)的功能,它能够让单篇文章处于评论部分锁定的状态。“它仍然接受评论——如果你的文明评分足够高,如果你的信任级别足够高,你仍然可以对文章发表评论。”马根解释道。
“如果你没有文明评分,或者如果你是一个新注册的评论者,那你就会自动进入这种模式。或者内容发布者也可以把文章置于围城模式。所以,如果你是新的评论者,或者你的文明评分不够高,你就会收到一则小提示说:“很遗憾,这篇文章遭遇大量可疑活动,评论区仅对文明评分在 80%以上的人开放。不过,你可以通过在本站其他地方文明评论来提高自己的文明评分。”
“你需要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文明评分。”她补充道。
一个旨在让网络喷子汗流浃背的评论平台?这还差不多……
翻译:王灿均( @何无鱼 )
Can Civil Comments Kill TheInternet Troll
Can Civil Comments Kill The Internet T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