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产品的成功率这么低

收到一封创业者写满沮丧的来信,回信安抚了几句,解释为什么互联网产品(不含游戏)的成功率这么低。这个话题我以前在博客里讲过,还可以再讲一次。


众所周知,互联网新产品的成功率可能不足1%。不成功的产品勉强维持几年,终究还是会化为粉末。相当于互联网新产品的存活率可能不足1%。

讲这件事,首先得对成功产品下一个定义:譬如有独特的品牌价值,有相当大的用户量,以及可靠的盈利模式。没错,能达到标准的不足1%,别的都只不过是炮灰。如此高失败率的原因是:


1、马太效应

互联网的马太效应有两个强劲的发动机,第一是渠道的扁平化。


相对传统行业对渠道的依赖性,互联网到达成本为零。你可能选择家门口的便利店,哪怕它买牛奶贵5毛钱,但比大超市少走15分钟路;然而到达任何一个网站都只需要输入网址——用户自然会选择他知道的最大,最好,最有名气的互联网产品,直至形成稳固的使用习惯。渠道差异带来的市场多元化在互联网上几乎不存在,大者恒大。

第二个发动机是体验的单一性。人体有多种感官能力,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大部分感知仅仅由脑补来完成,盯住小屏幕动动手指头就好。相对现实体验,由互联网而触动的身体感知是极为单调的(哪怕它很强烈)。简单点说,就是产品之间高度的同质化。什么“极致体验”都是自吹自擂,两款同类型App的差异,可能远小于岐山臊子面与重庆小面的口感区别,甚至是正宗重庆小面与上海改良版微辣重庆小面的区别。


所以,互联网在同一需求领域注定只有极少数强大的生存者,而用户需求本身是有限的,可供开采的市场也是有限的。在泰坦尼克号上,坐不上救生艇的人哪怕抓住一块木板,最终也会在冰水中悲惨地死去。


2、盈利单一

这个问题在国外的情况略好,国内嘛,哈哈,情况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服务向用户收费的主要方式是多人游戏。这意味着小而美的个性化产品很难生存下去。盈利模式的单一,逼迫互联网产品必须做大,上规模,然后将巨大的流量变现。


如果追求巨大的流量,自然只能切入大众化的需求市场,符合大众化的口味。那么可预见的是:红海欢迎您。在一片红海之中,又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失败率高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活下来才是奇迹!


3、孤军奋战

传统行业的成熟之处在于,有着极其复杂的,各司其职的行业生态体系。在传统行业做一件事情,比如说,开一家面包店,你既不用自己动手刷墙,更不必去栽培麦子。只需要做好有着独特竞争力的一部分,剩下的都可以包给专业的团队去处理。


然而互联网行业就不是这样了,任何新产品的推出,从策划到视觉,从研发到运营,从推广到销售,几乎都得自己大包大揽下来。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外援又大多靠不住。你可能有创新想法,研发未必跟得上;可能产品体验很赞,推广资源未必跟得上;可能运营强势,产品思路又不大清晰。总之,你得独自做好跨域的每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落伍都有可能拖累整个项目。


于是出现了一则悖论。


一方面,马太效应驱赶新产品尽可能远离红海,去开拓新生市场;另一方面,新产品团队无法从行业生态中得到足够的帮助,必须向全能型发展,结果提高了创新的门槛。大而完备的组织会削弱创新的活力,可是更适合创新的小而精干的团队,多存在职能岗位上的短板。再加上国内市场并没有给小而美的产品留下活路……怪不得成功产品都要求扳着指头算“天时地利人和”,好像占卜谁家的祖坟沾染了王气。


综上所述,互联网新产品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可能不足1%。马太效应放大了成功者的光环,掩盖了炮灰们的悲号。这其实是一个赌局,每个人都在赌我就是那1%,就算今天不是,五年十年内我必然是那1%——嘿嘿,哪里有什么必然。最终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赌局上的输家。互联网行业聚集了最聪明,最勤奋的一部分人,有着公平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同时也注定了1%的存活几率。你的青春在这里耗尽,你的产品在这里凋零。


生于这个梦想的时代,奇迹的时代,炮灰的时代。


我以前特别悲观,现在还是特别悲观。大约在一年以前,就不再以“产品成功”为愿景,死了中彩的心。我希望能做出自己特别中意,还有许多人拍巴掌叫好的产品,给用户留下一些美好的体验。至于它能不能做大,变红,可以斜45度仰着头去幻想,但也并不作为紧咬下唇的人生目标来对待。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相比起每个人都有过的“改变世界”的悠长的梦,追求和装扮心爱产品的经历才是更真实的人生。


——————————

转载随意,但请带上我的微博地址……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