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成就中国制造,做强成就中国创造!——写在《 联想做大 华为做强》 出版之际
2016 年 4 月 26 日,习近平主席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
“
以
市场换技术”源自改革开放初期,
主要是通过开放国内市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
但是,这项举措最后却基本归于失败:我们让出了大多数市场,并没有换来期望中的技术。
“市场换技术”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市场丢失,真正需要的技术没有获得
,
中国在相关技术与制造上,陷入了“越引进越落后、越落后越引进”的恶性循环陷阱。一些学者津津乐道:通过引进我们已经制造出自己的电脑、彩电、冰箱、手机、
DVD
等,但是,这些组装、仿造的产品所带来的利润恰似刮刀片般的微薄、甚至到了“毛巾拧水”的地步。高额的技术专利费使国内数量可观的生产企业被迫退出生产领域,或沦为外资企业的贴牌生产企业,所谓“自主品牌”实质是“中国贴牌”,为此,很多知名企业长期处于破产边缘。
由于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陷阱,中国由此形成了对外资的技术依赖,以及对国际垄断资本的依赖,我们长期停留在劳动密集、低技术密集的国际分工环节。人们难以想像,
8
亿件中国衬衫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尴尬!
改革开放
30
年来,大量的市场沦丧,先进技术欲求之不得,警示我们“前事之师、后事不忘”!
那么,迄今为止我们都有哪些经验成就可以总结?哪些东西可以发扬光大、哪些不足应该吸取教训?这里,我们拟从高科技领域入手,通过典型企业与典型案例的研究、解剖和分析,探究中国高科技领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经验与教训。
在我国高技术产业领域,有两个著名企业——联想和华为,它们几乎同时创办,
30
年来他们对中国与世界
IT
、通信产业的发展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也先后上榜全球最具价值品牌
100
强名录:拥有不同优势的联想和华为先后引领科技创新潮流,成为所在领域的行业翘楚,同时,通过各自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样板的联想和华为,近
30
年的发展实践为中国高技术企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创新经验。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联想华为都与时俱进、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走出国门,把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推向世界,一举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化企业。
联想则针对消费者市场,主营
PC
机和笔记本,成为全球第一大
PC
厂商。
华为针对运营商市场,提供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
联想——曾经的中国民族
IT
产业旗帜,它对中国信息革命具有独特贡献:在其创立初期推出联想汉卡为华人较好地解决了在电脑中使用汉字的难题;开发、出品联想微机,极大地推动了个人计算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由于联想汉卡与联想微机产品系列成就瞩目,尤其联想微机形成产品系列后延续至今,联想也因此成为中国制造的龙头企业。
截至
2015
年
6
月,中国网民达
6.68
亿,这意味着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全球第一大网的中国因特网发展水平又获得长足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当今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着前所未有的积极影响。而在奔涌而来的中国信息化革命浪潮中,联想汉卡与联想微机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谓“功勋卓著”!
华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典范。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后起之秀,华为二十多年来坚持“技工贸”战略,把强化自主创新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它聚焦中高端市场,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将技术研发国际化,以不断的技术创新,开拓市场,来赢得
用户
。为此,华为成为《财富》
500
强唯一的非上市公司——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民营企业。
与此同时,华为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代表者,更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典范。
截至目前,华为已累计申请了
52550
件国内专利和
30613
件外国专利,
2015
年国内申请
6200
件,境外申请
2800
件,专利申请总量全球第一。也正是这样,苹果也开始向华为
支付
专利费用,每年高达数亿美元。
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标杆,华为对中国与世界通信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华为也尽了一份力。
本书选择联想与华为互为参照系,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发展路径、发展过程、发展目标既有相似、相交,又有相向、相对,但是,最后却殊途同归,在云计算时代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奋进,并成为彼此的竞争者之一。
从历史来看,联想和华为的出身有云泥之别。
联想具有国家科学院的传承血统,是中央科研单位的嫡系,可谓“高大上”,因此,联想
创业
团队属于“国家队”。
出身“高贵”的联想秉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形与无形资源,初出茅庐则身手不凡,凭借计算所历经
20
年研发之成果——联想汉卡打天下、进而引领国内行业之主潮。
与联想的不凡出身相比,华为缔造者任正非纯属草根创业,靠几个创业伙伴凑份子钱
2
万元开办公司。因此,华为是典型的“矮穷挫”——完全靠自己东拼西杀,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其创办过程颇具有悲情性与戏剧性色彩。
今天,人们不会想到、甚至难以相信,华为在初创的时候甚至还卖过减肥药。一次,听说在深圳卖墓碑的生意很火,赚钱快,任正非还派人去调研过。
任正非创立的华为公司,起步生意是“倒卖”电信设备,用那个年代的贬义说法,是“二道贩子”。然而,正是任正非华为这个“二道贩子”
,在涉足通信领域之初,就画了一张大饼:“
20
年后,华为要成为世界级的电信制造企业。”
华为公司由一个销售代理公司成功的转型为一个具有高新技术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信息技术产业集团,公司运营起步的第一个项目自主开发
PBX
成功为其奠定了重要基础。华为
PBX
项目的低起点高目标,制定了正确的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先占领低端市场慢慢向高端市场转移,打好企业技术基础,步步为营。
最重要的是华为公司在企业创始之初就深刻认识到了企业技术创新开发能力是一个企业能长期发展的命脉,坚持不懈的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也是华为公司能够在市场中独占鳌头的重要保证。
世事沧桑、时光易逝。
30
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发展进程而言,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但对于企业发展历史来说,却是一个值得记载的创业历程。
经过
30
年的长足发展,联想和与华为都成为中国高技术企业的代表,它们分别实践了“贸工技”和“技工贸”两种发展路线,两者的业绩和发展路径也成为其他企业仿效的目标。
由于华为与联想的发展路径与成就,为中国产业界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堪称教科书般的经典。为此,本书尝试从管理实践、行业竞争力、国际化能力、企业智能化程度、产业链效应、品牌建设、创新能力几个方面比较分析联想和华为各自的优势、特点与成就,为关心中国企业发展、产业进步的人们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
2016-9-19 11:49
|
来自: 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