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投资人心中,什么产业大有前途?
本文作者投资人罗布 · 戴( Rob Day )分析了清洁能源产业的股权投资前景。虽然他的专长在能源领域,但他对企业主的建议事实上是跨行业通用的。想要获得投资人青睐?或许你该看看这篇文章。 大大小小的清洁能源技术 创业 公司近年来迅猛发展,但美国沙山路( Sand Hill Road ,美国 “ 西海岸的华尔街 ” )的大部分投资人却一直以来仅仅表现出观望态度。但是在未来的一至两年内,这种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事实上,这种变化可能正在悄然而至)。 GP ( General Partner ,一般合伙人)之所以对清洁能源技术领域敬而远之,是因为 LP ( Limited Partner ,有限合伙人)对这个领域的不确定态度。但是随着传统能源领域面临的行业压力越来越大, LP 开始逐渐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目前这一领域的投资市场正在形成,而以硅谷投资人为代表的 GP 们向来商业嗅觉灵敏,他们是不会错过任何市场投资机会的。
图:沙山路,硅谷的一个普通地名,但上百家如雷贯耳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这里聚集,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风投一条街,有
“
西海岸的华尔街
”
之称。
从 2000 年代早期到中期的几年里,一个被称作 “ 清洁能源技术 ” 的利基市场吸引了大量 GP 投入资本。而如今这种机会又将再次出现。我们都知道那一轮清洁能源投资的最终结果,但是这个投资市场起初是如何产生的?当时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我相信我们可以从上一轮的清洁能源技术投资热潮中汲取经验,同时来展望一下即将到来的这一轮的投资潮将会如何发展,两者会有哪些不同。我认为,两轮投资的特点不会完全相同,一些关键的因素从那时开始已经发生了变化。
竟然不包括太阳能, “ 清洁能源产业 ” 投的到底是什么? 不管客观与否,到目前为止, “ 清洁能源技术 ” 这个术语非常不讨好。甚至很多特定领域的专家型投资者都在考虑对其重新命名,或者在重新赋予这个术语新的意义,就像它之前从未被使用过一样。我曾经就一直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我进行清洁能源投资,但不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能源这两个领域。为了省去这个麻烦,换做是我可能也会这么做。 GP 已经开始准备寻找适合这个标签的投资机会,但是与上一轮投资潮时相比, GP 的特点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1. 一些 GP 会根本不考虑什么新标签,他们还是会继续进行已经在投资的项目。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机会一直出现在跨职能和跨行业的领域。目前已经出现了跨领域投资,但是这种投资还没有被定义标签。 GP 正在投资的这类领域包括:食品、交通、太阳能和节能融资平台。这些领域都没有把自己打上 “ 清洁能源技术 ” 的标签,或者其他掩护标签。这没有什么好争议的。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回报。 2. 一些大型 GP 公司为了吸引特定 LP 的投资目光,可能会建立一些补充型基金,或者甚至组建专家组(不同于上一轮投资)研究这些 LP 的投资偏好。 LP 投资人圈内流行的标签,但是我很少听到风险投资人提到的包括可持续性或者 ESG (环境、社会和管理)等。
图:一边是
LP
考察
GP
的投资能力,另一边是
GP
研究
LP
的投资倾向,两个群体间的相互博弈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者
PE
行业的形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标签本身并不重要。各个投资领域在细分后被人为地重新组合捆绑在一起,如果这意味着更加集中的投资策略,而且新组合之间更具有逻辑联系,那么这种更有效率的重组划分就并不是一件坏事。关注上游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创业公司的投资人之间已经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组合,还有那些关注以 “ 良性循环 ” 为特点的投资人,这些创业公司专注开发、金融、管理和信息等领域业务。因此,市场专业领域经过进一步细分、重新组合后,用一个术语涵盖所有概念可能就会变得不切实际。这没有关系。我们假设,从现在开始,我提到 “ 清洁能源技术 ” 这个术语时,只是为了让语言简洁,而且希望每个人看到它时,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尽管我们以往定义的 “ 清洁能源技术 ” 投资不容乐观, 新意义下的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将会呈上升趋势。 新投资人将会寻找动量指标 在上一轮投资潮中,当风投公司开始往清洁能源技术分配人力资源时,我会接到这些 GP 的大量电话,寻求交换意见。投资这一行讲求合作,业内人员互相交流是一个有趣又高效的工作习惯。在交流中,我注意到一点,尽管我谈及了我所看好的很多投资机会,但这些刚刚涉足能源投资的 GP 都会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太阳能上。为什么?因为投资太阳能的动量指标最明显,他们才最想先在太阳能上投资。 尽管一些行业概念已经没有明显的投资动量,一些不错的投资人还是获得了不少投资回报。但是这些领域不是如今风投资本集中的行业。因此有理由相信, GP 或许不会在一些行业界别投资,而这些行业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投资行为。 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 “ 投资行为 ” 不一定总意味着 “ 成功案例 ” 。虽然不会造成什么后果,但是要充分意识到,很多投资人选择进入一个行业,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行业新人跟风。这也就是为什么太阳能电池板行业和生物能源行业里还没有出现可以成功存活的公司时,这两个行业就已经成为跟风灾区。第二,这些投资人在他们的投资重点行业押了很大的注,从上一轮的投资潮的经验来看, “ 后续动量 ” 不一定要解读为初涉投资人员要跟着进入已经处于上升期创业公司所在的行业,而应该在整个大行业环境中寻找自己适合的投资领域。
图:有些概念看起来很美,但过高的追捧使得某一领域内资本过分密集,对投资人来说反倒不是最好的选择,近几年来的太阳能概念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一些被认为具有潜力的行业会很快饱和。这些行业不适合初涉人员投资。一些入行时间不长但初具规模的创业公司不会像初涉投资人员一样,寻找上升期行业进行投资 ,但是它们对资本的认识略欠实际,对它们来说,跟风的后果更加严重。在上一轮投资中,方向不明确的创业公司在投资环境平稳时还运行得四平八稳,但是投资热潮一来,这些公司要么被各投资巨头吞并,要么自身转向激进的投资策略而陷入困境。记住,如果实施不当,策略转型就是个陷阱。 新投资人通常还会扎堆资本饱和行业 这种情况在上一轮的投资潮中表现得很明显。即将到来的这一轮投资中也还是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因为投资资本特点没有变:一些 GP 大公司拥有巨额投资资本,这些公司通过把资本很快地在市场上流转而获利。我并不是说,上一轮投资潮中,大量资本流向已经趋近饱和的领域,是完全忽视了风险和回报的关系。但是,新一轮的投资中,我们还是会看到同样的情况出现。投资从而获得回报,这就是 GP 所追求的目标。既然投入资本不一定能获得可观回报,那为什么还要大费周折地研究那些新领域的特点呢? 在获利目的的驱动下,投资巨头依然会寻找机会,在能使资本相对快速运转的行业集中投入大量资本。但是我认为,本轮投资还是有些不同之处:一是上游制造行业中的这种机会将会大量减少;二是由于上一轮的经验惨痛,大量资本集中投入做带来的风险仍让投资人心有余悸;三是巨头们已经发现能让他们砸巨资的领域,像金融交易和发展平台(股本赞助)、 B2C 商业(促进市场营销)和并购平台。 简言之,过去十年里,风投资本已经认识到,只要投资合理到位,所有 商业模式 都有吸引资本的潜力。本轮投资中,风投资本的这个特点会表现出来。 尽管之前会有很长的试探期,但新一轮投资终将到来 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一个 GP 投资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决定开始关注清洁能源技术,然后和公司其他合伙人一起讨论各种可能性后进入该投资市场,并指派供公司的一名初级员工(抽调通讯行业组或者生物技术行业组员工,这两个行业投资冷淡)全职负责。期间会有很多次加班,描绘大量 市场分析 图,也会有很多破冰式的会议。之后,一些拥有专家团队的合作投资公司就会开始尝到市场先行者的甜头。 接着,之前所有持观望态度的投资人蜂拥而上。市场的投资行为之前就是这种模式,如今也还如此,将来也不会发生变化。 创业者该怎么做? 简单的说,就是时刻准备着。因为一旦市场行为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往往不一定是朝着对你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创业者有意识地准备着,才能从中获得回报。 1. 如果你处于一个能最早获得投资人关注的行业,那么现在就开始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我对最早能获得投资关注行业的预测是:食品和农业(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能源存储、节能融资,还有就是任何跨行业的 “ 酷炫 ” 应用,比如机器人、无人机、 3D 打印等等。这些行业目前已经能够获得了不少投资人的关注,并且有发展动量和吸引大量资本的潜力。
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能体现这句古谚语价值的农业很可能异军突起,成为投资人的宠儿。
2. 目前先稳住(沉住气才有大钱赚),但是要做好可行的未来发展计划,以便时机到来的时候能够把握,并且在不需要对发展策略进行大幅改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扩张。也就是说,要有具有连贯性的计划,既能在资本到位时募集到资金,也有在拥有的现有市场中进行并购的发展策略。当大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你没有借助时机成为市场赢家,就有可能被行业巨头吞并的风险。 3. 在主流媒体做好公关活动。如果只是行动得早,但是没有做好宣传,一旦业界开始普遍专注时,你先行者的优势大打折扣。 先低调为你的发展策略打好基础。如果你处在初期阶段,利用主要的可行策略发展合作关系。如果你处在发展阶段,准备好现有策略,以便时机到时可以迅速行动,同时继续利用目前的资源全力发展。因为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市场时机到来的时刻,市场也会以出乎意料的发展。如果你是正在为自己的清洁能源技术创业公司努力奋斗的一员,那么你将会看到适合公司发展的方向。准备好迎接变化,但是在现阶段努力维持公司稳定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互联网分析沙龙微信:techxue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