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说自己一直很后悔让新东方上市,认为教育和资本相结合是个错误,但其实资本早已渗透入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而教育也已离不开资本。那么资本在多大程度上在影响、推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历时半年,与国内数十家投资机构及教育
创业
公司交流后,并结合投资经验,草绘出下面这张
“
中国教育产业资本地图
”
为教育创业者们深度解读中国教育行业的创业机会和资本态度。
中国教育产业资本地图
教育,按办学性质来说,可分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近十年的
数据
统计趋势显示民办教育处于飞速扩张,而公办教育正在逐渐收缩,本文主要讨论民办教育。
按照教学模式来说,也可分为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线下教育板块早在
2006
年新东方上市前就已被资本大规模介入推动,以安博、学而思、学大教育
2010
年在美国陆续上市为代表,但上市后在资本市场表现一直不佳,总体来看未来已无大机会,多数
VC
甚至放弃关注该领域,其余投资也以未来被并购为主要退出渠道。
线下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
“
利润率与发展规模成反比
”
,区域化特征明显,究其原因在于
“
人治
”
因素过重,标准化管理困难,这在留学咨询行业尤为突出,但由于预付费制,普遍现金流良好。
而线上教育,从过去两年该领域发生的众多投资案例即可看出,投资者一致认为这是一片蓝海。线上的优势在于跨地域、标准化程度高、内容复用性强、学习个性化,移动设备更有便携优势。但难点在于现阶段盈利困难,中国
用户
不习惯为虚拟内容付费,而线下教育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线上亦难以通过向线下导入用户来获取收入,目前已上市的线上教育企业要么是做
B2B
业务,要么以其他领域为主营业务,教育为辅,如淘米、多玩
YY
等。
细看上图
“
中国教育行业上市公司概况
”
后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在国内
A
股上市的教育公司?中国民办教育与资本结合所面临的最大阻碍就在于此,因为《教育法》第
25
条规定
“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受此影响,教育服务企业短期内还无法在国内上市。虽然目前证监会也会受理教育企业的上市申请,但在教育企业上市的政策态度尚未明朗前,绝不会开闸放水,目前仅有围绕教育的出版及技术服务企业存在上市机会,而该政策今明年是否能放宽将是中国教育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因素。
宏观说完说细分,将整个教育产业拆开来看,可按年龄分为幼儿教育(
0-6
岁)、
K12
教育(
6-18
岁)和大学教育,除此之外,还有
P2P
教育、外语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兴趣教育、出国留学、考研
/
国考、考试服务等领域,并且多数领域都有相对应的线上、线下模式。
一、幼儿教育:
线下:以儿童兴趣培养、潜能开发、英语早教、民办幼儿园等连锁模式为主,得益于近年来一二线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及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一线城市一个儿童每年业余学习的花费投入可达万元甚至数万元。国务院更将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70%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
95%”
的目标规划写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
年)》,学前教育成为与高等教育并列的近十年来仍能保持扩张式发展的教育阶段。行业发展迅猛,现金流良好,但同样受线下模式的弊端所限,目前是上市公司重点投资并购领域。
另外专注于幼教出版和幼教装备的洪恩和亿童也已达到上市规模,但相比于
“
按月订购
”
模式的日本巧虎在中国的百万用户、八亿收入,不管是收入规模或收入稳定性来说仍差不少距离,因此业内都在密切关注谁会成为中国的
“
巧虎第二
”
。
线上:
2010
年、
2011
年资本投入重灾区,都试图通过
APP
形式将移动设备与教育内容相结合,产品普遍做的不错,可惜摸索至今仍然叫好不叫座,用户规模和收入双失。原因一是此类
APP
主要是
iPad
版本,但是
iPad
销量较于
iPhone
毕竟有限,硬件平台用户基数不够大,二是
iPad
的设计本身不适于
6
岁以下儿童使用,远不如点读笔、点读机产品畅销,三是中国的越狱用户比例实在太大,付费状况堪忧。
但是这其中却有一家公司一枝独秀,宁波启点教育的
“
悟空识字
”
产品业内风传
2012
年收入就达四千万,其中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相较于其他绘本、游戏产品而言,识字对于中国人是刚性需求,且效果达成简单直接,家长付费愿望非常强烈。二是该产品采用在线会员付费制和应用内付费,能向用户收到钱,这才是关键。未来该领域将何去何从仍有待观察。
二、
K12
教育:
线下:以课外教辅为主,产业成熟度、集中度很高,同样为资本重灾区,除了学大、学而思、安博三家上市以外,龙文、巨人目前上市皆受阻,且安博退市案已闹得不可开交,至于其他所投公司,皆
“
让投资人很受伤
”
,目前避之不及。该领域传统教育出版业务规模非常大,但未来仍需面对数字出版的冲击,产业链延伸投资并购需求明显。
线上:
12
岁以下与学前教育领域线上部分类似,且游戏与教育本身结合紧密,未来发展仍需等待互联网接受程度较高的
“80
后家长
”
们的孩子慢慢成长。
12
岁至
18
岁则受考试升学压力较大,
“
电脑
”
、
“
网络
”
目前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说如临大敌,思维对抗根深蒂固。线上远程教育模式如弘成教育的
“101
网校
”
等,诞生十几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线下机构在线上也做了很多尝试,如巨人网、
E
度网、学而思网校等,但毕竟线上线下左右手互搏,用户认知培养尚需时日。相较而言
B2B
模式更靠谱一些,如校讯通,或能在教育财政支出中分杯羹的
“
体制内
”
模式,如继教网,规模已经十分之大。
三、高等教育:
线下:高盛、凯雷、霸菱亚洲等都是大手笔投入,全部折戟。高等教育目前由于高考学生数量开始下降,出国留学比例提高,公办高校不断扩招,
2011
年高考入学比例已经高达
95%
,招生面临增长困境。特别是民办高校受到的冲击更大,在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公立高校竞争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尽早改变发展方式,那么必将面临倒闭或被兼并的命运。
线上: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学习精力除了本身课业以外也基本在英语、考研、国考、职业教育等方向。近两年
MOOC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大规模公开课广受关注,美国
Coursera
、
Udacity
、
edX
三大公开课都获得了巨额融资,但中国除了网易旗下公开课以外尚未出现同类级别产品。除此之外手机课程表产品今年发展迅速大受欢迎,本身又具有一定社交粘性,是近期一大亮点。
四、
P2P
教育:
P2P
(
Person toPerson
)教育是去年投资热点,包括网易门户事业部总经理李勇辞职创业的粉笔网,创新工场投资的多贝网络教室,及风传被腾讯投资的传课网等,试图将教育授课从线下搬到线上,但依然受制于教师个人品牌,目前都处于探索阶段,
商业模式
尚待验证。
五、外语教育:
中国教育巨头新东方的传统业务重地,线下空间不多,线上投资事件众多,尤其以徐小平老师的真格基金最为活跃,独占大半项目,但以网易有道词典过千万用户仍难盈利来看工具类产品的商业模式会是问题,退出方式更多以被并购为目标。在线外教视频教学模式以其比线下更低的价格优势和便利性获得好评,创业者中不乏世纪佳缘前
CEO
小龙女这样的知名创业者。但是该领域目前盈利能力最强的还是耕耘多年的沪江网校,政府关系过硬,本周刚传闻获得高达
2000
万美元投资,已离上市不远。
六、留学咨询:
中国近五年出国留学人数年均增幅高达
22.6%
,五年翻了近三倍,这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也是一个高毛利市场,留学咨询机构既从学生处收咨询费,也从学校收取学费分成,按人均费用假设一万来算,这一细分市场年规模就高达
40
亿,但是竞争集中度并不高,包括新东方、启德、金吉列等在内的第一梯队,市场份额均未能超过
10%
。究其原因在于线下业务中,留学咨询顾问的权重过高,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低,综合管理能力落后,规模化扩张困难。
但这个行业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变革,尤以前去哪儿网副总裁戴政创办的决胜网,做教育产品的搜索引擎模式,和上海汇紫咨询旗下中英网的
DIY
模式最值得关注,大幅砍掉前向收费可能将该行业推向彻底变革。
七、职业教育:
以
IT
培训为主,移动互联网
ios
、
android
开发是热点,但对
VC
来说早已过了投资时间窗口,而会计、网络营销、
Photoshop
教学等科目市场规模太小,只能选择以被并购为退出方式。
八、兴趣教育:
真格基金在这个领域投资了彩翼美术、聂卫平围棋、汉翔书法和优肯体育,被徐老师称为
“
素质教育
”
投资。这个领域的投资逻辑和模式与学前教育、
K12
教育的线下领域基本一致,主要看好一线城市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对于子女素质教育的高增长投入,以及中国人均
GDP
达到一定量级后正在缓慢爆发的文化板块,以被并购为主要退出途径。
九、其他:
企业教育、考研
/
国考、考试服务等。略。
总结:
中国近两年的教育投资热潮,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基于移动设备的新型个性化、交互式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是受近年来美国在线教育领域众多的投资事件所影响。但中美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土壤不同,在教育行业可参照性并不强,因此模式也不可简单套用。目前来看,中国在线教育的全面爆发仍需时日。
另外笔者认为产业颠覆皆始于某个博弈均衡点被打破,比如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为什么会在
2011
年爆发?原因有二,一是工信部对于手机禁带
wifi
的政策限制在
2011
年初被厂商逐渐打破,二是
2010
年底
CPI
走高导致资本涌入移动产业。这两个因素,一个是政策,一个是资本。
那么,中国教育行业的博弈均衡点是什么?何时打破?值得深思。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互联网分析沙龙微信:techxue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