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方面看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
【品途按】2012年中国网购交易额突破1万亿,这表明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12年中国网购用户为2.42亿,绝对数量很大,但和中国超过13亿的总人口相比,网购依然只是日常消费的很小部分。中国电商行业发展到2013年,技术应用、物流配送、消费者需求都在发生着新变化,相对应的电商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也在跟着变化,在此篇文章中,品途网特约作者石英基结合了自己的经验,谈了对电商行业的五点看法:
1、从技术应用发展的角度来看
90年代中期,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商业服务模式开始萌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新兴产业,先进性不言而喻。但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现在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先进性在于:它将远程交易变成了现实,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和空间成本。它的弊端在于:它将一个人人都会且人人需要的一个基础性的“购物行为”变成了一个“技术活”,有门槛了,一般人不会了,这是制约它发展的一面。2012 年底,中国网购用户有2.42亿人,但经常在网上电子商务的人也就1亿多一点,大家可以想想是什么原因?有将近12 亿人不会或者不用或者不经常用电子商务,当然,您也可以说,这 1 亿人就代表1亿个家庭啊,完全可以覆盖社会需求啊,其实这个逻辑是完全错误和荒缪的,购物不是 1 亿人的事,而是 13 亿人的事,很多东西不是可以替代的或者包办的。要想解决另外 12 亿人的电子商务服务问题,电子商务服务只有朝着人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才有可能。
我给大家举一个照相机发展史的例子:今天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知道康熙皇帝长什么摸样,原因是那个时候没有成影技术,你只能跑到皇宫去亲自看才知道,这就好比 90 年代以前的商业服务,要想买东西您就得带钱去商店购买。1839 年,全世界第一台照相机在法国诞生了,是它实现了我们不用见面就可以知道对方长什么样了,所以今天,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长什么样。这就好比 90 年代中期在全世界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服务,大家依靠一个信息化服务载体,不要见面就可以完成商品交易服务。但是,在 1964 年柯达推出全世界第一台傻瓜照相机之前的100 多年中,照相机服务并没有普及到大众,尽管那时照相机的使用也并不复杂,人们只需要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如何调焦距、如何调光圈、如何安装胶卷就可以了,但摄影还是一个小众的事,没有真正普及到大众服务,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里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成本门槛问题,采购成本自不必多说,只要是花钱才能玩的事,消费者都得想想;其次是操作使用难度,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照相可能并不是一件需要经常做的事,我可能一年就照一次,或者几年才照一次,甚至不照也可以,那我就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成本去学这个玩意了,而且毕竟调光圈调焦距还是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的,学会可能容易,但学好可不一定啊,如果真需要,直接找照相馆就行了,何必自己冒着风险、增加成本去干一件可干可不干的事呢?人性天生就是懒惰的,谁愿意天天去学东西啊,何况学的是不经常用的东西,所以,那时的照相机催生了一个新的服务群体,满大街都可以看到的照相馆和一小撮拥有照相机的人。1964 年柯达的第一批100 万台傻瓜照相机一上市就风靡全球,将照相这个技术活一下就普及到了大众,以至于科技发展到今天,照相已经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使用,男女老少都会,以至于没有照相功能的手机都不叫手机了,正是科技应用技术的进步,让今天所有人享受到了摄影带来的快乐。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90 年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照一下照相机的发展史就可以预测未来电子商务行业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今天,基于互联网技术模式下的电子商务服务在使用上就如同 1964 年以前的照相机,无论是使用成本还是操作难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定的门槛,还是一个“技术活”。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物联网和智能应用技术的推动下,电子商务的应用服务会象傻瓜照相机一样,普及到每一个人,真正实现 13 亿人都可以轻松获取,没有技术操作门槛和成本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的大发展。 (补充一点:移动互联网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作用很有限,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是零售服务业,而决定零售服务发展的关键是便利、实惠和服务保障。影响这些关键因素的发展需要一个服务体系来支撑,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形式的改变,移动电子商务只是 PC 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小版,并没有对现有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有任何根本性的改变,移动电商的发展除了能够减少用户在 PC 上网购的频次之外,对用户的其它需求影响力很有限。)
想想前些年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在马云激情演说的带动下放弃工作机会、放弃职业规划,去学会开个淘宝网店,这个和当年开个照相馆有什么区别呢?又有多少人在网银和网站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学会在互联网上远程交易,这个和学习照相技术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我们用了那么多的时间学会“在网上开个网店和交易技能”是没意义的。绝大多数淘宝店主就如同今天照相馆的结局一样,想活下来真不容易;那些拥有摄影技术的人只能成为艺术家或者成为摄影爱好者一样。在一个智能化应用服务时代,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
2、从物流配送发展来看
物流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直接决定着电商企业的利润、效率以及用户体验。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电商企业都要去建自己的物流网络的,其实,商品物流网络和信息通信网络一样,也是由骨干网、主干网和信息基站组成的,这些年我们的物流骨干网和主干网建设已经很多了,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电商企业直接去整合使用就行了,没必要去趟那趟浑水,真正决定电商企业物流竞争力的是物流末端“信息基站”的建设,也就是最后100 米的服务能力建设,这个电商企业现在上升到高度和有解决办法的很少。 今天很多电商企业可能还在想顾客下单后,我怎么能快速的送到顾客家里,物流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一天三送“极速配送”的地步,其实这些都是缺乏市场认知盲目发展的结果。再过几年,您会发现,其实顾客在网上购买很多东西是有时间忍受度的,而且顾客也根本不希望你把货物送到他的办公室或者是家里去,因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的财富增加是与社会安全感成反比的,顾客更希望在一个他熟悉又很便利的地方去取,或者是他很熟悉的人给他送货,日本和台湾地区都是如此。 因此,未来谁能搞好物流末端“信息基站”的物流服务才有可能成为有竞争能力的电商,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每个用户的实际需求。至于物流骨干网和主干网,留给那些想搞物流基础建设的企业去干吧(马云现在做的菜鸟网络就是建物流骨干网) 。
3、从顾客消费需求发展来看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物质和商业服务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模式也已经发生了根本行的变化。曾几何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自己向身边人打听:某某东西在哪里能买到?多少钱?能用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就是消费者的需求模式。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想要获取商品和价格信息都非常简单,一搜就知道,任何一种商品我们都有多种方法和渠道去获得。今天的消费者,无论你学历高低、财富多少,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只有三个:方便、实惠、服务有保障。大家去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几年前,我们为了一块钱可能愿意跑一公里路去解决,现在不是了,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便利变成了现在商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从这个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出发,如果我们作为一家企业,商业模式能帮助消费解决好其中任何一个问题,这家企业一定有立足之地,如果能同时将这三个需求都解决好,这样的企业不成功比成功要难多了。
4、从商业服务业态模式发展来看
今天,我们基本上是两种商业服务业态,一种是传统商业服务业态,就是实体店铺业态模式,如家乐福、零售店等;另一种是最近 15 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商业服务业态,就是网店业态模式。这两种业态模式都有它优势的一面,也有劣势的一面。实体店铺的优势在于便利和服务有保障,劣势在于成本太高,费时费力;网店模式的优势在于方便、成本低,劣势在于服务周期长、服务保障低。这几年,这两种业态口水仗比较多,价格战也发展的激烈,有点水火不容的味道,甚至王健林都和马云都要对赌了。其实,未来谁好谁坏大家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业态谁也灭不了谁,找到这两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模式才是王道,大家去看看台湾的零售业态和互联网业态是如何融合发展的就知道了,现在的投资领域大伙讨论的O2O 不就是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吗。最近,苏宁打算推网络实体店,我看这个方向很正确,但苏宁未必想明白了怎么做网络实体店。
5、从服务内容发展来看
这个我简单谈一下观点,我认为那些搞单品类服务的垂直电商是没有多大的出路的,大家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愿意去家乐福、沃尔玛,不愿意去一个个的专卖店啊,不就是可以一站式解决各种需求吗。道理很明白,无论是从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成本和竞争来看,还是从用户的利益最大化来看,单品类的垂直电商并不符合顾客的利益, 其作为电商网站的一个业务特点是可以的,但肯定不是什么商业模式,就算有点盈利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就好比“屈臣氏永远也成不了家乐福”一样。满足用户一站式需求的混合内容服务才会有大前途。
品途网特约作者:百助通总裁 石英基
百助通是云网端一体化的智能服务提供商,为推动城市智能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服务便利化、智能化;为城市社区、新农村、商业、物业、居民生活等提供一站式智慧解决方案。